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2节第4课时中和反应课时作业新版沪教版.doc
7页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中和反应知识点 1 中和反应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显 性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溶液刚好变为 色时,溶液显 性,且溶液温度 取少量上述溶液于 中,加热蒸发水分,观察到 2.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D.Zn+CuSO4ZnSO4+Cu知识点 2 中和反应的应用3.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C.纯碱 D.食盐水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硫酸②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①②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③④5.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6.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7-2-19所示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2-19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反应后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此反应的实质是H++OH-H2O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B.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改良土壤8. [2019衢州] 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7-2-20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7-2-20A.所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 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9.向盛有2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
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图7-2-2110.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7-2-22所示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图7-2-2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实验选择用胶头滴管滴加稀盐酸,而不是倒入稀盐酸的原因是 3)以下有关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滴加石蕊试液,搅拌后溶液变蓝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D.加入金属锌片,产生气泡11.[2019金华改编] 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展开了系列实验图7-2-23[实验操作]用试管取6 mL氢氧化钡溶液,往试管中加入6 mL稀盐酸,等分成两份[实验证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继续探究](2)为探究盐酸中H+是否参加了反应,该小组同学们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混合液变为红色,证明溶液呈酸性,这不能证明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
经过讨论,他们设计了新的对照实验方案,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镁片;② ,加入等量的镁片3)证明原混合液的盐酸中H+参加了反应的现象是 [微观解释](4)从微观上分析: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考|题|展|示12.[2020滨州]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种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7-2-24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2-24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13.[2020青海] 陈东同学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 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 反应后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也可能呈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呈酸性或中性[继续验证] 可以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若粉末部分或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溶液呈 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溶液呈 方案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若有气体放出,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 溶液呈中性答案详解详析1.红 碱 无 中 升高 蒸发皿 有白色固体析出2.B [解析] NaOH是碱,H2SO4是酸,两者反应生成Na2SO4(盐)和H2O,属于中和反应3.A [解析] 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4.D [解析]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5.A [解析] 稀盐酸除铁锈利用的是盐酸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可溶性铁盐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
6.D 7.A [解析] 除了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外,碱和非金属氧化物、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因此判断是不是中和反应时,应分析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不是酸与碱8.B [解析] 由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图像可知,所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不断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 mL 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 mL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9.B [解析]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xNaOH + HClNaCl + H2O40 36.520 g10% x7.3%4036.5=20 g10%x7.3% x=25 g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25 g,溶液总质量为45 g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逐渐变小10.(1)HCl+NaOHNaCl+H2O (2)防止加入的盐酸过量 (3)BD [解析] (3)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说明氢氧化钠过量,盐酸不足;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应变红,若不变色,则说明盐酸过量;加蒸馏水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加入金属锌片,若产生气泡,则说明盐酸过量。
11.(1)氢氧根离子(2)取3 mL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 mL蒸馏水于试管中(合理即可)(3)①中产生气体比②中慢(或少)(4)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解析] (1)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向混合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根离子,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盐酸之间发生了反应2)因为步骤①和步骤②中是加入等量的镁片,可利用酸的浓度不同时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同进行验证,但需要溶液的体积相同,即可另用试管取3 mL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3 mL 蒸馏水混合3)镁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混合溶液反应比与稀盐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反应慢,则说明原混合液中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发生了化学反应4)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12.D [解析] c点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钾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KOH和K2SO4;由图像可知,溶液pH由大于7减小至等于7,又减小至小于7,说明原溶液显碱性,是把硫酸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c点到d点是向硫酸钾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3.[猜想与假设] 酸性 中性 [实验验证] 溶液不变色[继续验证] 酸性 中性 铁粉 Fe+2HClFeCl2+H2↑ 铁粉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解析] [实验验证] 碱性溶液会使酚酞变红,若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或中性[继续验证] 若氧化铜溶解,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盐酸,溶液呈酸性;若粉末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盐酸,溶液呈中性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若铁粉不溶解,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无盐酸,溶液呈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