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世代数 第20讲.docx
9页第20讲§5子环、环的同态(Subgroup and homomorphism of ring )本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讲的内容出发点都是跟循群认的思 略,环一一子环的定义一一子环的实例一一环同态(尤其是环同 态满射)一一同态映射(满射)所能传递的代数性质和不能传递 的代数性质本讲中,要求能弄略和领会环同态与群同态的区别所在1、 子环的定义,尤其是子整环,子除环和子域的定义特 别一提的是:一个环可能不是什么特殊环,但却是特殊子环2、 扩环与子环之间在单位元变换性,零因子和环的特殊性 方面都具有“转变”的特点,这是与群截然不同的地方4、 环同态映射(既使是环同态满射)也有一些性质不能传 递过去5、 环同构的应用一一挖补定理本讲的难点和重点:本讲涉及的内容较多,变化性较大,有一些 困难之处1、 环与子环之间的性质“变异”问题2、 环同态的保性质问题3、 挖补定理中“ S现为R的子环”的不同理一、子环的定义例子和简单性质.定义1.设R是一个环,而S是R的一个非变子集,如果关于R中的 加法和乘法,S本身做成一个环,则称S为R的一个子环, 同时称R为的S扩环.显然,子环上述的定义显得有些“虚”,或者说不易操作.仔细分析 一下,S要成为R的子环,则要满足环的三条:. {S,+}为版,+}的子加群.• {S,.}为0}为子半群(R可将结合律传递给S )..&+,•冲满足左,右分配律(可R由传递给S )于是得到子环的等价定义:定义2’ .设。
邳u(R,+,.}.如果S满足.(1) {s,+}是{r,+}的子加群.(2) &.}对乘法封闭.那么,称S是R的子环.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上定义则为定义2.设邳u{r,+,.}.如果S满足.⑴ Va, b e S , a — b e S (或 a + b e S 且—a e S )(2) Va, b e S , ab e S则称S是R的子环.设0^ S < R,可以定义R的子整环,子除环和子域:L S 是 R 的子整环 o ( i ) Va,b e S, a - b e S, ab e S .(ii ) &+,.}是可变换的且1S e S(由)&+,. }中没有零因子.2、S是R的子除环 =(i ) Va, b g S, a - b w S, ab-1 w S -(ii) S obk且1s g s (或说 y 是个乘群)3、S是R的子域o S既是R的子整环也是R的子除环.例1.对于环R而言,零环混和R必是R的子环一一R的平凡子环.例2.偶数环2z是整数环的子环(但不是子整环).例3.整系数多项式环Z是多项式环F的子环注意1:环R本身不是整环,但也许有子整环.环R本身不是除环(域)但可能有子除环(子域).例4.设M (c)为复数域上的二阶级本环,显然M (c)不是整环,不2 2是除环,更不是域(不可变换,有零因子)但我们发现:S]={ 0 °J Vn g z )是M2(c)的子整环.2 = ( o J °仁g C.是M2(C)的子域.Va, p g C是M2(C)的子除环.例5. Z6为模6的剩余类环,而S = m\4i不仅是Z6的子环还是的 一个子域.(其中,“]=1 ,且EL-E])S注意2:从例5中看到:z6中的单位元iz =h],而S中的单位元i =h].这表明子环中的单位元未必是扩环(母环)的单位元. S与群的子群的相比,子环具有许多“怪”性质.汇总起来,我们有结论1:设S是R的子环,那么:① R是幺环,S未必是幺环.② R不是幺环,S可能是幺环.③ R是变换环,S未必是变换环.④ R不能变换,S可能变换.⑤ R与S都是幺环,但它们的单位元未必一致.⑥ R是整环(除环、域),S未必是整环,(除环、域).⑦ R不是整环(除环、域),但S可能是整环(除环、域)注意3:从上结论可知,在环与子环之间,单位元,变换性,环的类型都可能发生转变,而且以例5中知,零因子也会发生转变:E]在Z中是零因子,但E]在S中是可逆元. 6结论 2 .设R 为任意环,令 C(R)= :a e R|Vx e R,ax = xa]则C(R)必是一个子环,叫做环R的中心.证明:0 e C(R) n C(R)^ 0. Va,b e C(R),Vx e R . (a - b )x = ax - bx = xa - xb = x(a - b)n a - b e C(R).且abx = axb = xab n ab e:.C(R)是R的子环.(显然,C(R)是R的变换子环)可知:C(R)= R n R本身可变换.结论3.设R和R都是环,那么R Pl R是R和R的子环.(证明略). 1 2 12 12将结论3进行推广知:设*/ = 1,2,3,…;是R的子环集,那么占S必是R的子环.ii=1二、环的同态定义3.设甲是环(r,+j到环R,+,:)的映射.如果甲满足:V(a + b)*(aE(b) .(a ・b) = cp(a)cp(b)则称甲是一个环同态映射.其中Va,b e R.如果甲是满射(单射、双射),则称甲为环同态满射(环同态单射, 环同构).特别甲是环同态满射时,则称R与R同态,记为R ~ R.