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论汉语动词的艺术魅力.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983746
  • 上传时间:2017-11-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2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试论汉语动词的艺术魅力法国作家莫泊桑曾经说过:“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 动词在汉语句子里多用于谓语,是主要成分,几乎每个句子都离不开它在词汇的海洋里,动词是最富于表现力的动词在任何文章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刻画人物、表现中心,还能使文章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生活的真实感、形象感,做到写人如见其人,写物如见其物,写景使人如临其境动词用得巧,能以一当十,增强表达效果 一、动词刻画人物真实生动、淋漓尽致 塑造人物恰当使用动词,能使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增添光辉 《景阳冈》一文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体现武松打虎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表现武松朴素丰满、逼真可信的人物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文中写武松手中惟一的武器就是哨棒作者写到哨棒的地方就有十多处,而每一处所用的动词均不一样这些动词,用得无一不是恰到好处:武松进店喝酒时,是把哨棒靠在一边;喝完酒是提着哨棒离开酒店;看完树上的两行字是拖着哨棒走上景阳冈;读了榜文后,把哨棒插在腰间;当吊睛白额大虫出现在武松面前时,他便把哨棒拿在手里;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大虫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他便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赤手空拳与大虫搏斗。

      靠、提、拖、插、拿、抡、劈、丢”这些动词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强、无畏的性格特点 文章写人虎相遇时,作者在文中并没赋予武松以任何英雄行为,却这样写道:“……闪在青石旁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中蹿下来武松吃了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文中写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把老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暴露无遗此时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闪开”:“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一闪”、“又一闪”……这里,一个接一个的"闪"字,乍看起来,好像是轻描淡写,又是重复雷同,其实,足显作者的功力它显示了作者在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独到之处一是表现了动作的准确武松在遭到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二是体现形象的鲜明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三是“闪”指主动地躲过,如果换用“躲”字,则会显得很被动。

      经过一场恶斗,打死了老虎之后,武松的精力已经耗尽于是,他先坐在青石上歇了一会儿,随后,便“一步步挨下冈来”这么一个“挨”字,可以说无法用任何一个表示“走”的更好的动词代替了它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精疲力尽的状态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经过一场激烈的人虎相搏后,他疲劳了,困倦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这样的描写,非但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朴实、丰满、逼真、可信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就有许多动词用得巧妙孔乙己是一个清代末期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文人,他因偷书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当他再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作者是这么描写他的: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一个“盘”字,告诉读者他已被打残了,不能站立,十分凄惨;“垫”了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两个动词写出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地位低下、非常可怜的情形,令人潸然泪下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描写老栓向刽子手康大叔买人血馒头时,有这样几句话: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这里的动词“刺”描写了刽子手的眼光,不是“看”,而是“刺”,多么凶狠、多么可怕!“摊”向老栓的一只大手(不是“伸”)犹如魔掌,令人恐怖、战栗;“撮”的本义是用两三个手指头取物,作者不用“拿”、“捏”、“持”等动词,“撮”,写出了这个动作的特点,真是恰到好处。

      二、动词描写事物准确形象、充满灵气 动词表现物或事物,不仅能够准确、简练形象,而生动活拨,充满灵气 例如:“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小青石》)穿布鞋的人为什么要从小青石上面“跳”过去呢?可能小青石附近比较潮湿,人怕湿了鞋,只好“跳”过去;穿草鞋的人一般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为生活奔忙,时间宝贵,走路也得匆匆忙忙地“跑”;有钱人穿皮鞋逛街踱步,当然是慢悠悠地“走”;赤脚走路,皮肉与地面接触,柔软而轻快,所以用“踩”读着这段话,我们仿佛看见许多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在走路,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一幅社会风俗画可见这些动词用得多么准确形象 仍以《景阳冈》一文为例:当武松躲闪过了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之后,便立即转守为攻在文中,这部分内容又准确地运用了几个动词:“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就这样,作者用“揪、按、踢、提、打”等动词,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动,跃然纸上。

