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富论读书报告(DOC 7页).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22150305
  • 上传时间:2023-03-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富论读书报告苏婧 5071209255Chapter 1 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一.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力:以大头钉的制作为例观察产品对象:细微的产品(trifling manufactures)因为细小产品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各个工艺需要的人力相对较少,可以把从事各个步骤(branch)的工人放到同一个工房(workhouse)中进行观察而大件产品的制作过程虽然分工可能更多更明确,但是却不利于观察观察工人对象:没有经受过该工作教育的工人,并且对相关机械的使用并不熟悉以保证其他因素对工人生产力的干扰减到最小,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观察结果:以制造大头钉为例,可以把制作过程分为18道工序如果不进行劳动分工,10个工人每个人都要自己独立完成18道工序,那么每人每天只能制作20个大头钉但如果进行劳动分工,即使是不完全的劳动分工(每人需要完成1-2道工序),每人每天也可以制作4800个大头钉二.劳动分工的优势在工业领域体现得更为明显工业领域比农业领域更容易进行劳动分工(纺织工与编织工总是非同一个人,但耙地者与播种者总是同一个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工业比农业发展得更为迅速。

      以波兰,法国,英国,三个国家为例波兰的发达程度不如法国和英国,然而这三个国家同样质量的稻谷却售价相似但在工业领域,法国的丝织品更好,英国的毛织品更好,而波兰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三.劳动分工提高生产力的原因1.提高了工人的灵巧度由于每个工人只需要专注于某一部分的工作,因此重复地劳动提高了他对此项工作的熟练度和技艺,使得生产率得到提升2.节省了在不同工序间转换的时间在不同工序间转换需要更换地点和工具,这样就消耗了时间,也容易让工人产生偷懒的情绪,劳动分工则解决了这个问题3.促进了机器的发明以单一目标为目的地发明机器比以多个目标为目的地发明更简单也更快捷劳动分工使得人们更专注于解决单个问题,从而发明出更多得以促进生产力的机器劳动分工无处不在,我们身边的一切,衣服,住处的摆设家具等等,无不有劳动分工的影子Chapter 2 劳动分工形成的原因一.来自于交换的倾向(the propensity to truck, barter and exchange one thing for another)动物在成年之后很少需要同伴的协助就可以生存然而人类生活在社会之间,需要大周围人的合作和协助这不能仅仅依靠于他人的怜悯和施舍,而必须基于你能给他人带来好处,来使得他人愿意给你好处。

      这就产生了交换二.能力的差别(difference of natural talents)先天的能力差别并不明显,然而随着后天风俗,习惯,教育等等的影响,差别会逐渐显现一个擅于制作工具的人,会用自己制作的工具去换取擅于打猎的人的猎物,因为那比他自己去打猎获得的收益来得大动物之间虽然也有能力差异,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并不强,而人类相互依赖性非常强,由此产生了劳动分工Chapter 3 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市场越小,分工越不明确在一个小村落中,一个人往往要从事好几样工作因为完全分工所生产的大量产品无法有对应的需求水运开拓了比陆运更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简评:前三遍只要讲了关于劳动分工的问题亚当斯密在第一章节中系统地论述了劳动分工的概念由一件小物品的制作——大头钉,揭示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他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基于他自己到不同工厂中进行观察的所得,控制变量包括工人的熟练度,受教育程度等等来确保准确性然而亚当斯密的结论是基于人是经济人的假设,后人在他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例如激励,人的社会需要等等对于生产力的影响他在之后的推广中认为劳动分工的程度差异是导致农业和工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我认为这个推论有些牵强,如果说工业是更多依靠人和机器的行业,农业是更多的依靠自然,导致了人为因素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小亚当斯密在第二章节中解释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是基于相互依赖,以及绝对优势李嘉图在之后又阐述了比较优势对于劳动分工的影响,来健全了亚当斯密的理论当然,可以看出其实亚当斯密对于动物的习性也不过一知半解,群体性动物显然是有非常健全的分工机制的,拿动物与人类做比来论证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也不是很恰当吧而越精细的分工需要越庞大的市场,沿海地区由于交通便捷,从而拥有了更广阔的市场,分工也往往从这里开始亚当斯密提到了一个例外,就是中国这样的国家,它却是从内陆地区发展起来的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个基于农业而发展起来的国家,与欧洲一些基于贸易发展起来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Chapter 4 货币的起源极其效用 交换的需要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一. 金属货币的产生 优点:金属不易磨损,耐久性强,可任意切割 缺点:称量的麻烦(解决方法:铸币)化验的麻烦(解决方法:加盖公印)二. 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特定物品的效用,称为使用价值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比如水)。

      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往往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比如钻石)Chapter 5 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一. 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于占有财富并愿用以交换一些新产品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二. 货币是商品的名义价格由于市场上货币流通量的变化(例如一座金矿的发现),货币本身的价值并不是确定的,所以它不能作为商品价值的准确衡量三. 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关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成正比而在相隔很远的地方,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则不成正比Chapter 6 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二是支付雇主的利润利润与劳动工资的差别:利润不能作为特种工资,因为它与资本家付出的监督劳动不成正比,利润的多少只与资本的大小成正比商品价格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地租物品的制作,越接近于完成,其价格中工资利润部分,和地租部分的比较就越大在制作中,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的制作者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因为利润和资本成正比)。

