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加强对基层站所负责人监督管理的思考.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庄**
  • 文档编号:187517017
  • 上传时间:2021-07-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加强对基层站所负责人监督管理的思考 基层站所负责人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实施者基层站所负责人虽然“官”小,但直接与群众接触,群众正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乡官”,看党和政府的形象,看社会风气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最终影响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加强对基层站所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我们深入管辖的乡镇,通过听、查、看、访等形式进行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少数基层站所负责人也存在一些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反映较强烈,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现就如何加强对基层站所负责人的监督管理提几点浅见 一、对基层站所负责人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教育不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牢固一些站所负责人重业务轻学习,即使抓学习也只抓业务学习,不抓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有所动摇,不过组织生活,不学习党政纪条规,犯了错误后才知道违反了纪律个别站所负责人甚至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2.管理体制不顺,责权不平衡。

      在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下,一些站所实行的是垂直管理,人员、经费由垂直管理部门负责,镇政府既管不到人,也管不了事,工作难落实,导致镇政府行政功能不全,统筹指挥和协调管理难以步调一致,出现“两管两不管”的空挡上级职能部门只注重对基层站所业务上的管理和指导,出现重业务轻队伍建设的现象,而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强调完成工作任务,出现重任务轻管理的现象这样,就出现“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形成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状况,对一些站所负责人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成了”盲区” 3.主管部门监管不严,乡镇的工作不配合有的主管部门没认真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能,对基层站所的工作不抓不管有的主管部门对下属站所负责人的调整更换,事前没认真征求当地党委、政府的意见,平时业务也少与当地党委、政府联系有的站所负责人甚至不尊重、不服从当地党委的领导,工作上不配合 4.有制度不执行,执法不严格基层站所是行政执法的权力部门,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一些站所都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没能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执法不严,随意性大有些站所负责人认为上级职能部门是“天高皇帝远”,乡镇党委、政府也难以过问和检查到自己头上来,不同程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奢侈浪费、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二、对站所负责人监督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要提升基层站所负责人的整体素质和廉洁履职能力,减少和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各级党政组织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齐抓共管,共同负责,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健全和完善党员干部行为规范制度体系,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强化站所负责人自觉接受监督意识要以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契机,加强对站所负责人的廉洁从政教育,建立健全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家庭助廉教育和身边工作人员廉洁教育相结合、廉政宣誓教育和廉政承诺教育相结合等反腐倡廉教育机制制度,引导站所负责人充分认识到滥用权力导致腐败的危害,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廉政风险”、“监督是关心、是爱护”的理念,增强自觉接受监督、加强自我监督的意识,并把自觉接受监督当成一种内在需求、一种日常习惯,在平时工作中自觉营造有利于监督的氛围,主动打造有利于监督的平台 2.规范权力制约机制,树立廉政风险防控意识一是明确职权和权力运作的程序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对岗位的权力事项进行清理,编制岗位职权目录名册,进一步明确权力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责任主体、服务承诺和工作纪律等内容。

      同时,按照廉洁、效能、便民的原则,建立岗位业务流程图,加强对岗位的管理二是结合开展的岗位廉能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把握“排查廉政风险、健全防控措施、制定运行机制”三个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对工作中查找出来的一些薄弱环节和漏洞,采取边查边防、边查边控的办法,有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工作制度,形成系统的制度汇编,从而完善对站所负责人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基层站所负责人在履行职责中违规违纪或不能廉洁履职的,视情节轻重,由有关机关、部门依照职责权限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调离岗位、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处理应当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自律,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3.理顺站所的管理体制,形成服务大局意识理顺站所的管理体制,明确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管理职能,使站所负责人形成服务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意识一是改革用人制度采取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等方式,选推、配强站所干部如建立调整任用干部征求意见制度县主管部门调整任用乡镇基层站所负责人,要广泛听取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并把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作为调整任用乡镇基层站所负责人的重要依据。

