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园水系养护.docx
11页1归纳自有水井补给水源园区水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人工湿地、跌 水、沟渠净化补水水质;修建闸坝控制水体水位、调蓄水量;修建泵站实现水 体流动与水量交换,提升水体自净能力;采用曝气装置,增加水中溶解氧浓 度;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降低水体的BOD和COD水平,减少水中的 TN和TP含量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涉水工程等综合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水体中、特别是作 为补给水源的再生水中的污染物质含量,使水质获取净化与保护,致使园区水 体主要指标常年拥有地表水III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的良 好水质2涉水工程及其在水体水质净化中的作用2.1涉水工程部署园区内主要的涉水工程包括:洼里湖泵站〔及其输水管道、清河导流渠泵 站及其输水管道、洼里湖与清河导流渠间的连通闸〔橡胶坝)、奥海与洼里湖 间的连通闸、再生水供水管道、氧化塘及供水管道、相关湖、沟〔渠)间的连 通管道和备用补水管〔涵)等2.2涉水工程在水体水质保证中的作用涉水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水体水量、实现水体流动与水量交换,促使 水体在动向过程中获取水质净化各项涉水工程担当的任务是:经过再生水供水管道和奥海西南方向的补水 管涵向湖区水体供应所需补充水量;由闸〔坝)配合相应的连通管道,控制水 体水位、调蓄雨水,必要时排泄地区洪水;由泵站及其配套管道实现水体流动 与水量交换。
涉水工程将园区水系分别组成大小2个水流循环系统小循环水流:奥海f洼里湖-1#泵站…人工湿地一氧化塘一上游生态沟渠…奥海大循环水流:奥 海f洼里湖一下游生态沟渠一仰山大沟和清河导流渠-2#泵站一人工湿地一氧化塘f上游生态沟渠f奥海1 / 6大小循环系统中,水流流量分别由2 #泵站和1#泵站调控2泵站均为地下 结构,各装备3台〔用2备1)潜水泵,设计流量3X 104 m3 / d3水体的水质净化与保护水质净化与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表达包括:运用综合科技手段,提升湖 水、特别是入湖补水的水质;促使水系内部产生循环流动、增加交换水量,提 高水体复氧水平;经过成立优异的水系生态环境,提升水体自净和自我修复能 力;以多样化的生物群落、不同样的水域形态,与其他建筑物订交融,组成优异 的景观环境园区内水体水质净化与保护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水流通设施、水生动植物 放养和种植以及推行曝气净化等措施3.1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系统实质上是人工成立的一套生态系统,它与天然湿地系一致 样,拥有富强的生态功能,在水质净化方面,常被认为是“污水净化器〃对园区而言,严格意义上的湿地应包括全部涉水范围,笔者下述的“人工湿 地〃,系专指位于南区西北隅的、人工建筑的、再生水及循环补水的渗滤工程一 一人工复合垂直流湿地和氧化塘及生态沟渠。
依照地形条件,人工复合垂直流湿地整体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部署,其内休 闲栈道贯穿东西,公园园路镶嵌南北依照再生水与循环补水的入流方向,分 设6个面积为〔)X 103 m2的并联单元,总面积4.15万m2,设计日处 理再生水2.6 X 103 m,2水体循环水2万~ 3万m3进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包括再生水和水体循环水)经进水管进入 下行池,在基床〔填料)中由上向下垂直入渗,再自下而上经上行池基床〔填 料)溢出后,由集水管注入氧化塘当来水经过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 质被系统吸取和分解,根根源理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在湿地系统中,经过物理积淀、过滤、吸附作用,去除可积淀 的固体、胶体、BOD5、N、P、重金属、细菌病毒及难以溶解的有机物质化学 作用:经过氧化-复原及化学凝聚、吸附去除P、N、重金属及难溶物质生物作用:经过微生物代谢、氧化作用、植物的吸取及细菌的硝化与反硝 化作用去除BOD5、N、P、胶体和难溶有机物质及重金属简而言之,进入该湿地的补水,经过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吸取、降解作 用,填料的渗滤作用和植物的吸取作用获取有效净化,进而减少作为受纳水体 奥海的污染负荷。
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的人工湿地对水中 T N、NH3-N和NO2-N平均去除率分别到达〔65.71 ± 18〕.78%、〔 土〕2 %和〔89.53 土)7%不加碳源时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46.51%,增加 碳源时对TN的平均去除率达77.06%说明该湿地拥有优异的净水性能检测 证明,经该湿地办理后的出水水质获取显然提升,满足奥湖水保持地表水主要 指标到达III类水质的要求3.2人工循环水流与引〔补〕水3.2.1人工循环水流在水体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利用水动力学原理,经过泵站和控制闸〔坝〕等涉水工程,在系统内部形 成流动水体,并进行水量交换,增加水体溶解氧,减少底泥营养的释放,控制 藻类生长,减少水体臭味与色度,净化水体水质3.2.2引〔补〕水在水体水质净化中的作用水体的环境容量与水流量成正比关系系统内除每日2万〜3万m3的循环 水外,还有2.6 X 103 m的3引〔补〕入水量引水后,水体水量增加,增强了水体的复 氧能力一一引入水携带的溶解氧,引水促使原水体内产生流动,增加了大气中 的氧向水中扩散,水中溶解氧浓度增高,水中微生物、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会 随之增加,水生生物活性增强,经过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加速了水中有机物 的分解,水体自净能力增强,进而使水体水质获取净化。
