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小账本说课.doc
5页《 家 庭 小 账 本 》说课方正三小 王丽玲教材分析 《家庭小账本》一课是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钱该怎样花”的第一个主题,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和技巧第一个主题是为后面三个主题做铺陈准备的,前为明理,后为导行《家庭小账本》一课为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的生活场景,通过情境模仿、交流探讨让学生体会父母挣钱不容易.同时应该让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学目标 :1、了解家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2、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教学重点:知道家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教学难点:体会懂得父母挣钱不容易二、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应选则适合本年龄段儿童特点的教学内容,采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设计一些活动因此在本课中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仿、交流探讨让学生体会父母挣钱不容易同时应该让学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四、方法策略: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乐教于学。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调查访问,情境模仿,合作交流等方法,突出“体验式”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特点,内化道德认知与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懂得父母挣钱不容易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浓厚的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课的伊始,我让学生看看我今天穿的衣服漂亮吗?学生高兴的说漂亮接着我说:“这是张老师周末逛街的时候买的,那最近你们购买过什么东西吗?”学生们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发言说出自己购买的东西,在大家七嘴八舌之后,我话峰一转问学生:“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买的吗?”学生能够答出使用钱买的那么家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讨一个和钱有关的话题:家庭小账本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体现品德课的生活性二)调查体验,激发情感《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上这节课之前我布置学生调查爸爸妈妈是怎样挣钱的在课上汇报,生通过小表演、图画、讲故事等形式来展现爸爸妈妈是怎样挣钱的。
让学生充分了解家里的钱是怎么来的,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帮助他们获得生活体验,更让学生体验到父母挣钱的辛苦三)故事里的思考课件播放:匠的儿子与铜钱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是铜钱,铁匠的儿子对待它的态度却不一样?让学生感受父母挣钱的辛苦,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此基础上,师生进行交流探讨,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四)制作感谢卡,表达谢意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不仅仅是用动脑子去想,用嘴巴说,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动手制作感谢卡,让孩子们真诚的情感在美丽的卡片上流淌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更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来报答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在课的结束,学生大声的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表达了学生的真实情感板书设计: 家 庭 小 帐 本 辛勤劳动 钱——父母 尊重理解 方正三小品社团队 课题:《家庭小账本》 说课: 王丽玲 执教:张玉涛 反思:李 丹 评课:宋宝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