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历程与培养模式.docx
5页体育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历程与培养模式 边策[Keys]体育节目;主持人;专项化1950 年,电台主持人张之和陈述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解说了苏联男篮的首次访华比赛通过电波转播体育赛事,对主持人的要求特别高因为缺少画面,所以除了现场声以外,主持人要把高度视觉化的比赛用有声语言的方式描述出来,不仅要介绍清楚场上两队对垒的形势和细节,还需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就这样,中国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从广播播音起家,开始了我国体育解说的发展之路张之有丰富的体育采访经验,懂得英、日、俄、西班牙四种外语,而且非常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比赛规则和技战术运用他用自己较快的语速和富有激情的解说,为听众们呈现了完整地体育赛事,张之本人也成为体育主持人队伍的开山鼻祖张之老师还培养了中国第二、三代体育解说员,他的亲传弟子宋世雄成为第二代体育主持人的领军人物1961 年,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对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进行了转播张之带领弟子宋世雄负责比赛的解说和转播,我国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从电波中走向电视荧屏第二代体育主持人的成长之路,伴随着电视在我国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体育赛事的解说从电台时代的 “描述型”风格,开始加入了评论的元素, “夹叙夹议”的电视型解说风格开始初现雏形。
随着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观众对于体育比赛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电视的画面优势也决定了源自广播的、平铺直叙描述比赛现场的解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在继承前辈解说型特点的基础上,以孙正平、王泰兴、金宝成为代表的第三代主持人,凭借其掌握的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和对比赛的理解开始在他们的体育解说中加入评论的元素告知观众 “比赛是怎样”的,同时也让观众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代体育节目主持人开始具有专家型解说员的特点,奠定了专业化主持队伍的雏形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样带动了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大量专业体育频道、体育节目、高端赛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观众的面前眼界宽了,观众对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张斌为代表的新生代,颠覆了以往体育主持人的概念他们很少描述比赛画面,更多添加了个性十足的比赛评论、场上技术分析、双方队员阵容安排等专业而有个性的信息,真正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经历了六十多年曲折的发展历程,新一代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无论是比赛评论还是大型赛事的解说都更加睿智、专业,他们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其解说日益多元化但是,纵观中国体育节目主持人的成长,从张之老师开始,到宋世雄、韩乔生,再到现在各家电视台的大部分体育节目主持人,都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划分细致、专业化程度很高,而缺乏专业培养的“万金油”式的节目主持人已经劣势尽显因此在体育节目高度专业化的道路上,如何摆脱历史的束缚,构建适合本土的、科学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化的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较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支持现有体育节目主持人走专项化道路,吸引优秀运动员加入主持人队伍并在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进行专项培养是提高体育节目主持人素质的发展方向一、体育节目主持人专项化对比一下我国体育节目主持人的构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是从播音员转过来的播音员、主持人经过专业培训,语言和副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强,可以保证内容传播的清晰准确流畅但播音员主持人缺乏体育赛事专业知识,对体育的了解和深度受制于个人的兴趣爱好因此,很多体育节目主持人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匮乏,在节目中更多地依赖转播顾问,把自己当成了一个专门负责提问的工具所以,一个播音员想要成为优秀的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必须要走“院校派”的路子,对未来的体育节目主持人进行系统地、扎实地培训我们常说 “隔行如隔山”,体育运动员终生从事一项体育项目,除了天赋不同更说明一个项目已经足够去钻研一辈子而体育节目主持人也和运动员一样,要深入了解、熟练掌握一个运动项目已经很不容易了,应该走一人一个项目的道路,这样才会出现大家期望的“专家型”体育节目主持人。
二、运动员退役后转向体育节目主持人机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自己从事的专业项目,退役运动员有着深刻的认知和体验,所以他们在自己的运动领域可以以“专家型”的面貌出现有扎实的体育专业基础,再加上退役后对播音主持方向的专业培训,像莫慧兰、刘璇、杨影等多位知名运动员都拿起话筒,走进演播室优秀的运动员是某一运动项目的专家,扎实的专业知识、多年的运动经历、丰富的实战经验、明星的名人效应和过硬的心理素质,都是退役运动从事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工作的核心竞争力但他们拥有的劣势也很明显,因为长年封闭训练,所以优秀运动员甚至世界冠军也需要系统补习各种文化知识,并且进行播音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三、开设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进行专项培养从老一代的张之老师,到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蔡猛、张斌,再到现在各电视台的年轻节目主持人,绝大部分走的基本是“播音专业,爱好为师;半路出家,自学成才”的路子想要把体育赛事解说好,不仅要懂体育更要熟悉大众传播的规律我们常说隔行如隔山,而体育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内容庞杂,专业性强,不同的竞技项目规则更是千差万别既要懂得基础性的理论知识,熟悉专项的运动技术、战术、比赛规则,也要了解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和世界强队的历史沿革。
有了体育方面的基础,还要能表达清楚,入耳入心赛场上一切瞬息万变,没有现成的稿件,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有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掌控节目进程的能力非一日之功同时,体育运动的国际化水平很高,要与国际接轨体育节目主持人还应该高超的英语沟通能力综合来看,体育节目主持人方向是体育和播音主持乃至新闻传播多因素交叉的学科想要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而单纯依靠一己之力、个人爱好,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传播的快速发展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始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是系统培养新型体育节目主持人的重要渠道我国体育节目主持人队伍历经六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如今要更适应体育运动专业化、商业化和精细化发展的趋势,就需要更多地专业化人才充实到队伍中因此,培养现有体育节目主持人走专项化道路,吸引优秀运动员加入主持人队伍并在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节目主持人专业进行专项培养是三条重要的发展方向期盼有更多专家型的体育主持人,为中国体育传播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元素□(编辑/刘佳)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