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基础生物化学讲义优秀名师资料.doc
171页基础生物化学讲义80学时 生物化学教研室 生命科学学院 莱阳农学院 2005.07.20 绪 论 一、生物化学的概念 Biochemistry是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 生物体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进行新陈代谢(metabolism)在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物质交换,俩摄取必要的营养如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经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淀粉等,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类矿物营养;动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体来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吸收进去的养分是如何被吸收利用的,体内过多的物质又是如何被降解的,体内物质之间又是如何相互转换的,这是关于代谢的问题 关于生物是如何从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为什么个体之间又有差异,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等一系列问题是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生物化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化学发展史 2、 有机化学的发展 3、 生物化学的发展 三、生物化学的应用前景 生物化学目前已知可用在农学、医学、工业生产等领域特别是随着基因工程、酶工程的发展,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已使人们有目的地去按照人类的意愿定向改造世界。
如“抗虫棉”的成功选育 新兴药物和疫苗的生产等 四、如何学好生物化学, 五、参考书: 沈同主编的“生物化学” 阎隆飞主编的“生物化学” 沈仁权主编的“生物化学教程” 王金胜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 郭蔼光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 沈黎明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 第一章 蛋白质 第一节 蛋白质通论 一、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一、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蛋白质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任何生物都含有蛋白质自然界中最小、最简单的生物是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生命 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因而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也十分繁多概括起来,蛋白质主要有以下功能: 1.催化功能 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它们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没有酶,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就无法正常进行例如,没有淀粉酶,淀粉就不能被分解利用 2.结构功能 蛋白质可以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在高等动物里,胶原是主要的细胞外结构蛋白,参与结缔组织和骨骼作为身体的支架,占蛋白总量的1/4细胞里的片层结构,如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与脂类组成的动物的毛发和指甲都是由角蛋白构成的 蛋白质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任何生物都含有蛋白质。
自然界中最小、最简单的生物是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没有蛋白质也就没有生命 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因而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也十分繁多概括起来,蛋白质主要有以下功能: 1. 催化功能 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它们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 没有酶,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就无法正常进行例如,没有淀粉酶,淀粉就不能被分解利用 2.结构功能 蛋白质可以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在高等动物里,胶原是主要的细胞外结构蛋白,参与结缔组织和骨骼作为身体的支架,占蛋白总量的1/4细胞里的片层结构,如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等都是由不溶性蛋白与脂类组成的动物的毛发和指甲都是由角蛋白构成的 3.运输功能 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体内的血蓝蛋白在呼吸过程中起着运输氧气的作用血液中的载脂蛋白可运输脂肪,转铁蛋白可转运铁一些脂溶性激素的运输也需要蛋白,如甲状腺素要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液中运输 4.贮存功能 某些蛋白质的作用是贮存氨基酸作为生物体的养料和胚胎或幼儿生长发育的原料此类蛋白质包括蛋类中的卵清蛋白、奶类中的酪蛋白和小麦种子中的麦醇溶蛋白等肝脏中的铁蛋白可将血液中多余的铁储存起来,供缺铁时使用。
5.运动功能 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运动系统的必要成分,它们构象的改变引起肌肉的收缩,带动机体运动细菌中的鞭毛蛋白有类似的作用,它的收缩引起鞭毛的摆动,从而使细菌在水中游动 6.防御功能 高等动物的免疫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它主要也是通过蛋白质(抗体)来实现的凝血与纤溶系统的蛋白因子、溶菌酶、干扰素等,也担负着防御和保护功能 7.调节功能 某些激素、一切激素受体和许多其他调节因子都是蛋白质 8.信息传递功能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过程也离不开蛋白质例如,视觉信息的传递要有视紫红质参与,感受味道需要味觉蛋白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只需1个光子即可被激发,产生视觉 9.遗传调控功能 遗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都与蛋白质有关DNA在储存时是缠绕在蛋白质(组蛋白)上的有些蛋白质,如阻遏蛋白,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受到一种阻遏蛋白的抑制,当需要合成β,半乳糖苷酶时经过去阻遏作用才能表达 10.其他功能 某些生物能合成有毒的蛋白质,用以攻击或自卫如某些植物在被昆虫咬过以后会产生一种毒蛋白白喉毒素可抑制生物蛋白质合成 二、蛋白质的分类 (一)按分子形状分类 1.球状蛋白 外形近似球体,多溶于水,大都具有活性,如酶、转运蛋白、蛋白激素、抗体等。