3.3曝气装置森林公园所处地区的天气特点之一是夏天较长、夏天气温常在20°C〜30笆, 有时更高为了防范危害性水华的形成,在采用建筑涉水工程、人工湿地、补水和生 物技术净化水质的同时,在湖区相应部位设置了振荡射流曝气机设置振荡射流曝气机的主要目的是对深层水体推行充气〔充入空气或氧 气〕、搅动水体,形成人工造流,使基层水和表层水进行交换,加速水体复氧 过程,提升水体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生物的活力曝气装置的 合理部署与正确使用,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净化水质中发挥重视要作用3.4生物净化一一生态控制技术生物净化的核心在于成立平衡的生态系统,有效地控制藻类规模平衡的 湖区水体生态系统应具备由湖中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水生动物的 合理种植与放养而组成的完满的生物链3.4.1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主要经过以下2种路子完成的:一是经过根部吸 收N、P、重金属等营养物质后富集在生物体内;二是它们兴隆的根系上形成了 大量的生物膜,植物经过根端向生物膜输氧,使微生物参加对污染物的净化水生植物与藻类同处于“初级生产者〃地位,与藻类竞争营养、光照和生长 空间等生态资源,在防范水体富营养化中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水生植物系 统创建中,依照水域形态与面积的差异,布设植物种植槽,以控制水生植物的 生长范围和般配园区环境景观园区水域水生植物包括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均为拥有较高观 赏价值、防污抗污能力强、净水功能高的北京地区乡土植物它们环境适应性 强,在精心植栽和养护条件下,成活率常在95%以上,且生长和生殖快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特点以下浮水植物:如睡莲、萍蓬草等,不仅好有效防范因底泥的再悬浮可能致使 的水体透明度的降低,而且能吸取、转变底泥及湖水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盐,降 低水体的营养负荷,控制藻类的生殖,保护鱼类生长环境,其他还拥有绿化水 景的作用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对水体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常常是健康水体的标志性 植物,它们四时长青,是净化水体最理想的水生植物如东北金鱼藻、苦草 等,利用其叶片拥有较大表面积和可在水中摇晃摇动的特点,使附着其上的有 益微生物与水体充分接触,增强净水收效植物根系和叶面的吸取作用,可减 少甚至去除水中的N和P其光合作用过程释放氧气,增加水体溶解氧量、防 止水体富营养化挺水植物:植栽的挺水植物如荷花、芦苇、香蒲、菱白、水葱、茨菰、泽 泻等一方面经过其对水流的阻尼作用和减小风波对水体产生的扰动,而使水 中悬移质沉降;另一方面能够经过与其共生的生物群落对水质进行净化。
弘大 的根系能从深层底泥中吸取营养物质,降低底泥的营养物质含量其他,挺水 植物还拥有给环境景观增加色彩和可观的经济价值今后对水域中沿岸和近岸的挺水植物,需要合时予以收割,防范其死亡后 聚积水底产生二次污染3.4.2水生动物水生动物经过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路子吸取水中污染物,对净化水 体水质有重要作用合时适合合理地向水域中投放和养殖水生动物,使其与水 体中的原生动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细菌、藻类之间成立相互协调的“食品 链〃,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既能增强水质,又能够降低水中的藻类含量水体水生动物净化水质的过程是:利用肉食性鱼类一滤食性鱼类一浮游生 物一藻类一营养物质的营养级链关系所产生的下行效应,到达消减营养物质、 净化水质的目的比方放养鲢鱼,可吞食各种藻类,并增加N、P的生物输出, 降低水体营养水平;投放的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和乌醴等肉食性鱼类,可 摄食近岸水域内的蚊子幼虫及其他昆虫;放养的无齿蚌和螺类,前者可将水中 悬浮的藻类及有机碎屑滤食,提升水体透明度,后者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 促絮凝物质,使水中悬浮物质产生絮凝,致使水体变清;放养于水面的鸭、鹅 等水禽,既可调控水草和放养的鱼、蚌、螺等水生动物的适合增殖、丰富水面 景观,还能够因其在水面的游弋,对水体产生搅动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4结语校园内的广阔水域,在公园景观和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栽 植的水生植物和放养的水生动物,在友善的湖区生态环境中发挥了优异的作 用完满的湿地系统,有效地净化与保护了水体水质一一湖区水体主要指标常 年拥有吻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田类水要求的优异水质 目前,水域不但承载着水体循环、储水调洪、水质修养,而且在调治局地温湿 度、净化空气、吸尘降噪、改进城市小天气和国国都市品位提升中作用显然, 已成为环境优美、酣畅宜人、人水相亲的湖区景观的重要组成展望未来,一 定会在调治城市生态环境、促使城市健康、连续睁开中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