
zhadayuanchen语文.doc
8页浙江大学远程高等教育学院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考试大纲(指定复习参考书:方维保主编《大学语文》知识出版社 2002 年 8 月 第 2 版)总 要 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作家作品知识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三、文体知识1.议论文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 、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2.记叙文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3、诗、词、曲、赋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于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到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曲可以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辅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4.小说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四、写作知识【要求】1.主题和题材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2.结构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3.表达方式(1)叙述叙述的方式有顺序、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2)描写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3)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4)议论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4.语言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五、作品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验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重点篇目: 1. 《谏逐客书》 李 斯2. 《论毅力》 梁启超3. 《论快乐》 钱钟书4. 《李将军列传》 (节选) 司马迁 《史记》5.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6. 《爱尔克的灯光》 巴 金7. 《氓》 《诗经》8. 《蜀相》 杜 甫9. 《炉中煤》 郭沫若10. 《北方》 艾 青11.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 煜1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13. 《前赤壁赋》 苏 轼14. 《宝玉挨打》 曹雪芹15. 《风波》 鲁 迅16. 《麦琪的礼物》 (美)欧·亨利六、课文知识要点(加★为需要重点掌握部分)1、 《谏逐客书》本文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理解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粟多”至“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来丕豹、公孙支于晋2)★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3)强公室,杜私门4)举地千里,至今治强5)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7)★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2、 《论毅力》 本文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 了解本文的针对性理解本文各段中的比喻句和层递句,掌握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下列重点句子:(1)★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2)要其何以或成,何以败?(3)其阻力虽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4)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5)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6)★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2)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3)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4)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5)★成败之数,视此而已3、 《论快乐》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4、 《李将军列传》 (节选)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 12 本纪、30 世家、70 列传、8 书、10 表,共 130 篇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理解下列重点段落:(1) 自“匈奴大入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 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理解下列重点句子:(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2)★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6) (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7)胡虏易与耳!(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含义:(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怒亡之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9)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10)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11)为虏所生得12)急诣部,如书13)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1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5、 《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中唐著名作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散文掌握全篇主旨:把种树之道,移于治民之道,揭示“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病,以及由此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掌握本文运用类比和对比手法说明道理的特点理解下列重点句子:(1)★驼闻之曰:“甚者,名我固当 ”(2)★或移徒,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4)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5)故不我若也6)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7)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且硕茂,早实以蕃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孽也,能顺木之天……(3)其莳也若子。
4)官命促尔耕,勖而植5)若甚怜焉,而卒以祸6)字而幼孩,遂而鸡豚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8)故病且怠6、 《爱尔克的灯光》作者巴金,现代著名作家本文是记叙文中的抒情散文★理解文中“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含义分析并说明全文中心思想理解文中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理解本文以灯光为线索贯穿全文的特点理解本文所展示的两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掌握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7、 《氓》 ★本篇选自《诗经·卫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 、 “雅” 、“颂”三大类,常用“赋” 、 “比” 、 “兴”的表现手法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层次本篇又是一首“弃妇诗” ;分析本诗女主人公(弃妇)的性格特征指出诗中的比兴句,理解其含义重点句子:(1)秋以为期 (2)★女载笑载言 (3)二三其德4)言既遂矣 (5)★夙兴夜寐 (6)★信誓旦旦重点词语:(1)匪我愆期 (2)★将子无怒 (3)犹可说也4)自我徂尔 (5)★淇水汤汤。
(6)★渐车帷裳7)女也不爽 (8)总角之宴8、 《蜀相》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掌握本诗颌闻对仗工整的特点重点句子:(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词语:(1)锦官城外柏森森2)★三顾频烦天下计3)★两朝开济老臣心背诵全诗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