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docx
15页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图案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C. D.2.已知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如果,那么与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以上全不对3.如图,直线被所截,则同位角有( )A.1对 B.2对 C.3对 D.4对4.下列各图中,由能判断的是( )A. B.C. D.5.太阳能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表现就是常说的太阳光线,一般用作发电或为热水器提供能源.某村为号召村民利用屋顶资源建立太阳能发电板.在一个无风的日子,一辆宣传车在直线形成的公路上由A向B行驶,如图,O是某户村庄的位置,当车行驶到下列哪一位置时,村庄听到宣传车内容最清晰( )A.M点 B.N点 C.P点 D.Q点6.如图,直线与相交于点与互余,,则的度数是( )A. B. C. D.7.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若,则与互为补角③同位角相等④垂线段最短⑤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平行和垂直⑥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A.1个 B.2个 C.3个 D.4个二、填空题8.把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9.将两把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则边的依据是 .10.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过点作射线,,使.当时,的度数为 .11.如图,直线,被所截,交点分别为M,N,则与是 .12.乘车进入车库时仔细观察了车库门口的“曲臂直杆道闸”,并抽象出如图所示的模型,已知垂直于水平地面.当车牌被自动识别后,曲臂直杆道闸的段绕点B缓慢向上旋转,段则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上升(即与始终平行).若,则 .13.已知,则的度数为 .14.知识之树常青,学习便是那不息之泉,滋养心灵,茁壮成长.小华在学习完相交线后,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线.如图是一把剪刀的示意图,我们可想象成一个相交线模型,若,则 .三、解答题15.如图,,,.请你求出的度数.16.如图,,,平分,请说明:.17.如下图,点D,H分别在上,点E,F都在上,交于点,平分,,.(1)求证:;(2)若,,求的度数.18.如图,,,,试说明.请完善解答过程,并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理论依据.解:(已知)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_____)(已知).(等量代换)(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往角相等),(已知)(垂直的定义)(等量代换)19.如下图,已知分别是射线上的点.连接平分平分.(1)试说明:;(2)若,求的度数.试卷第5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7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检测卷-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24)》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 答案BADCBCC 1.B【分析】本题考查了平移的定义,熟知平移的定义和性质是关键,注意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选项A中,图案无法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图案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选项C中,图案无法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图案无法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2.A【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利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解答即可.【详解】解: 如果,那么与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故选:A.3.D【分析】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掌握同位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如图:根据同位角的概念可知:和是同位角,和是同位角,和是同位角,和是同位角,∴同位角有对,故选:D.4.C【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即可判断,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详解】解:A,B,D中不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类关系,不能说明C选项中,如图所示,∵,∴,∴,故选:C.5.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垂线段最短”.村庄听到宣传车内容最清晰即点O与汽车的距离最近.【详解】解:由图可知:最短,所以当汽车行驶到处时村庄听到宣传车内容最清晰,故选:B.6.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补角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余角、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互余的两个角之和是,互补的两个角之和是.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由余角的定义得到.【详解】解:∵与互余,∴,∵,,∴,∴.故选:C.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依据对顶角的性质、补角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②若,则与互为补角,故正确;③同位角不一定相等,故错误;④垂线段最短,故正确;⑤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故错误;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故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②④⑥共3个,故选:C.8.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等于0【分析】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根据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是题设,“那么”后面是结论,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等于0.故答案为: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等于0.9.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图中相等的内错角来判定两直线平行.通过观察两个一样的三角尺放置后的图形,找到与直线,相关的内错角,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因为是两把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所以图中和是相等的(三角尺对应的角相等),而和是直线与被直线所截形成的内错角.所以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故答案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或【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度的和差,邻补角,能根据题意进行分类讨论,并正确画图是解题的关键.分射线,在直线的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作出图形,在同一侧时,根据平角等于列式计算即可得解,在两侧时,先求出,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当射线,在直线的同一侧时,如图,∵,,∴;当射线,在直线的两侧时,如图,∵,,∴,∴,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故答案为:或.11.内错角【分析】本题考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错角的定义.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判断与的关系.【详解】内错角的定义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在本题中,直线,被所截,与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直线和之间,所以与是内错角.故答案为:内错角12./130度【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过点B向右侧作,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即可得,再由得,进而得,从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过点B向右侧作,则.∵,∴,∵,,∴,又∵,∴,∴,∴.故答案为:.13.或【分析】本题考查垂线,角的计算,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即在的内部和外部,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由于,设则当在的内部时,如图1,有,即,解得,∴,当在的外部时,如图2,有,即,解得,∴,故答案为:或.14./38度【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利用对顶角相等解答即可求解,掌握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故答案为:.15.【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延长交直线于点,由得,由即可得,即可解答.【详解】解:延长交直线于点,如图:,,,.16.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判定,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结合已知可得,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求解.【详解】解:∵平分,∴.∵,∴,∴.17.(1)证明见解析(2)【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同位角相等得出,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等量代换得出,可得,即可得证;(2)根据已知得出,,进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详解】(1)证明:,..平分,..,,即..(2)解:,,,, ,,,,,, .18.;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垂线的定义,熟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条件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条件以及垂线的定义进行证明即可.【详解】解:,(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垂直的定义).(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1)见解析(2)【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角平分线平分角,得到,进而得到,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角的和差关系,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解:因为平分,所以.因为,所以,所以.(2)解:因为,所以.因为平分,所以.因为,所以,解得,所以的度数为.答案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