      又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漂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一个“漂”,一个“掠”既刻画了作为背景的山的厚重,又把小屋对山的点缀和生气描摹得形象逼真,很生动地写出小屋对山的点缀效果,写出了“山上有了小屋”之后的美感,突出了小屋的神韵,也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 三、动词绘景摹状魅力无穷、神采飞扬   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动词绘景摹状能够化动为静,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古人有时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活用词语,鲜活生动,呼之欲出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则春之意境全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个“噪”一个“鸣”字就起到了动静互化的效果;“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和“推敲”的故事,也是运用动词的范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这样写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字描写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的洒落,写出了月光的轻柔缓和地流动;而“浮”“洗”“笼”字则写出了月光在池塘中缓缓升起,又慢慢泛开,最后笼罩全塘的朦胧。

      古往今来的诗人,都注重让自己的作品具有神采神采,就是“表著于外的精神”神采,是哪里来的?来自动的描写动,是生命之表示动的描写,也就是表现生命有生命,才会有神采 动的描写,在一个诗句中,往往落实在巧用动词以“压”为例——李白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句(《金陵酒肆留别》)不用“酌”,不用“敬”,不用“捧”,而用“压”,说明酒之多,更表明情之盛因此,本来即将告别的“客”们,谁还会舍此而去呢?! 秦韬玉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句(《贫女》)这是表现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却被别人占有的名句不用“抽”,不用“弄”,不用“织”,而用“压”就是这一“压”,不仅表现了贫女付出的力之沉,而且折射出贫女内心的怨之深 李贺有“黑云压城城欲摧”句(《雁门太守行》)请注意句中的两个动词:一“压”一“摧”城因“压”而“摧”压”是因,“摧”是果若用“绕”,用“笼”,用“漫”,因缺乏力度,“摧”便没有根据 欧阳修有“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句(《戏答元诊》)状写的,是困境中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一句中的“压”,与上面的“压”,具有同样的艺术效果第二句中的“惊”,极富感情色彩,也是动词的巧用 毛泽东有“雪压冬云白絮飞”句(《冬云》)。

      是借描写冬景评说时局的诗当时(1962 年)国外反华势力甚嚣尘上,一个“压”字,凸现其猛烈之状与上面各“压”,有异曲同工之妙 杜甫在他的《春夜喜雨》中,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句请细心玩味“潜”字潜,有“秘密地”意思这春夜的雨,不是大雨,更不是暴雨,而是霏霏细雨,且是悄悄来的,因此,才“细无声”啊! 白居易在他的《琵琶行》中,用多种声音,状写琵琶之声,中有“间关莺语花底滑”之句这“滑”,滑出了音乐悠长的、优美的旋律,好韵味,好神妙啊!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是巧用动词的佳例鸟后面跟随的常规动词,是飞;鱼后面跟随的常规动词,是游毛泽东一反常规,用“击”替代“飞”,用“翔”替代“游”,使鸟、鱼具有了灵性,使诗的艺术境界高深无比 名词,规定事物的身份;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动词,酿造事物的神采为了神采,常将名词和形容词动化——台湾诗人洛夫,在他的《长沙大雪》里有“春也杏过了/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句,因了“杏”、“荷”与“蝉”的动化,使诗句神采迭出 宋代蒋捷的词中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这是形容词动化的佳例因“红”、“绿”动化,便觉得樱桃、芭蕉生气盎然。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被人传颂,不也是缘于“闹”和“绿”的动化么? 总之,优秀的文艺作品,闪现光芒的地方不胜枚举,作品中动词的妙用,使其作品大放异彩的也不少我们在阅读、欣赏、教学文学作品时不应忽略这一点,应让她在学生的心中跳动和在写作实践中得到升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听力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语法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完形填空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中英语考试各题型突破攻略作文篇高一高二高三的都要看.docx 高考政治如何规范化答题?.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考试版A3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考试版A4含答案.docx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29课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7章《3 平行线的判定》含答案解析.docx 日历表2029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带节假日调休安排1.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纵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有余数的除法含答案解析3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农历1.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测试-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人教新课标含答案.docx 日历表2028年日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周一开始带周数带农历1.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