      Chapter 7 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自然价格:等于生产,制造这商品乃至运送这商品到市场所使用的按自然率支付的地租,工资和利润市场价格:商品出卖的实际价格,叫做它的市场价格若有效需求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大于自然价格)多于商品的供给量,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提高到自然价格之上反之,若有效需求者少于商品的供给量,商品的市场价格就会降低到自然价格之下当市场价格提高到自然价格之上时,制造者就会增加供给,当市场价格降低到自然价格之下时,制作者就会减少供给最终使得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商品的自然价格给个人或商业公司以垄断权,垄断者使市场存货不足,有效需求不能得到充分供给这样,垄断者就能以大大超过自然价格的市价出卖他们的商品简评:这四篇主要论述了简易的货币理论,以及商品价值的衡量我觉得在货币的章节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是对物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论述虽然在后世的理论中对于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会存在重大差异的结论争议极大,比如在沙漠中,一个人一定愿意用一袋金子交换一杯水在平时的环境中,水的价格不如金子,与其说是其使用价值大于交换价值,不如说它此时的使用价值,或者说重要性还没有那么大,因为它的供给比较广泛亚当斯密认为,由于货币本身的价值会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而生产一件物品的劳动量却不会变,所以一切商品都是可以用劳动来衡量它的真实价格。

      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商品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的,以劳动来衡量物品的真实价格比货币更加准确而这节的之后他也提到了不同地域之间货币的购买力不同这个问题亚当斯密将物品的价格组成分为了地租,工资与利润,所有人的所有收入都可以分配给这三个部分而在第四节中,则出现了我们现在学习经济学首当其冲的基础模型:供求模型虽然是并不完全的,尚十分粗糙的供求模型把物品的自然价格理解为供求模型的平衡点,亚当斯密提到了供给与需求的调整(亚当斯密的解释里主要依靠的是供给的调整)会使得物品的市场价格趋向于自然价格在某些情况下,市场价格会与自然价格有出入,比如当市场上出现垄断者的时候然而亚当斯密此时的供求模型尚是缺陷很大的供求模型,自然价格的定义与其说偏向于市场,不如说偏向于生产者,这个模型有些像把厂商模型与市场模型结合在了一起考虑另外,亚当斯密甚至已经涉及了弹性的概念,虽然他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他提及了有效需求者间竞争的大小,取决于物品对求购者重要性的大小,例如生活必需品引起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就会十分激烈Chapter 8 劳动工资一.劳动工资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减对劳动者的需求,随着一国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加。

      在发展停滞的国家,由于用来维持劳动的资金不变,而劳动者却不断增多,使得工资减少在发展退化的国家,用来维持劳动的资金减少,劳动者增多,使得工资降低到一个更可怕的水平而工资最高的国家是正在快速变向繁荣的国家所以劳动报酬优厚,是国民财富增进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国民财富增进的自然征候反之,贫穷劳动者生活维持费不足,是社会停滞不进的征候,而劳动者处于饥饿状态,则是社会急速退步的征候二.劳动工资与人口劳动需求增加,劳动报酬必然鼓励劳动者结婚和增殖,使他们能够不断增加人口,来供给不断增加的劳动需求当劳动报酬不够鼓励人口增殖时,劳动者的缺乏不久就会抬高劳动的报酬,同样的,当劳动报酬过分鼓励人口的增殖时,劳动者的过多不久就会使劳动的报酬减到其应有的程度迫使劳动价格回到社会所需要的适当程度充足的劳动报酬,既是财富增加的结果,又是人口增加的原因三.劳动的货币价格劳动的货币价格受两种情况的支配:其一,是对劳动的需求;其二,是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依照劳动的需求决定必需品与便利品的数量,再依照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决定劳动的货币价值Chapter 9 资本利润资本的增加,提高了工资,因而倾向于减低利润资本的一般利润,必定随着其市场的一般利息率的变动而变动。

      高利润才能让资本家支付得起高额利息如果利润非常低,那么相应的出借利息也会非常低在新行业或新领土,会提高资本利润,因而也会增加货币利息一国所获的财富,如果已经达到它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再无进步的可能了,那么它的资本利润会非常低高利润抬高生产物价格的倾向,比高工资大得多Chapter 10 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一. 因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1. 劳动工资因业务有难易,有污洁,有尊卑而不相同不愉快和不名誉对于资本利润的影响,和它们对劳动工资的影响相同2. 劳动工资,因业务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相同而资本利润,则不大受到使用资本的那一行业学习难易的影响3. 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因业务安定不安定而不相同而至于任何行业的资本的普通利润,都不可能受资本用途固定不固定的影响资本是否固定地使用,不取决于行业,而取决于经营行业的人4. 劳动的工资,因劳动者所须担负的责任的大小而不相同利润率则不受到经营各行业者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委托的影响5. 各种职业的劳动工资,随取得资格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相同各种资本用途的普通利润率,或多或少随收益的确定与不确定而不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