球状蛋白的长度与直径之比一般小于10 2.纤维状蛋白 外形细长,分子量大,大都是结构蛋白,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角蛋白等纤维蛋白按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纤维蛋白与不溶性纤维蛋白前者如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肌肉中的肌球蛋白等,后者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角蛋白等结构蛋白 (二)按分子组成分类 1.简单蛋白 完全由氨基酸组成,不含非蛋白成分如血清清蛋白等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可将简单蛋白分为以下7类:清蛋白、球蛋白、组蛋白、精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和硬蛋白 2.结合蛋白 由蛋白质和非蛋白成分组成,后者称为辅基根据辅基的不同,可将结合蛋白分为以下7类:核蛋白、脂蛋白、糖蛋白、磷蛋白、血红素蛋白、黄素蛋白和金属蛋白 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与分子量 1.元素组成 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磷和一些金属元素 蛋白质平均含碳50,,氢7,,氧23,,氮16,其中氮的含量较为恒定,而且在糖和脂类中不含氮,所以常通过测量样品中氮的含量来测定蛋白质含量如常用的凯氏定氮: 蛋白质含量,蛋白氮×6.25 其中6.25是16,的倒数 2.蛋白质的分子量 蛋白质的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从6000到100万或更大。
这个范围是人为规定的一般将分子量小于6000的称为肽不过这个界限不是绝对的,如牛胰岛素分子量为5700,一般仍认为是蛋白质蛋白质煮沸凝固,而肽不凝固较大的蛋白质如烟草花叶病毒,分子量达4000万 四、蛋白质的水解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这个发现是从蛋白质的水解得到的蛋白质的水解主要有三种方法: 1.酸水解 用6MHCl或4MHSO,105?回流20小时即可完全水解酸24水解不引起氨基酸的消旋,但色氨酸完全被破坏,丝氨酸和苏氨酸部分破坏,天冬酰胺和谷氨酰胺的酰胺基被水解如样品含有杂质,在酸水解过程中常产生腐黑质,使水解液变黑用3mol/L对甲苯磺酸代替盐酸,得到色氨酸较多,可像丝氨酸和苏氨酸一样用外推法求其含量 2.碱水解 用5MNaOH,水解10,20小时可水解完全碱水解使氨基酸消旋,许多氨基酸被破坏,但色氨酸不被破坏常用于测定色氨酸含量可加入淀粉以防止氧化 3.酶水解 酶水解既不破坏氨基酸,也不引起消旋但酶水解时间长,反应不完全一般用于部分水解,若要完全水解,需要用多种酶协同作用 第二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 (一)基本氨基酸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称为基本氨基酸。
它们中除脯氨酸外都是α-氨基酸,即在α-碳原子上有一个氨基基本氨基酸都符合通式,都有单字母和三字母缩写符号 按照氨基酸的侧链结构,可分为三类: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氨基酸 1.脂肪族氨基酸 共15种 侧链只是烃链:Gly, Ala, Val, Leu, Ile后三种带有支链,人体不能合成,是必需氨基酸 侧链含有羟基:Ser, Thr许多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含有丝氨酸,它还在蛋白质与糖类及磷酸的结合中起重要作用 侧链含硫原子:Cys, Met两个半胱氨酸可通过形成二硫键结合成一个胱氨酸二硫键对维持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有重要意义半胱氨酸也经常出现在蛋白质的活性中心里甲硫氨酸的硫原子有时参与形成配位键甲硫氨酸可作为通用甲基供体,参与多种分子的甲基化反应 侧链含有羧基:Asp(D), Glu(E) 侧链含酰胺基:Asn(N), Gln(Q) 侧链显碱性:Arg(R), Lys(K) 2.芳香族氨基酸 包括苯丙氨酸(Phe,F)和酪氨酸(Tyr,Y)两种 酪氨酸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 3.杂环氨基酸 包括色氨酸(Trp,W)、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三种其中的色氨酸与芳香族氨基酸都含苯环,都有紫外吸收(280nm)。
所以可通过测量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组氨酸也是碱性氨基酸,但碱性较弱,在生理条件下是否带电与周围内环境有关它在活性中心常起传递电荷的作用组氨酸能与铁等金属离子配位脯氨酸是唯一的仲氨基酸,是α-螺旋的破坏者 B是指Asx,即Asp或Asn;Z是指Glx,即Glu或Gln 基本氨基酸也可按侧链极性分类: 非极性氨基酸:Ala, Val, Leu, Ile, Met, Phe, Trp, Pro共八种 极性不带电荷:Gly, Ser, Thr, Cys, Asn, Gln, Tyr共七种 带正电荷:Arg, Lys, His 带负电荷:Asp, Glu (二)不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 某些蛋白质中含有一些不常见的氨基酸,它们是基本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以后经羟化、羧化、甲基化等修饰衍生而来的也叫稀有氨基酸或特殊氨基酸如4-羟脯氨酸、5-羟赖氨酸、锁链素等其中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在胶原和弹性蛋白中含量较多在甲状腺素中还有3,5-二碘酪氨酸 (三)非蛋白质氨基酸 自然界中还有150多种不参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它们大多是基本氨基酸的衍生物,也有一些是D-氨基酸或β、γ、δ-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中有些是重要的代谢物前体或中间产物,如瓜氨酸和鸟氨酸是合成精氨酸的中间产物,β-丙氨酸是遍多酸(泛酸,辅酶A前体)的前体,γ-氨基丁酸是传递神经冲动的化学介质。
二、氨基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α-氨基酸都是白色晶体,每种氨基酸都有特殊的结晶形状,可以用来鉴别各种氨基酸除胱氨酸和酪氨酸外,都能溶于水中脯氨酸和羟脯氨酸还能溶于乙醇或乙醚中 除甘氨酸外,α-氨基酸都有旋光性,α-碳原子具有手性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有两个手性碳原子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都是L-型但在生物体内特别是细菌中,D-氨基酸也存在,如细菌的细胞壁和某些抗菌素中都含有D-氨基酸 三个带苯环的氨基酸有紫外吸收,F:257nm,ε=200; Y:275nm,ε=1400; W:280nm,ε=5600通常蛋白质的紫外吸收主要是后两个氨基酸决定的,一般在280nm 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在水溶液中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氨基酸晶体是离子晶体,熔点在200?以上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各个解离基的表观解离常数按其酸性强度递降的顺序,分别以K1K’来表示当氨基酸分子所带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称为氨基酸的等电2点(pI)等电点的值是它在等电点前后的两个pK’值的算术平均值 氨基酸完全质子化时可看作多元弱酸,各解离基团的表观解离常数按酸性减弱的顺序,以pK’ 、pK’ 、pK’表示。
氨基酸可作为缓冲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