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视觉语言的自然发展.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743662
  • 上传时间:2017-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7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视觉语言的自然发展“0 岁方案”提倡的早期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在孩子的生理、心理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极大地丰富精神生活;在有益有趣的学习游戏中,只要孩子喜欢,教育可不分学科,不讲系统,不顾深浅,不求甚解婴幼儿识字自然列在其中 早期识字阅读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利于发展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使孩子的游戏、劳作、生活感受更加深刻丰富;从小养成识字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培养起终生爱书的美德孩子受到儿歌、童话、科普读物的陶冶,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活泼好奇、安静专注的性格和良好品德人生最重要的自学能力、研究习惯的培养就从这里起步 婴幼儿能学会认字和阅读吗?大量的实践证明,人生识字的最佳期在半岁至 4 岁20 多年前我提出这一命题时有人笑我“天方夜谭”“神经病”,然而今天呢?小读者不是成千上万地涌现出来了吗?三四岁脱盲广泛阅读的小人精不也大有其人吗? 原来,人的潜能可以掌握多种语言:听觉语言、视觉语言、态势语言(哑语) 、触觉语言(盲文)等,而婴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的能力都是惊人的 听觉语言是作用于耳朵的听觉信号,它用复杂的声音组合起来,代表一定的事物、意义和思想,这种有意义的声音按一定程序和规律连接,孩子在情境中听熟了,就能领悟、记住、模仿、发音,口语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

      而且学得那样微妙;那样逼真,每一个正常孩子都不会学错,不会走调武汉孩子决不会学成广东话 视觉语言是作用于眼睛的视觉图像——文字特别是汉字,它是用一幅幅的图来代表一定的事物、意义和思想这种有意义的字、阅读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细细想来毫不奇怪! 比较起来,视觉语言比听觉语言更简便易学 第一、因为人的视觉接受信息,帮助记忆的能力比听觉强,所以 3 岁孩子能认物数以万计且毫不费力心理学界曾评估人获得的信息大约有 80%来自眼睛,这也说明视觉印象特别清晰、深刻的道理例如生活中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仅听到他通报姓名印象总觉得模糊,而当接过他的名片一看,其名字不就清晰浮现于脑海了吗?这就是视觉印象的魔力,人们谓之“百闻不如一见” 第二、孩子学习视觉语言的读音时,总是听觉语言协助识字(除聋儿外) ,使孩子多了一个识记文字图像的音响支柱所以孩子识记视觉语言比听觉语言快 第三、汉字的视觉语言还有一大优点,即他的词汇虽多,但文字却十分节省,2 千多个常用汉字可组成数万个常用词汇,构建瑰丽多姿的大千文章,比孩子学听觉语言时要记住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方言土语的音节和语调要简单得多细细想来,语音看不见摸不着,飘忽不定,多么难记,多么难发,哪有字形好记呢! 第四、视觉语言的语法规则一般都在听觉语言的学习中适应和习惯了。

      阅读中会使语法掌握得更准确,更牢固 总之,只要避开习惯思维的陷阱,就能领会发现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同步发展两者都易学好的原理但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人们总认为识字难,非等到孩子六七岁以后坐下来正正经经地上课,系统学习不可呢?其实完全是人类认识的误区和盲目,有其历史的、社会的、认识的复杂原因(请参阅“0 岁方案” 丛书之一《小鸟腾飞的一翼》 ) 一般孩子不能像学会听话说话那样学会识字读书,完全是社会造成的,是环境造成的,并非孩子无能或天生如此 人们应当想想,婴儿是怎样习得听觉语言的?他降生人间以后,只要醒着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听话,接收语言信息,观察与语言伴随的每一件事物,每一个动作,每一种表情和感受,久而久之,他就记熟了差别十分细微的、内容千差万别的语音和它们代表的各种各样的实际意义与此同时,他本能模仿口形、发音、鹦鹉学舌地说,逐步理解地说,潜移默化一两年,繁难的听觉语言就学到手了 可是人类社会在自然而然地教孩子学习听觉语言的数年当中,却偏偏把孩子视觉语言的学习完全剥夺了等到错过了智能发展的最佳期再来慌忙灌输文字,这岂非人为制造困难,有意无意束缚了孩子的发展了吗?人们明明知道中、小学生识字阅读负担沉重,不会自学;成年人文盲扫盲难,复盲率却很高,不但没有醒悟教育的失误,反而以识字阅读太难为由不让婴幼儿识字,以致于造成了恶性循环,不可自拔。

      假如每个孩子如“0 岁方案” 所提倡那样,降生后就沐浴在认物、听话、生活、识字的环境中,孩子也会像习得识物、说话,走路和一切行为一样,不知不觉地认字读书,没有负担,没有压力,高高兴兴掌握视觉语言,这就是“环境濡染识字” 、 “生活游戏识字” 的理想境界,人类社会一定会进入这个理想境界的 现在,走出误区,进入理想境界的育儿家庭渐渐多起来了但有人看到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却会认字,总不免疑虑重重:“难道认一个字不难吗?”可我要反问: “难道听准、记熟一个音不难吗?”孩子在吃梅时教他听准、记熟、发准“酸” 的音,不比记住“酸” 字的形象更难吗?至少是同样需要付出精力,或者没有多少难易况且在“婴儿世界”里,学习世上一切事物根本没有难易之分,只有有无兴趣之别;只要激发起孩子情趣,比如吃梅看“酸” 字,再看酸的表情,多次目击“酸” 字,产生联想,毫无疑问就认识“酸” 字了,像记住和发准“酸” 的音一样平淡无奇 “家中处处贴上了词句、成语、儿歌、谜语等,难道排山例海的文字不会给孩子压力和负担吗?”可我也要反问:“ 难道孩子一睁开眼,他们要认的万事万物排山例海般映入眼帘,不会给他压力吗?……,其实所有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濡染识字,游戏认读,就同濡染认物、游戏学话一样,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玩中有学,学中有玩,是人生早期唯一最有效的快乐学习;与中小学生的有动机、有任务、需要意志努力的学习有根本的差别。

