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秦观词的婉约风格.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6142938
  • 上传时间:2017-09-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论秦观词的婉约风格指导老师 王青 作者 刘建摘要: 秦观是我国宋以后几百年来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满庭芳》、 《鹊桥 仙》、 《踏莎行·郴州旅舍》 、《千秋岁》、 《八六子》、 《浣溪沙》等等通过对秦观其人、其词的研究,我 认为其词婉 约风格总体经历了早期的柔婉幽微和遭受政治挫伤后的悲楚凄厉关键词:秦观 词 婉约风格我国古代的评论家们在评论词人的艺术风格时,往往使用诸如雄浑、豪放、飘逸、绮丽、婉约、典雅、清新、古淡等之类的概念秦观是我国宋以后几百年来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满庭芳》 、 《鹊桥仙》 、《踏莎行·郴州旅舍》 、 《千秋岁》 、 《八六子》 、 《浣溪沙》等等通过对秦观其人、其词的研究,我认为其词婉约风格总体经历了早期的柔婉幽微和遭受政治挫伤后的悲楚凄厉一、早期词——柔婉幽微——“漠漠轻寒上小楼”秦观(1049-1110) ,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他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曾与苏轼结下了终生友谊在苏轼的劝说下,秦观发奋读书,积极参加科考,可是命运不济,两度应考均名落孙山苏轼为之抱屈,并做诗写信予以劝勉。

      元丰七年(1084) ,苏轼路经江宁时,向王安石力荐秦观的才学,后又致书曰:“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 ”(《与王荆公书》 ) 1在苏轼的鼓励、称许下,秦观决心再度赴京应试,并于次年考中进士考取进士后,秦观初任定海主簿,调蔡州教授元祐五年,任太学博士,供职秘书省八年迁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时供职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 在京城任职的数年里,秦观能够与师友相处融洽,精神上比较愉快这一时期,也是他人生最为快乐的时期其时,秦观所写词作常表达最柔婉、最幽微的一种感受我们来看这一类词中有代表性的一首: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 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2在秦观的《淮海词》中,长调应推《满庭芳》 (山抹微云)为冠,小令则应以这首《浣溪沙》为压卷了论诗要讲境界,论词也应当讲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宝帘闲挂小银钩’ ,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2他认为此词结句境界虽小,然艺术性却高其实就通篇来说,何尝不能做如此评价?这词真是很妙!里边要说的究竟是什么?找不到什么寄托,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就是一种敏锐的词人的感觉。

      他所用的字,小楼、轻寒、淡烟、画屏幽、轻似梦、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都是轻柔的叙写,一个沉重的字都没有漠漠” ,一方面是四周广漠的感觉,一方面是漠然的、寒冷的、不相关的感觉漠漠轻寒,是那种无情广漠的轻寒晓阴无赖似穷秋” ,词人说今天早晨是阴天, “无赖” ,是对它无可奈何,阴沉沉的一点放晴的意思都没有春天的阴天,这么阴沉,好像那萧索的秋天一样 “淡烟流水画屏幽”:屏风上画着淡烟流水的风景,而不是急流飞瀑,景色是这样的清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一句正面形容春愁它将细微的景物与幽渺的感情极为巧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难以捕捉的抽象的梦与愁成为可以接触的具体形象就抒情诗词而言,写景,其终极目的也还是为了借景抒情 “飞花”用“自在”形容, “丝雨”用“无边”来描画,就愈使人觉得春梦自遥,闲愁无尽春去花飞,使人为之惋惜、感叹,而它自己却满不在乎,反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那么飘来荡去,岂不显得毫无情思,格外使人觉得恼恨春雨如丝,已足惹愁,更何况它没完没了地、无边无际地老是下着呢?在描写许多景物的同时,表达了词中主人公的像轻寒一样冷漠的感觉、晓阴一样黯淡的心情、飞花一样渺茫的梦想、丝雨一样细微的哀愁,此之谓情景交融。

      既然所见无可相慰,则唯有不见为净,只好放下帘子银钩闲挂,表示帘已垂下结句只写垂帘,不及其他,含蓄不尽这首词写春愁这愁,既没有涉及政治,又没有涉及爱情、友谊,或者其他什么它其实只是写了一种生活中的感觉,一种纤细幽微的词人的感觉秦3观早期词婉约之细致幽微由此可见一斑秦观在遭受政治挫伤后其词之婉约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二、被贬之初——悲楚——“飞红万点愁如海”哲宗元祐年间,操持朝政的多为旧党人士,但其内部派别斗争却异常激烈蜀党领袖苏轼及其“苏门四学士” ,均能够出以公心,根据民生疾苦和国家利益,针对新、旧两党的主张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些观点在党同伐异的激烈政治形势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而且由于秦观与苏轼关系密切,他更无法逃脱派别门户之间的中伤和攻讦绍圣元年,新党人士章棹、蔡京上台,苏轼、秦观等人一同遭贬秦观谪处州,作了下面这首词: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 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这是在当时流传颇广的一首词,也代表了秦观词的典型风格起句“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简要写出春末的景象,点出时令,为下文作铺垫。

      接下来,“花影乱,莺声碎” ,并不直接写游人游春的景象,却从侧面落笔,用花影和莺声渲染出游人的多和杂乱实际上, “乱”字和“碎”字强烈地暗示出词人此时复杂变换的心情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文字简约而含义颇丰,写出了词人令人感伤的经历上阕末句,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无奈的情绪尽在其中下阕借回忆旧时亲朋交往之盛景,与今日孤独寂寞相对比,进一步渲染出词人此时落寞伤感的心情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词人不仅用飘飞的残红来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并且用“万”和“海”字来形容自己的无边无涯的愁绪,春天要走了,词人的愁绪就如空中飘飞的那万点残红至此,词中的步步为营的伤感情绪终于形成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这一结句较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更加拙重,音调越发悲切,将词人内心无限深广的愁绪淋漓尽致地宣泄了出来秦观之纤柔敏感之心性绝不只是说他多愁善感,而是说他可以从日常的景物中捕捉到可以准确表现他情绪的东西,并且可以用形象化的日常景物的描摹或含蓄或直接地表达4出来如运用“碎”字“乱”字来表现那种强烈的暗示,如“万”字“海”字来形容愁绪的无边无涯,就是他敏感心性的体现。

