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方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0106230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7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方案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由乐昌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 制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1985年,1990年被评为韶关市重点职业学 校,1995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职业学校,2000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2002年被确定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2004 年被评为国家级星火计划学校,2005年被确定为广东省机电专业骨 干示范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50人,学历教育班61个,在校学生 3383人,非学历教育年均培训2300人学校地处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的乐昌市,是粤、湘、赣三省交界 处,也是粤北地区发展建设较快、规模较大、环境较好、质量较高的 唯一一所不在城区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乐昌市自然资源丰 富,教育基础雄厚,人口近50多万,每年初中毕业生近1万人,作 为全市唯一的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 供人力资源的重任,肩负着全市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重任,肩负着粤北 贫困山区职教扶贫农村脱贫奔康的重任二、办学方向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 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广东省委、省政府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 持职业教育必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 业服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以技能为本位,以培养大批经济建设实用型人 才为重点,以特色谋发展,以改革促发展,紧紧抓拄职业教育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 育改革,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功能、全方位办学,学校办学 形式灵活,是一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 结合、专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结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中等教 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集职业需求预测、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升学 就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走校校联办、校企联办等多种办学路子 实行“订单式”培养,落实学分制弹性学制,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 读制度学校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现已逐步形成了学校有特色、 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就业有本领、升学有机会的符合乐昌经济 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新体系三、办学条件1、 领导班子学校领导班子4人,均具有本科学历,都已参加 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其中校长和主管教学的副 校长均为中学高级教师都己参加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校长 研修班或岗位培训班,具有2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从事职业 教育工作10多年的经历,有很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 和责任心,能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对当地社会及经济 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和掌握,有很强的社会活动和协 调能力。

      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发扬 民主、勤政廉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很强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 力,在群众中威望高,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了学校的健康、稳 步快速发展2、 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50人,兼职教师22人,其中 专任教师136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23人,研究生10人,高级职 称28人,文化课教师43人,专业理论课教师48人,实习指导教师 45人双师型教师达85%O实习指导教师93%具有高级技能等级证 书韶关市级名校长1人,乐昌市级名教师2人,12年来,被评为 省、市、县优秀教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50多人,省级专业教 师考官28人,专业教师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专业理论扎实、实操 能力强具有一批教学骨干教师成为全国、全省、全市的学科专业学 术人员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2005年广东省首届专业 教师技能竞赛,韶关市数控专业代表队4名选手3名来自我校,其中, 一位教师获二等奖,二位教师获三等奖2006年全省第二届专业教 师技能竞赛,韶关市《电气设备(PLC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代 表队5名选手4名出自乐昌职中,在与全省各市代表队的竞逐中力杰 群雄,获团体二等奖。

      其中1人获个人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2人 获三等奖主干专业带头人均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教师担任, 教研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具有承担省级或国家级实验课题研究的能 力例如,机电专业承担了《被忽视的〈机械制图〉实验——切制泥 型》国家级实验课题研究获二等奖教师具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学校设有教师多媒课件制作室,正在推行“无 纸办公”,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上课从企事业单位专 业技术人员中占教师总数的H%o另外,学校每年安排1名教师党员 到贫困村委会驻村工作锻炼,2名教师到山区学校支教,20名教师随 同工学结合的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学校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按计划 地选派教师到高等院校参加省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或到农村、企业去 实践锻炼打造了一支能吃苦耐劳、立足和热心山区职业教育事业、 思想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业务精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3、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510亩,建筑面积5.61万平方米 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生活区、教学区、实习区、运动区相对独 立,布局合理,合适安全学校有一幢教学楼,一幢科学楼,一幢实 训楼,一幢实训综合大楼一幢图书楼,一幢学生食堂,四幢学生宿舍, 三幢实训车间。