      婴幼儿学习视觉语言,只要具备濡染和游戏的环境,即使完全没有听觉语言的帮助也是不难学会的生下来全聋(因而也全哑)的孩子高度发展了视觉语言,创造出惊人奇迹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南京市周弘先生(“0 岁方案” 兼职研究员)和他的哑女周婷婷的感人事迹发人深思、深省 周婷婷是一个不幸的儿童,降生就失去听觉,是一个全聋全哑的孩子,聋到连打雷都听不见,因而听觉语言怎样也发展不起来,父母爱女心切,为了女儿恢复听力走遍全国求医,尝尽人间磨难和心酸,治疗 3年仍无济于事虽然孩子借助于助听器有了极其微弱的听力,但他仍然完全不会说话 可是当父亲的周弘先生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想,婷婷因为耳聋,说话没多大指望了,但她眼睛还是好的,何不教她识字、读书呢?这时他虽然还未研究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的发展问题,但他带引女儿顽强地走上了单一的视觉语言的发展道路,哑孩子 3 岁半学识字,开始了“智力的追赶” 一个时期父女俩几乎形影不离吃饭时父亲指“吃饭”两个大字,穿衣时亮出“穿衣 ”的字卡,家中实物上全贴上相应的汉字父亲与女儿说话、做手势时都带着笔,边说、边看、边写、边认,尽量不放过孩子情境感受认字,父女俩的手心、手背、臂膀、大腿也常常字迹斑斑。

      一次父女俩千里迢迢出外求医,时间长了母亲去探望,探望后要回家,离别时母女难舍难分,泪流满面这时父亲在手心上写了“依依难舍”4个字给女儿看,婷婷就在此情此景中记住了这 4 个无声的字……这样日复一日,长年坚持不懈,终于出现了奇迹:4 岁半的哑女婷婷终于“脱盲”进入阅读,从此在寂静的世界时,找到了书本——这世上精神生活最丰富的伙伴和老师,过起了博览群书的生活…… 周婷婷用视觉语言代替了听觉语言,心灵充实了,智力潜能获得了开发,像原子裂变似地释放出来她非但不进聋哑学校去依赖不精确的哑语度过一生(父亲几次把女儿送到聋哑学校门口而又毅然折回) ,而且上了正常小学,全靠视觉语言自学和父亲的口形、手势,学习成绩一直领先,并在小学连跳两级,成为一个“神女” 婷婷的奇迹之二是视觉语言带动了听觉语言的发展由于父亲的顽强教学,长期伴孩子玩玩说说,孩子看惯了父亲的口形,听话时看口形,识字时看口型,读书时也看口型,不断地模仿口型发音说话,几年以后她竟能说出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来但她仍然是一个重症聋儿患者,老师上课她一概听不见,而自学却特别轻松她品德好、活泼、合群、文明、大方,表面上看不出是一个聋孩,有史以来人们说的“十聋九痴”的结论在她身上荡然无存。

      她被评为南京市十佳少年,是全国百名优秀少年之一,去北京演讲,去日本考察1993 年下半年我到南京讲学顺便看望她时,她已 13 岁,是初三年级优等生,数理化特别好我说话她虽然听不清,但从表情上看,我们之间完全心心相印,十分愉快我鼓励她将来当个“聋哑女科学家” 给人类看看,她高兴地笑了还有一个戏剧性的变化:聋哑女周婷婷始终未进聋哑学校而她的父亲不聋不哑的周弘先生却进入聋哑学堂,当上了南京市聋哑学校副校长周婷婷和她父亲与命运的抗争,是人类精神的发扬,令人振奋和感动,给所有愿把自己和下一代塑造得更完美的人们以勇气、信心和力量,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顽强精神方面,只把握住“天才出于勤奋”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认识早期教育的力量,正如著名学者于光远同志最近给“0 岁方案” 系列丛书题词中说的:“早期教育是人类自身进步的大事” 教育婷婷的成功,在早期视觉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可能性方面为人类发展了真理的光芒,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视觉语言的早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基础的一部分,早期识字阅读是简便易行的,虽然比教孩子听话、说话发展听觉语言稍麻烦些,但一般孩子只要做到识物与识字同时起步,口语与阅读并行发展,坚持识字环境的熏陶,结合游戏活动抓教学,则完全不必强求孩子,也根本不要指标、进度、考试、统一教材那一套。

      孩子在脱掉“语盲”、 “物盲” 、“行为盲”、 “音乐盲” 的同时,也自然会脱掉“文盲 ”的帽子聋哑儿尚且如此,何况视觉敏锐、听力健全的小精灵呢?环境濡染和生活游戏识字法,是识字教学的新的里程碑,是人类自身进步的一个大突破,我们切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儿童识字问题 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副会长徐德江先生为《小鸟腾飞的一翼》写的序言里说:“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开始使我们认识到:两三岁的幼儿不识字,就像两三岁的幼儿不会说话一样是发育不正常的表现;规定只有入小学才可以识字,就像规定只有入小学才可以学说话一样,是违背人的发育规律的愚蠢行径 ”这话是对几千年来把识字当知识要到六七岁后来灌输的传统识字观的尖锐批判!所以我把幼童识字看成是视觉语言的发展,如同婴儿学听话、说话一样,是人的素质的一大奠基,是雏鹰腾飞的一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