      整首词以春光流逝、落花飘零的意象,抒写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无以自解的愁苦和悲伤据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当时孔毅甫读罢此词,不禁惊诧道:“秦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 ”3这足以说明,秦观此词流露出令人惊诧的悲楚之意三、一贬再贬——凄厉——“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被贬处州后,本想像苏东坡一样,学道自解,这是中国读书人所要求的修养,达要兼济天下,穷要独善其身而他们的修养常常是佛道两家的思想的糅合秦观贬官处州,本来也曾与当地僧人往来可是,周围环伺的敌党要抓住他的把柄,因此,秦观遭到了第二次贬谪,罪名是谒告写佛书谒告,就是因病请假他为了修养性情,病假中抄写佛经这谒告写佛书就成了他的罪名,被贬到更远的湖南郴州,比处州更为荒僻遥远秦观在去郴州的路上,看见饥鼠相追于坏壁之间,顿生萧索自伤之意,遂创作了小词: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 窥灯,霜送 晓 寒侵被无寐,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 词人置身陌生之地,独宿驿亭之中,夜沉如水,秋风瑟瑟,到处是一派荒寒冷落的景象这萧瑟的景象,恰折射着词人暗淡、深闭的愁绪 “梦破鼠窥灯”, “破”字显出衰残,凄寂, “窥”字点出环境的清寒。

      “霜送晓寒侵被” , “送”字、 “侵”字则非常深细地表现出砭人肌骨的凉意无寐的词人随着门外的马嘶,心绪越发地烦乱忧苦 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其时,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少游内心的悲苦绝望可想而知他来到郴州后,写下了下面这首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 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 绕 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5莎行·郴州旅舍》)读秦观的这首词,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屈原、曹植、陶渊明、李商隐等屈原带着忧国忧民的孤愤跳进了汨罗江;曹植把他被猜忌被迫害的心灵托付给洛水女神;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往“桃花源” ;而李商隐在党争中无辜受牵连的怨愤,也曾在西溪、瑤池中寻求寄托此时此刻,作者难以排遣的是孤独和苦闷作为婉约词人的秦观,苦苦追求的是前程,又不便把这种心思直言不讳地写到词里这首著名的词正是秦观面对接踵而来的政治迫害和生活上相继而来的变化,感到理想破灭,前途渺茫,因而处于幻灭与极度哀伤之中被贬往郴州的孤独处境和屡遭贬谪使他心中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与绝望。

      词的开头是少有的情景佳句,楼台被云雾遮住而消失了,渡口也在朦胧的月光下迷茫莫辨,看不真切其中“失”字和“迷”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景物的模糊轮廓,又恰如其分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情绪 “桃源” ,是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 “桃源望断无寻处” ,是说作者因找不到这样的避乱之地而痛苦秦观正是被现实压迫得无法逃匿的情况下,才急于找这个避难的“桃源”的然而, “桃源”找不到,又住在远离京师的郴州旅舍里,本来就容易产生思乡之情,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偏远的贬所当作者把思绪从想象中拉回到现实,眼前是自己孤身一人寄身于凄凉的旅舍,形影相吊,眼见行将没入山后的残阳,触目更是凄凉 “可堪”两句深为王国维所推赏,他认为“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则变而凄厉矣 4“斜阳暮 ”三字不但表明了明晰的时间顺序也同时表述了丰富的内涵——作者心事重重,月夜不眠,想到“孤馆”格外冷落正在作者为即将降临的夜晚发愁时,耳边又响起杜鹃“不如归去”的凄厉之声试想这种冷漠而难堪的境况,不正与一个被贬谪的诗人的心境相吻合吗?“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5原是常见的典故,表示亲友间的寄赠和慰籍作者身闭“孤馆” ,不断收到亲友的寄赠,本来在一般情况下,会从中得到莫大的安慰,此处却用“砌成此恨无重数”的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感觉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亲友的寄赠不仅没能使自己得到安慰,反而如砌石墙,每赠一物,每赠一信,心头便增一份沉重之感,睹物思人,见物不见人,怎不令人伤怀?再一想到自己的事业和前程就在这无休止的党争漩涡中渐渐地被淹没,于是便6由愁苦转而引起心中无限的怨恨之意。

      词尾“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二句,是词眼,是全词的灵魂所在表面上是埋怨江水无情地抛开自己而流去实际上当是作者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曲折而委婉的宣泄——我本来是京师朝廷上的人,应居庙堂之上,为什么要把我流放到这荒僻的远方来呢?实可谓问天式的呼唤综上所述,秦观词的婉约风格来源于词人本身的一种对生活敏锐的感觉,更主要的来源于社会的压迫、政治的打击作者遭受党争的倾轧,迁谪、流放的命运,远离亲人的痛苦,独居孤馆的幽闭,这种种的磨难严酷地摧残着词人的身心,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愈加深浓复杂的感伤之情,词风也由早先的柔婉幽微而变成悲楚凄厉 注释:1 苏轼:《苏轼集》 (卷三)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1 月版,第 1365 页2 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年 4 月版,第 193页3《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年 4 月版,第 842 页4况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年 4 月版,第 204 页5驿寄梅花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出处:三国·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