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交通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模板.docx
14页经济学Economics一、培养方案(一)本科学制基本学制四年(二)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可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分析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四)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素养2. 白然科学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语言与文字表示、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的能力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具有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的能力了解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对各种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认识分析能力3.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满足专业需要4. 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8.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五)专业定位与特色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基础,能熟练地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区域经济或交通运输经济中各种实际问题,并具备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六)主干学科及主干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经济法、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博弈论(七)学位课程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n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572m3大学英语(A)I464i4大学英语(A)n464n5大学英语(A)m464m6大学英语(A)W464w7高等数学(C)I580i8高等数学(C)n464n9概率统计348n10线性代数232m11政治经济学3.556i12会计学4.572n13管理学3.556m14统计学原理3.556m15微观经济学(A)4.572m16产业经济学(A)3.556w17宏观经济学(A)464w18经济法464IV19运筹学464V20国际经济学3.556V21财政学2.540V22经济博弈论348V23计量经济学348VI24货币银行学(A)2.540VI25运输经济学348VI合计901440(八)培养方案基本框架基本框架「通识基础教人文社科课程体系(29学分)白然科学课程体系(26学分)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文化<素质综合类课程(10学分)'课程教学学科基邮育学科基础课程(27.5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6.5学分)〈专业教<育必修课程(10学分)教选修课程(21.5学分)学2。
°学分计*「社会实践(10.5学分)划实践或学体育实践(4学分)学科基础实践(8学分)专业实践(17学分)专题教育(6学分)2.框架的总体要求说明__性质属性-....必修限选任选合计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学时(周)学分比例%学时(周)课程教通识基础人文社科2743223265421040自然科学1320813208文化素质综合10160学学科基础学科基础27.54405435864专业基础22.5360464专业教育1016021.534446435.523568其中实验(上机)教学128120248占课程教学学分比例%503812100课程教学小计77.512405994418288154.5772472实践教学小计39.54139.52041专题教育小计663合计1235918200100注: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训练、社会调查、文献检索、专业综合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和毕业论文等九)课程配置流程示意图(十)指导性学时安排计划学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学期InmIVVVIWvrn教学周2021212121212119课程教学周151917191719170实践教学周302020219课程教学讲课学时2363603523483523922080实践学时5264324400320学分21.5+222+725+418+97+18.56.5+21.54+1618周学时1922.520.519191912注:学分为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之和,”+”后为该学期建议修读的选修课学分。
周学时不包括公共选修课学时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1. 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学计划中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营造和活跃学校文化氛围,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2.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娱、体育及各种文学艺术类社团组织的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生产、社会实践和人文社科类系列讲座或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现代设计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把培养创新能力融合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另外,在二、三年级选拔一些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其科研训练,从中发现部分有个性和专长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5.各类活动可取得学分尸分内容53210.5论文成果中文核心期刊专利公开发表论文推广应用成果校内刊物发表论文听(网上)讲座并撰写报告竞赛比赛省(部)级及以上获奖市级获奖参加市级及以上竞赛、比赛未获奖校级院系级社团组织社会实践评定优秀合格参加科研一个年/、少于150学时一个学期不少于50学时注:1.论文成果以每1篇或每1项计;社会实践每次时间不得少于1周2. 竞赛、比赛获奖以项目计算;同一项目按最高级别奖励为准,不得重复计算。
3. 超过计划要求的任选课,每门可计1学分(十二)毕业标准及学位要求毕业标准(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2)修满本计划各项规定的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00分;(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位要求符合学校学籍、学位管理规定十三)辅修专业要求及其教学计划辅修专业的要求辅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至第七学期,共25学分本计划适用于经管类非经济学专业和非经管类各专业本专业学生可辅修经管类非经济学专业1. 和法学各专业以及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等专业辅修专业教学计划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主要先修课程1会计学基础3.556IV2经济法464IV3政治经济学3.556V4微观经济学(B)348V5宏观经济学(B)2.540VI6计量经济学348VI微观经济学7产业经济学(B)232VI微观经济学8国际经济学3.556W微、宏观经济学合计25400指导性教学进程计划经济学专业教课学时上课课程进程计划修学类程类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性质学分合讲实实机学外学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读学别别计课验践时时InIVVVI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2323216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1.524248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34848311人毛样东思想、邓小平埋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工必4.57272244.5文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任232322科课程大学英语(A)I必46432324大学英语(A)n必4643232416体系大学英语(A)山必46432324课程系大学英语(A)IV必46432324教学通列课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限232322程高级英语听说限232322识基英语国家概况限2323222础科技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限232322教育国际商务英语限232322自然高等数学(C)I必580805高等数学(C)n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