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2第三编第五章北朝文学.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86490362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3.68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第五章 北朝文学北朝文学副标题 北朝文学的内容北朝文学的内容▪第一节第一节北朝文学的草创期北朝文学的草创期▪第二节第二节北朝文学的发展与兴盛北朝文学的发展与兴盛▪第三节第三节北朝文学的成就北朝文学的成就▪第四节第四节庾信和南北朝文风的融合庾信和南北朝文风的融合▪第五节第五节北朝乐府诗北朝乐府诗 第一节第一节 北朝文学北朝文学的的草创草创期期 一、十六国一、十六国文学文学▪十六国时期,北方战乱频频,许多受过良好教育、出身世家大族的士大夫都举家甚至举族南迁文学的发展一度停滞▪从现在留下的作品来看,影响较大的有前秦王嘉的《拾遗记》、符朗的《符子》和女诗人苏蕙的《回文诗》▪这一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凉州地区(今甘肃西部)的文学创作凉州一带在十六国时期战乱较少、相对安定,吸引了许多留在北方的士人聚集于此,因此凉州在当时成了北方的文化中心 二、北魏前期的二、北魏前期的文学文学▪北魏文学的代表首推高允和崔浩高允出身渤海高氏,流传至今的作品有《鹿苑赋》和五言诗《罗敷行》等,较有特色崔浩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是行政公文等应用文字,纯文学创作较少,水平也不高 第二节第二节 北朝文学北朝文学的发展的发展与兴盛与兴盛 一、魏孝文帝迁都后的北魏一、魏孝文帝迁都后的北魏文学文学▪魏孝文帝继位不久,即决定迁都洛阳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鲜卑统治者的文化素养,北魏的文学创作活动逐渐兴盛,北方文人也开始向南方文学学习,促进了北魏文学的发展▪温子昇,曾被梁武帝萧衍称赞为“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其诗风格清俊,词藻秀丽,代表作有《捣衣》:▪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二、东魏、北齐二、东魏、北齐文学文学▪邢邵字子才,年辈略小于温子昇,是由北魏入北齐的文人,与温子昇并称为温、邢,诗风模仿南朝,文辞秀丽,情调柔婉,代表作有《七夕诗》:▪ 盈盈河水侧,朝朝长叹息不吝渐衰苦,波流讵可测?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束衿未解带,回銮已沾轼不见眼中人,谁堪机上织愿逐青鸟去,暂因希羽翼 二、东魏、北齐二、东魏、北齐文学文学▪魏收,字伯起,年辈小于邢邵,但成名很早,以文才与邢邵并称为邢、魏,二人又和温子昇并称为“三才”,是北朝文学的代表作家魏收作诗也模仿南朝,与邢邵相比更为精整而有气魄,如《月下秋宴诗》:▪ 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 第三节第三节 北朝文学的北朝文学的成就成就 一、北朝文学的文体一、北朝文学的文体特点特点▪北朝散文写作始终占有重要位置。

      ▪南北朝时期的三部散文代表作品均出自北朝,它们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和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二、北朝文学的风格二、北朝文学的风格特点特点▪《隋书》将北朝文学的风格特点概括为“词义贞刚,重乎气质”,也就是质朴刚健、明白清新 第四节第四节 庾庾信信和和南北朝文风的南北朝文风的融合融合 一、庾信的生平和一、庾信的生平和创作创作▪庾信,字子山,生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在承圣三年(554年)出使西魏,被强行扣留,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南方,于隋开皇元年(581年)病逝官居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人称“庾开府” 一、庾信的生平和创作一、庾信的生平和创作▪庾信早期的作品留下的不多,创作带有典型的南方文学特点,风格清靡,文辞富丽精工,注重用典,诗歌题材主要有咏自然景物、咏身边的物品和与女性有关的题材,有鲜明的宫体文学的印记▪庾信后期在北方虽受礼遇,但屈事敌国和异族的耻辱感和对故国故乡的思念始终伴随着他,而这些感情又不能公开地表露,因此他只有用文学创作来含蓄隐晦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对家乡的思念成了最重要的主题他用在南方长期的创作训练出来的纯熟的文字技巧,抒发溢满于心中的思乡之情以及其后隐藏的悲痛、屈辱、绝望、愤怒等种种复杂的情感,他后期的一部分作品达到了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情感与圆熟的写作技巧的完美结合。

      二、庾信的创作与南北文风的二、庾信的创作与南北文风的融合融合▪庾信由南入北虽然只是个体事件,但他后期的创作却显示出南北文风融合的趋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北文学发展的进程▪庾信后半期的创作融合了南方文学的形式技巧与北方文学刚健的气骨,具有感人的力量杜甫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指的就是这一点庾信后期的创作显示出南北文风融合的趋势,也预示了隋唐文学的发展方向 二、庾信的创作与南北文风的融合二、庾信的创作与南北文风的融合▪其一,北方有完全不同于南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庾信入北之后,这些内容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拓宽了庾信作品的表现范围,描写对象本身的固有特点也影响到了作品本身的风格▪风云俱惨惨,原野共茫茫雪花开六出,冰珠映九光还如驱玉马,暂似猎银獐阵云全不动,寒山无物香薛君一狐白,唐侯两骕骦寒关日欲暮,披雪上河梁《郊行值雪》) 二、庾信的创作与南北文风的融合二、庾信的创作与南北文风的融合▪其二,庾信在北方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深切的耻辱、悲痛,他后半生的很多作品也都带有沉痛悲凉的感情基调尽管庾信采用的仍然是惯用的南方文学的形式技巧,但作品风格已显然不同如《拟咏怀》第七:▪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第五节第五节 北朝北朝乐府诗乐府诗 一、梁鼓角横吹一、梁鼓角横吹曲曲▪“梁鼓角横吹曲”是现存北朝乐府诗的主体部分,有《企喻歌》《地驱乐歌》《折杨柳歌》等共计六十馀首,其中有少数民族民间的歌曲,也有曲调出自少数民族而歌辞由汉人拟作或改作的,还有一些作品的曲调属于汉魏旧曲▪今天所见的“梁鼓角横吹曲”歌辞全部是用汉语写成,但其中有一些开始时应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创作并传唱的,后来经过了汉语的翻译并被记录下来,记录和整理者可能是梁代的乐府机关 二、《木兰辞》和二、《木兰辞》和《敕勒歌》《敕勒歌》▪《木兰辞》和《敕勒歌》是北朝乐府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品▪《木兰辞》保存在《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颇有民歌特色诗中也有文人化的语言,很可能是在民间传唱的基础上经过了文人的整理和加工▪《敕勒歌》是北朝乐府中另一首代表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北朝乐府诗的内容及三、北朝乐府诗的内容及风格风格▪1.描写武事的乐府诗▪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瑯琊王歌辞》)▪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䟤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折杨柳歌辞》) 三、北朝乐府诗的内容及风格三、北朝乐府诗的内容及风格▪2.描写社会生活的作品▪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雀劳利歌》)▪3.描写了爱情的乐府诗▪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地驱乐歌》)▪总的来说,北朝乐府诗语言直白质朴,风格刚健爽朗,与北朝文学的总体风格相一致 思考题思考题::▪1.举例说明北朝文学的特点▪2.试论庾信的生平和创作的关系▪3.试论北方乐府诗与南方乐府民歌的不同风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