      县主管部门调整任用乡镇基层站负责人未经乡镇党委、政府同意不得办理相关手续二是强化对站所负责人的日常监督以主管部门领导为主,对其负责人进行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实行异地换岗,定期交流如建立双向考核制度对基层站所负责人的年度考核与述职述廉相结合,在述职述廉的同时,对其“德、能、勤、绩、廉”一并进行考核,并在规定范围内组织民主测评,属县主管部门管理的站所负责人既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民主测评,又要参加乡镇党委、政府组织的民主测评,并按各占50%计算测评结果考核和民主测评结果要作为干部任免、交流和经济奖励的重要依据从体制和机制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 4.加强法纪惩处机制,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基层干部切实履行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通过推行站所负责人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廉政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及时掌握站所负责人廉政情况,建立廉政档案,有针对性地督促其加强防范,纠正存在的问题对群众的各类信访件,要及时处理,及时收集各种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密切注意动向,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反映属实的问题,要严肃查处围绕治庸提能、治懒强责、治散守纪,大张旗鼓掀起“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责任体系、加强责任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问责风暴”,在基层干部中突出整治“庸、懒、散”问题,狠杀吃喝风、走读风、诬告风、赌博风、违章建房风、违规入股风等“六股歪风”,努力实现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升,查处严重侵害集体、群众利益的案件,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作者钟圣炯,系江西省兴国县纪委常委、第五纪工委书记) 第二篇: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的思考关于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的思考 2021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案件167件167人,受党纪政纪处分的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干部138人如何强化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已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对农村基层党 员干部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强 一方面是作为监督主体的镇(街道)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认为党(工)委信任的、党员选举出来的一般都不需要怎么样去监督,对监督的内涵和意义缺乏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思想和行为上只停留在对有问题者的监督;另一方面是作为被监督者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认为上级党委监督是“不胜任”,群众监督是“找茬”,思想上消极抵触 (二)上级党委监督力度不够 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其所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其一,监督工作多,监督思想少注重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等工作任务完成得如何,而对其所思所想不甚了解,特别对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掌握不够。

      其二,以领导身份监督多,以组织名义监督少监督往往依靠领导个人感情和威望,谈话时很少说明是代表组织,对存在的问题,也很少以组织的名义去提醒教育有的同志反映,从当领导到下台,组织只找他谈过两次话,一次是任职,一次是免职其三,集中教育多,经常性监督少即使发现了问题,即便纪检监察部门着手调查,也总是千方百计“捂盖子”,生怕查了案子,乱了班子党委监督力度不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后果是,监督被软化,被弹性化在一些行政村,往往出现项目引进了,工程上去了,而干部却下去了;群众一上访,村干部的乌纱帽就难保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原副区长马惠明,因受贿罪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马惠明在事发后道出了自己的心理话:“如果当时监督及时,对我敲敲警钟,也许我会悬崖勒马,不至于落到今天这一步这话多少有点为自己所犯罪行开脱之嫌,但也算得上是迟到的醒悟,值得各级领导干部深思 (三)党内监督不力 党组织内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被说成不团结,“一把手”批评班子成员怕影响情绪,班子成员批评“一把手”怕被说成有野心,班子成员相互批评怕伤和气,自身有问题批评别人怕引火烧身,结果造成好人主义盛行个别村长期没有召开党员大会,即使是召开了党员大会或民主生活会,党内生活会也是缺乏原则性,对相互之间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四)群众监督渠道不畅 首先是情况不明,不易监督,有的村村务大多由党支部、村委会直接研究拍扳决定,普通群众难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这种暗箱操作的做法在很多村是普遍存在的,有的村还是比较严重的许多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村“两委”、甚至有的村民小组长往往采取先斩后奏的做法,即先定扳后走形式召开村民大会,这是当前群众上访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大部分村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表面的东西多,实质性的东西少,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问题不详细、不具体,监督无从入手再次是有的村民主理财制度不规范,村民理财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参与村财务计划的制定,检查村财务计划的执行,审查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每季度末对村一个季度以来的收支进行理财,填制财务收支理财表,由民主理财小组长对村级收支票据签字后到镇农业服务中心(或结算中心)报结,可在实际操作中民主理财小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因此也就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监督是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有权力就必须受到监督,使领导干部习惯于接受监督,让监督成为一种“常态”,杜绝权力不受监督现象。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权力被滥用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主要是思想的监督,权力的监督,作风的监督和生活的监督等监督,关键是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从“注重预防”的角度看,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与事后立案惩罚要结合起来,不可软硬失衡关于监督,当前现实中的一大问题是事前、事中监督显得十分薄弱,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行政村,当这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权力处于鼎盛时期,也就是最需要监督制约的时候,权力运作却往往处于虚监、空监状态;而当某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一旦出了问题失去了权力和地位,各种监督才纷至沓来这样一来,监督与需要就显得十分不协调,也就是说,在权力最需要监督的时候,监督的力度不够;在权力已经失去的时候,再来监督,意义已经不大所以,监督是一个全过程正确把握监督的时机,强化监督的内涵,创新监督的形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 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监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