注意4:由上定义可知,一个环同态映射就是分别对环的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保运算”的性质.利用这一点,可以自然地得到:定理1.设{ "J和A,,}都是代数体系,如果甲是A到A的满射且 有 Va, b e A..平(a = b )*(a )+ 甲 G )甲(a, b )*(a ){ a,+,.}是环时,则A,孔弛必是环.卜面我们摩仿群论的讨论方式:考察环同态能传递一些什么代数性质.定理2.设R v R是环同态满射,那么:① 若O是R中的零兀n^O )必是R的零兀.即 cp(OR)= OR.② 若1R是R的单位元ncpGJ必是R的单位元即.也)=1R,③ 一个负元的象必是象的负元,即M-a)=W(a)④ 若R可变换n R也可变换.证明:①& e R,中是满射n^ e R使平。
Z.于是 血确血乩)=尬/)*坎)*坎) 确实是R中零元.②战e R nBa e R使平Z.平1 无 /)=祯)=a,同理,apGjMfGR)= 1r.③中£+中(-a)=^(a-a)=^(0 )= O,同理,中(一a)+^(a)= O, :. ^(-a)= -^(a)•④ Va, b eR,则 3a, b e R 使 a *(a) b =^(b)故 ab *(aM)*(ab)*(ba)*(bM)=商ab = ba n R是变换环.显然环同态满射能传递许多代数性质,但也有一些是无法传递过去的.例6.设中:Z一Z6是环同态满射,其中:中)=房.显然Z是整环. ••• Z中没有零因子,但在Z6中,E]和b]> [4]都是零因子.即:2显然不是Z中的零因子,但里G)=E]却是Z 6中的零因子.这告诉我们:非零因子的象可能会是零因子.例7.设R = ,:&,b)|Va,b e Z). .在R中定义运算:(a ,b )+(a ,b )=(a + a ,b + b )1 1 2 2 12 12(a ,b )a ,b )=(aa ,bb )1 1 2 2 12 12可以验证:R是一个环.现作一个对应:中:R — Z ,其中f(a, b)=a可以验证,中是一个环同态满射.由于(0,0) 是R中的零元,当a。
0且b0时.有(a,0)0,b)=(0,0)n R中有零因 子.而显然Z中没有零因子.这表明:零因子的象可能不是零因 子.由上知,环同态满射尚不能保证传递分部的代数性质.如 果甲是环同构时,其结果则不同了・定理3.若r和R都是环,且r唇,那么中不仅能传递所有的代数 性质,而且R是整环(除环,域)当且仅当R是整环(除环,域).利用环同构的性质,可以得到下面一个有趣的事实.引理. 设{r,+,.}是一个环,而中:R — A是一个双射,其中a仅是 一个集合.那么,可以给集合A定义加法和乘法,使得甲成 为 R 至U A 的同构(即不同构)证明:任取a1,a2 e A.定义:a - a - ^ (xy) a a =^(x + y)1 2 1 2其中 火)=ai, My)= a 2所以 中G +y )= a + a =^G)+ My)中Gy)= a - a =^G)-^(y)又已知中是双射.由a ,a的任意性n R当A.-因R为环,由 定理1 n A也是环甲成了环同构.有了上引理,则可讨论环论中的“挖补定理”定理4.(??定理)设S是环R的一个子环,设B = R - S..又设s也是环且s兰s ,而bns = 0中.那么必存在另一个环r ,满 足①R三R,②S是R的子环.证明:为了方便,令s = k ,b ,c ...}.而S =t,b,C...}S S S S S S因S当S,则设中«)= R -又令 B = {a,b,c...}n R = (a ,b ,c a,b,c今令 R = a, b:, C:…|a, b, c ••(也就是说,对于b中的兀,f是怛等映射,对于S中兀,f是甲)其中 —x -» X—•'...,显然R卫R显然,f是满射.另一方面,Vx, y e R ,可分为三种情形逐一考虑(其中,x「y ).(i)若 x, y e B n 那么 f G)=x^ y = f (y)(迪 若x,y e S n f (x)=^(x), f (y)*(y) 中是同构映射....当 x 丰 y 时必有中(x)*(y) 中(x)*(y)(iii)若x e B,而 y e S 时 n f (x)= x,但 f (y)=Jy).因为B A S = 0, Wx e B,甲(y)e S n x。
甲(y)...f(x)^ f (y).总之,当xy时,n f (x工f (y),.•. f是单射.综合上述n f : R - R为双射.由引理,因为r为环,则必可为R 定义加法和乘法,使R为环且R&R....①成立.下面得证②也成立,(即S是R的子环)现设R中的加法和乘法分别记为“ + ”和“:”,又s设与S中 的加法和乘法分别记为“ + ”和“•” .以下将证明若局限在S内,“ + ”与“ + ”,:与•是一致的.. 工旦———-Vx_, y_ e S 于是 x_ + y_ = Z_ e S,S S S S S则有x ,y和Z使中G )= r,中(y )= y:S S S S S s S于是,xi + 甬 *Gs)珂(yj=f (xs)+ f(ys)=f (xs + yj= fGs)=^Gs)=己 w+y~=己这表明在 s 中,加法“ + ”与“+”是一致的同理可证在s中“:”与“•”也是一致的所以F是R的子环,②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