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doc
97页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2.培养新闻意识和对社会生活的敏感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各类消息4.体会消息精练、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消息的写作中加以运用学习重点和难点】1.对消息的结构和特点的把握是教学重点2.运用所学的知识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是教学难点【学习方法】“导-读-悟-写—练”五步教学法【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新闻这一体裁接触的比较少,因此要先把新闻的文体知识向学生介绍清楚,然后理论和文章相结合,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文本导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导我们很多人都很关心政治,关注新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时的气氛,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什么是新闻(消息)呢?1.消息的概念:明确: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就是狭义的新闻,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2.消息的要素:明确:消息和记叙文一样,也有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消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明确:以记叙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议论4.消息的结构:明确: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二、读(读课文,了解消息的结构)1.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第一句话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夜开始……鲁港诸城进击中结语:最后一句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明确:简明、醒目、概括性强3.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4.“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属于新闻的电头,表明新闻稿的发出单位,显示消息的“身份”;以此承担发表新闻作品的责任,接受社会监督;著有发稿时间地点,用来说明新闻的来源时效,借以传达某种信息5.找出新闻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特点:简洁明了作用:交代事件的主要内容6.本文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主体部分叙述简洁,清晰,交代了作战时间,地点,作战情况本文结构清明:人物:敌我双方;时间:二十一日;地点:长江前线;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经过与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三、悟(读教材例文,感悟消息的特点)1.时效性: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所发生的最新的事情。
释题)2.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3.新鲜性:要求事件必须是新近发生的,或者虽不是新近发生,但别人从未报道过4.明确性:简明、扼要报道事实,突出重点,不全面深入分析四、写(牛刀小试)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五、练(结合课文分析以下题目)第一部分:1.常识填写4分)(1)消息的主要结构有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消息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则消息的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三十万大军”突出了______________,“胜利南渡”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这是一篇动态消息,请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个要素:(5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结果:4.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4分)(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摧枯拉朽:(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5.请写出该消息的导语2分)6.本文作者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他的许多经典语言哲理深刻,广为流传。
下面是毛泽东流传较广的几句话,请将它们连线3分)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谦虚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第二部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7.画出新闻的电头,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8.对应课文内容,你能说出这是写哪一路军的战斗情况吗?(2分)9.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2分)10.给这则新闻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11.学习这则新闻,你可联想到毛泽东的哪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悟或启示?(2分)【参考答案】1.⑴标题、导语、主体;⑵用事实说话2.人民解放军的宏大气势;渡江已取得胜利3.依次为:时间:二十一日;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敌我双方;事件起因: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事件结果: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4.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⑵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5.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6.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7.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交代通讯名称,发电时间、地点表明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可信8.从渡江起点和登陆地点可推断出是中路军渡江作战情况9.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10.我大军30万昨日渡过长江1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感悟与启示言之成理成文即可板书设计】新 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也可以有副标题闻的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结构 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学后反思】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国学名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3.感受诺贝尔奖项的魅力,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4.了解钞票上的民族文化,体会作者的民族情感学习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巩固新闻消息的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学习难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新闻消息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自主突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颁发( ) 建树( )仲裁( ) 遗嘱( ) 挪威( ) 逝世( ) 巨额( ) 渗透( ) 安慰( )答案:bān sh zhng zhǔ nu sh shn wi 2.解释下列词语颁发: 建树: 仲裁: 遗嘱: 吞食: 卓有成就: 答案: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建树:建立的功绩,指在事业上颇有功绩。
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遗嘱: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吞食:比喻大量地吸收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诺贝尔奖是为纪念 (国籍)化学家诺贝尔逝世而设立的奖项,颁奖仪式是每年的 月 日,在 和 举行首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员有: 答案:瑞典 12 10 斯德哥尔摩 奥斯陆 伦琴——物理奖 霍夫——化学奖 贝林——生理学奖 普吕多姆——文学奖 邓南特——和平奖 帕西——和平奖合作探究4. 找出这则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概括导语和主体的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新闻各报道了什么内容答案:《首届诺贝尔将颁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颁发首届诺贝尔奖5. 重点研读《首届诺贝尔将颁发》思考下列问题:(1) 从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你能获得那些信息?答案:导语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颁发机构、以及获得诺贝尔奖人员的资格等情况。
2)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说说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些人?完成下表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别 主要贡献诺贝尔奖获得者 国别 主要贡献伦琴(物理奖) 德国发现X射线霍夫(化学奖) 荷兰发现化学动力定律和渗透压强贝林(生理学奖) 德国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普吕多姆(文学奖) 法国在诗歌创作方面卓有成效邓南特(和平奖) 瑞士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帕西(和平奖) 法国建立了法国国际仲裁协会答案:(3) 思考: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名字和贡献?答案: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出的贡献突出了新闻准确详实的特点4)文章第四自然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您觉得有什么用意?(4)答案:第四自然段交代了新闻背景,强调诺贝尔奖的评定必须有指定给的机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