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上的水.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3114798
  • 上传时间:2022-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2.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X1018立方米,它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 陆地、大气和生物体内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陆地水占地球总水量 的 2.53%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虽 然陆地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 生活和生产用水2. 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会随温度 而变化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大气水,约9到11天;最长的是冰川水,约10000 年3. 水的循环(1) 小循环A. 海上内循环 海洋 ►大气B. 陆上内循环 陆地 大气(2)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海洋 大气 +陆地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例题1.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 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C. 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2.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A. 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4. 水循环的意义:(1)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2) 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5.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 和同期蒸发损失水总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量6. 一个地区的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赤道地区和 距海比较近的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7.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有: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四分之一,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供水严重不足分布从时间上看,夏季丰富, 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从空间上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8.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约2.5升水,生活 在沙漠地带的动植物,为了适应缺水的环境,都有特殊的结构和本领例题水资源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其中X、Y、Z表示的 是水循环中的三个间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阶段是水蒸气在蒸发,Y阶段的云是水蒸气液化和凝华而成,Z阶段的雨是 水蒸气液化而成B. X阶段是水蒸气在蒸发,Y阶段的云是水液化、凝华而成,Z阶段的雨是水液 化而成C. X阶段是水在蒸发,Y阶段的云是水蒸气液化、凝华而成,Z阶段的雨是水蒸 气液化而成D. X阶段是水在蒸发,Y阶段的云是水液化、凝华而成,Z阶段的雨是水液化而 成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 地、大气间的水循环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比如可以把肝 病(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 速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

      1) 自然界中水的一个循环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2) 请根据“干冰降雨”的过程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3) 问题 简答 习题选择题1. 下列水体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A. 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江河水 D.大气水2. 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A. 人体 B. 水母 C. 黄瓜 D. 水稻3. 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A. 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 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C. 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D. 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4.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A. 大气水 B. 河水 C. 海洋水 D. 冰川水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广,约占地球表面的 10%B. 地面水进入大气主要通过的物态变化是蒸发C. 饮用水的纯度越高,对人体约有利D. 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均可直接饮用6.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太阳辐射7. 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A.台湾森林覆盖良好的江湖流域 B.南极大陆冰川地区C.植被稀少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的发源地8. 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 B.全球大气的降水C. 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 D. 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9. 不属于造成我国贫水国的原因是A. 我国人口多,人均占有水量少 B.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平衡C. 我国长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及水质污染 D.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高10. 下列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摇篮 B. 空气中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C. 水资源的不足,将会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D. 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世界各国之首 二、填空简答题11.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12.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了有利于自己生存,生物体的某些部位会长成特殊的 形状。

      例如,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骆驼一次可以喝大量的水并存储在里;而仙人掌的叶子长成针状,这种结构主要是为了 ,从而有利于仙人掌的生长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 毫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 和 13.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 、 、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 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形式存在;空气中的水主要以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温度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14. 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图所示水圈的各种水体中,下列字母代表水体类型分别是A B D E (2) 在上述各种水体中, 为水圈的主体, 为陆地淡水的主体(3) 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分别为:永冻土底冰、土壤水、 、沼泽水、 、 、大气水15. 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4)在图中直线 C、A 的一端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过程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 ;B ;C ;F 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 环节填字母代号)(3)选择左图中的字母填入右图中相应的方格内,以正确表示海陆间大循环过 程16. 根据下图完成上面的空格:(1) 海洋水通过B ,形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A 重新落到海洋上。

      海洋上空的大气通过C ,到达陆地上空,再通过D 陆地上陆地上的水通过F 或 流入海洋中,也可以通过E 形成大气(2)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 、陆地水和 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动17. 地球上的分布有:海洋水、大气水、生物水,如何证明大气中含有水提高班1. 地球上三种类型的水循环中都包含的环节是A. 地下径流 B. 地表径流 C. 下渗和蒸腾 D. 蒸发和降水2.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动植物,都有各自的本领适应环境,如右图沙漠中的植物有 明显的特殊的生态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叶柔嫩 B. 叶宽大而储存水分多 C. 根系发达 D. 根系不发达3. 从人体构成上来看,水是构成人体最多的物质,一个成人含水量占体重的A.65% B.50% C.35% D.65% 以上4. 有植物蒸腾作用参与的水循环是A. 海陆间水循环 B. 海上内循环 C. 陆上内循环 D. 以上都不是5. 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物质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6. 水是生命之源,即普通又宝贵。

      下列对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冰川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B.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C. 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 D. 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7. 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 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C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B. 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C. 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D. 降雨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8.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陆地上的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B. 固态的冰川不参与水循环C. 空气中的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转化为固态、液态的水降落到地表或海洋D. 通过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 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界9•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海洋水和陆地水体是通过 等环节(即为 )的途径联系起来的造成水体平均更新周期快慢的因素有一和 10•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对人类关系最密切,在海陆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最 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 11.当你处于一个没有淡水的无人海岛时,你怎样解决饮水问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

      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 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气中,变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 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 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回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2)你也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某某地区 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某某至某某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利用所学的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 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