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略谈有效实施历史课堂提问的方式.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18079135
  • 上传时间:2023-04-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略谈有效实施历史课堂提问的方式 平利县教研师训中心 胡德富课堂提问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在教师连珠炮式的问题轰炸中失去学习信心,或者使教师在学生怪异问题的质疑下无所适从,不能完成预设教学目标历史教师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方式下功夫,既要善于提问、释疑,也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根据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和平时听评历史课的总结、分析,谈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一、摈弃单一提问,适机而问不少教师长期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提问方式,学生则习惯于在教师“预设的框架”中思维,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教师教得吃力,而且学生对课堂产生“枯燥乏味”感觉,对提问“麻木”,学得吃力更有甚者提问仅有“是不是”“对不对”等已包含答案在内的简单机械问题单一提问方式仍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新课改精神。

      那么,教师可以考虑改变单一提问方式为适合时机的多种提问方式 1.学生之间互问学生之间互问,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拉近了提问者与答问者之间的距离,能减轻答问双方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问、答双方更好地展开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问”“自答”或“互问”“互答”,使获取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互动─构建”;由“接受答案”转变为“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升华为含有理性独立批判的、自觉探索问题的较高科学素养 2.学生向教师质疑《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改变固有的、不合时宜的关于教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课堂的中心逐渐走向边缘”学生向教师提问正是落实这一新理念的必然要求透过学生的提问,不仅教师更容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地采取补救措施更重要的是,这种让学生主动设疑的方式,能使学生有感而发,使提出的问题更具针对性二、把握教材内容,适时而问1、从重点、难点处发问历史知识比较繁杂,理清和掌握知识点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洞察学生学习状况,恰到好处的适时导学,提问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着眼于教学内容中的关键处,即内容中的重点及难点,好钢用在刀刃上。

      例如:《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全面内战爆发》一节中,重庆谈判是个重点,其中关键处是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的阴谋,可以这样来设计问题: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渝谈判的理由是什么?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他为什么玩弄反革命两手政策?毛泽东赴渝了没有?为什么?谈判结果怎样?重庆谈判给我们什么启示?前几层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教师启发,可以很快得到解决而最后一个问题,已跳出课本,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讲授,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一切反动派的本性都是不会改变的,进步力量必须用革命的两手去反对和战胜反动势力的反革命两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梳理,抓住了重点,逐层推进,既可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较透彻地掌握和理解重庆谈判的内涵和外延2、在新旧知识衔接处发问历史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前后上下有明显的因果关系,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特点,创设问题情景,复习已学旧知识,思考要学新知识,为新知识掌握铺平道路如学习《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这一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它对内对外的政策如何?”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回答,进而推出结论: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未能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继续奋斗,很快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又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可以提出: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学生通过看书,可以得出两点:一是中共的影响;二是两位将军的爱国之心这就把本课的第2部分内容“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西安事变”联系到一起,同时也说明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深得人心的另外一点是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影响,就需要教师联系“一二·九运动”才能使学生得出结论,由此使“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这两个貌似独立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了3、在内容枯燥乏味处发问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内容很枯燥,没有什么好讲的,学生也感到索然无味此时教师若不下功夫,不去深入研究教材并注意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就很难落实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一节课时,隋朝大运河有四段,对这四段名称的记忆,知识不仅乏味,而且学生不易掌握可以设计一个变枯燥为生动的问题:隋朝有位大商人,欲送一批货物,从余杭出发,运到涿郡他从水路先后经过的河流有哪些?学生通过阅读,想象,不仅掌握了运河的四段名称,对理解大运河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意义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又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这一课时,涉及“统一货币”这一内容,关于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因为战国七雄各有各的货币,种类比较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反而有一种厌学情绪。

      如果以常规提问:“战国时货币形态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不仅乏味,而且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把问题设计成这样:“张三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鱼,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显然这样的提问要新鲜有趣得多,既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加深记忆,同时还能调节课堂气氛4、在知识比较中发问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的开端在历史学习中,相似的历史概念比比皆是,学生难以区别,往往张冠李戴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同类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异同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多注意设计一些比较题,如古今之间的比较、中外之间的比较、同时期不同事件之间的比较、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总之,比较的类型很多,但应有可比性,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等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现成素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三、立足学生实际,适量而问问要问在“点子”上如果教师在课上只是一味地问,随意性地提问,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厌问、拒问、厌答的消极心态提问的总量不宜过多,因为大量的、盲目的提问,无论广度、跨度多大、提问多么频繁,都会把学生引入雾中,从而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效率。

      教师应设计出容量适中的关键问题,提出要注意问题的要害处只有教学中确实需要提问的才提问,才能确保其效益;教学中不需要提问则不必勉强而问,以免画蛇添足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细致考虑设问的量、度等问题,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发问,必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为我们提供了善诱善问的时机和方法只要我们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向,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历史教学工作的重点,精心设计每个课堂提问,优化教学艺术,必能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spell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 我的好朋友》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isten and say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单词讲解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Fun time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3教参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课件.ppt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课时 1 A talk 教学课件.pptx 苏少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 我跟别人不一样》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sson 1 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4教参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esson 1教参课件.ppt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课件.ppt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