      有400米环形4跑道的运动场、足球场1个,篮球场 5个,排球场2个,乒乓球场10个,羽毛球场10个,还有体操房1 间,体育设施能够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需要校园宽广,绿树成荫, 绿化、美化、净化和道路硬化好,设有一个文化生活广场学校注重 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将校园文化建设工 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来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按时向学生开放图书 室和电子阅览室,使之成为学生获取文化食粮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 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进行广泛的校园文化宣传,营造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还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推进校园文化 建设的重要措施,经常组织师生和班际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 象棋赛、书画比赛等,充分利用“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校 园文化艺术节、校运会等举行文体艺术活动,将校园文化推向高潮4、教学设施学校的教学设施完备,价值1700多万元,信息 化程度高,拥有P42.0G以上品牌计算机652台,共有8间多功能计算 机室,5间多媒体电教室,并以实训中心为依托,建立了校园网、局 域网,校园网覆盖学校各处(室),教师办公室、电教室、计算机室、 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并依托校园网建立了学分管理系统和实行 了 “一卡通”智能管理,对全校师生的考勤管理、图书借阅、计算机 使用、食堂销售等实行IC卡管理,使学校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还建 立了网上学生评价教师和教师给学生写评语等因此,校园网为我校 的教学、管理、实训等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实现资源共享学校 有一栋图书楼,藏书10.3万册,其中印刷图书7.3万册,电子图书4 万册,杂志报刊150种,学校设有40个座位的教师阅览室,180个 座位的学生阅览室,5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电子阅览能上网查阅 资料大大丰富了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2002年被确立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实验、实 训场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习设备设施齐全,先进程 度较高拥有数控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机加工实训车间、 PLC实训车间、普通车工实训车间、焊工实训车间、机械折装实训车 间、汽修车间、制冷车间、电梯教学实训室、通用电力拖动技能实训 室、电气线路安装实训室、机床电路实训室、机械原理模拟室、家电 维修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工实验室、制图室、语音室、电子 考证室、电工考证室、微机数控加工仿真室、Pro/E室、微机CAD/CAM 室、财会模拟实训室等36间实验实训车间和专业教室能满足各专 业实训、实习的需要,各专业实验、实训(实习)开出率达100% 此外,学校还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如光宝集团、三菱电机、韶关钢铁集 团、深圳华盛集团、东莞华兴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 专业设置学校非常重视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以市场为导 向,使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要学校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模具设计 与制造、数控技术与制造、电气技术应用、空调与制冷、电子技术应 用、电气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电 子商务、会计电算化、工艺美术、音乐等13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 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制造、电气技术应用等四个专业 是学校连续开办5年以上的主干专业,机电专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 并且根据市场信息,广东正在扩大小轿车制造基地,并要成为小轿车 制造业大省,目前精通汽车制造与维修的技术工人非常紧缺因此, 学校又开发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 要6、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学校经过长期以来的探索实践,大胆尝 试,顺利完成了专业课程体系从“一个转变”、“两个结合”、“三个合 一”、“四个不能”的专项改革一个转变”是从普通教育的学科为 中心转变为职业教育的能力为中心;“两个结合”是课堂教学与生产 实际相结合,二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掌握实用技术相结合;“三个 合一” 一是车间教室合一,要求学生在车间内同时完成专业理论学习 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得教室里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车间内变得更直观、 更具体;二是学生学徒合一,即学生在生产实习时,不仅是一个专业 技能的学习者,又是一个生产者,集学生和学徒两个角色于一体;三 是教师师傅合一,在生产实习中,教师既是理论教员,又是实习指导 的师傅,不但要会讲,而且要会做;“四个不能” 一是“能在现场教 学的,不在教室;二是能用实物演示的,不用标本;三是能用电化教 学的,不用空口说教;四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不用教师演示。

      充 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和实践的特点,实现了职业教育以文化课 为基础,以专业课为主导,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培养提高学生动手 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大转变1) 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职业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 式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加大对学生实 践能力的培养,学校确立了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重点、技能 培养为目标、个性化培养为方向的新的课程体系,本着适用、够用、 适当超前的原则,对相关的教材进行相应的删除和增加,适当补充校 本教材,提出了文化课重在基础,专业课重在技能的观点,多采用现 代化多媒体平台上课,实现了课程、教材、教法的有机协调统一教学 改革2) 落实学分制改革方案,全面推进弹性学制学分制是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之路学分制条件下 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静态的、刚性的、 相对稳定的(称为必修课),是用来保证一个专业的基本教学要求和 一个职业的基本人才规格;另一部分是动态的、柔性的、可变的(称 为选修课),是用来满足企业、学生的特殊要求的学校从2004年开 始试行学分制改革,实践证明,实行学分制解决了长期制约职业教育 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问题:一是质量问题。

      用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 系去评估教学,开辟了更多的专业领域,使学生更热爱学习,更能挖 掘学生的个性才艺,真正可以培养出更多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人才,更 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在选修课中,也可取得各 类考证的机会,毕业时可获得“一专多证”近年来,有98%的学生 获得“双证”或“多证”毕业学校设立了电子、电工、会计、英语、 计算机、电子商务、机械类(钳工、车工)、高新技术(CAD、办公 室软件、网页制作)等专业职业技能鉴定考点机构为学生考取专业 技术等级证或上岗资格证二是学制问题真正实行了弹性学制,工 学交交替、半工半读学制灵活了,办学形式也就灵活多样,学校实 现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校外实习与 培训就业相结合,打通了校校联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