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融合社会联动: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路径.docx
8页产业融合社会联动旅游立省战略的实施路径 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河南要确立“旅游立省”战略,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越和理念创新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对促进全省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和文化内涵,树立崭新的地区形象,以及改善民生,提升全省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产生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影响将成为推动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新引擎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对河南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理解和认识一 旅游立省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创举为什么这样评价?如果说像海南、西藏这样的省区,人口几百万,工业薄弱,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业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高,它们提出旅游立省,人们会认为顺理成章而对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正处在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的新兴工业大省,拥有一亿人口但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省份,提出“旅游立省”战略,它的意义在哪里?从发展阶段来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河南省保持经济较快、平稳增长,在巩固农业基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下,主要的拉动力还要靠工业因此,徐光春书记指出:“旅游立省不是摒弃其他产业的发展,而是要把旅游产业的发展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来考虑,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来培育。
这就为确立“旅游立省”战略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受发展基础、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河南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层次不高,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国民经济所有产业中,旅游是兼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复合型产业把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旅游产业提升到“立省”的战略地位,把旅游发展所突出体现的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和科学开发利用资源的理念引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来,将在加快河南省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特殊的效应这是一个空前的创举,也是它的意义所在二 旅游立省的软支撑是发展理念创新硬支撑是产业融合旅游立省,不破不立旅游立省,必须破除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思维,确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让旅游产业担当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清道夫”的重任,以开拓、引领和带动全省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西方学者深刻地指出,已经过去的两个世纪是人类拼命掠夺地球资源的时代。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扩大了人类物质发展的可能性直到今天它的作用仍在继续,但地球却要为之付出极大的代价今天,在工业体系达到极高的水平,集聚和累积人工资本的成就到达巅峰之时,人类文明赖以创造经济繁荣的自然资本却正在急剧减少自然资本包括常见的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水、矿物、石油、森林、鱼类、土壤、空气等,也还包括草原、大平原、沼泽地,港湾、海洋、珊瑚礁、河岸走廊、苔原和雨林等在内的生命系统它们在全世界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衰退人类继承了一个38亿年的自然资本储备,按照现在利用和减少的速度计算,这种储备到22世纪末将会所剩无几对经济繁荣的制约将更多地取决于自然资本而不是工业势力,对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这种破坏自然状况的认识,导致了自然资本理论的崛起(经济发展的四种资本:以劳动和智力,文化和组织形式出现的人力资本;由现金、投资和货币手段构成的金融资本;包括基础设施、机器、工具和工厂在内的加工资本;由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构成的自然资本)在自然资本理论的影响下,转变发展方式成世界潮流进入21世纪,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到了与地球和谐共生的时代旅游产业就成了21世纪最大的和谐共生产业。
河南省现在的产业体系主要是依托农业和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为了摆脱资源环境约束,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相继提出了“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选择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大的五个工业产业作为战略支撑产业,全面发展服务业等战略思路,以期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这个背景下,徐光春书记又提出“旅游立省”,可以说是一个发展理念的革命之所以称为革命,是因为我们确立“旅游立省”战略,就要给支撑立省的现代产业体系注入一个全新的理念,即用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理念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无疑是一场产业革命未来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产业之间的边际越来越模糊,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越来越强烈,各产业内部的服务环节逐渐成为高附加值领域旅游产业的特征是关联度强、产业链长,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高,在促进各产业间的渗透融合方面具有比其他产业更优越的条件因此,旅游立省不仅仅是旅游一个产业立省,而是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人为本型的和谐产业特征,强化旅游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渗透融合和社会各领域的互动,缓解和突破工业化造成的资源环境约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如果说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引入了订单、品牌、标准化等工业企业的运作方式,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那么,引入发展旅游的理念,将对整个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广袤的河南农村,不但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同时兼顾保障国家的生态安全旅游立省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而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农村生态的改善,不仅能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且为崇尚回归自然的旅游休闲产业开辟了巨大的田园空间河南省地跨江、淮、河、海四大水系,兼容南北气候,适宜多物种生长,加上大山、大河、大平原的独特地貌,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荫如毯,秋来层林尽染,冬日万里雪飘,处处是景观,时时有美景再按照发展旅游的标准进行营造和整饰,河南农村有条件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我们的农产品也都是在美丽的田园里生产出来的,是质量最好和最安全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还能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当前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地区,经济的比较效益差还很低,农村还有一些贫困人口,发展乡村旅游将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旅游立省是河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手河南省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与旅游立省,在发展环境上是一对突出的矛盾。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导致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对环境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而旅游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优美的环境,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与自然的和谐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企业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当资源环境约束力不强的时候,资源型产业转型压力小,动力不足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就会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力度,那些靠高消耗、高污染维持生产的企业不转型就会被淘汰,资源型企业转型就有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这将会大大促进河南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人们常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工业之所以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力,在于它的比较效益高,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旅游立省在促进工业企业降低资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的同时,还具有对厂区和周边环境进行景观化改造和建设的经济条件,将催生一大批绿色矿山、绿色制造业基地和一座座花园式工厂,带动工业旅游的发展河南是新兴工业大省,最近几年才被国人认识通过扩大工业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从一个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嬗变的过程,体验河南制造的意境,从而鼓舞和坚定实现中原崛起的信心。
旅游产业是关联度最高的现代服务业为了加快经济强省的步伐,河南省正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领域旅游产业属现代服务业,从河南旅游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增长潜力看,在现代服务业的各个领域中,旅游产业是实现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最有条件成为经济强省的战略支撑产业河南省在推进经济强省建设的同时,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文化是河南旅游发展的灵魂,也是河南旅游发展的载体旅游业是能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时尚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可以兼顾历史文化的传承、宏扬和发展、创新旅游产业通过对文化的重构,使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成为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抓手所以,文化和旅游要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相辅相成这样,不仅能大大增强河南省服务业的整体实力,而且对传统服务业的提升和对新兴服务业的壮大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三 旅游立省能够促成河南历史文化资本溢出和促进新文化资本再造旅游业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因此,旅游立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人文发展的需要如果从裴李岗文化时期算起,河南人民在长达7000余年的历史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国内有学者说,河南是文化大省和经济大省,知本和资本小省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通过旅游立省,为数千年积累的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本开辟溢出的通道,转化为经济资本,就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加快经济、文化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提升而这个通道就是旅游产业以及创意产业在现阶段主要是旅游产业历史、文化在给予游客精神感动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产业是一个极其宽广的天地和极具深度的产业,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的素养的重要途径确立旅游立省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在弘扬文化传统的同时,通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增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观光、体验、学习、交流、感悟,增强了社会和谐旅游立省的基因随时随地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其过程也是新文化知本积累的新的征程四 旅游产业:旅游立省的基础产业旅游立省不是仅靠旅游产业立省,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是实施旅游立省的先决条件一个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很低的地方,是无法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下面谈谈对旅游立省的基础产业——河南旅游产业本身发展的几点认识一)从短缺到过剩,河南旅游产业面临五大转变中国的旅游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并壮大起来的。
它历经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9年,属于资源开发型,以观光产品为主导、产品短缺型阶段第二阶段,2000至现在,是观光型产品相对过剩,升级换代的休闲、度假型产品不足的阶段未来20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将逐步进入国民休闲时代,休闲和度假产品将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产品在这个大趋势下,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从资源开发型向后资源型转变,资源不再是旅游开发的唯一依托,创意成为旅游开发的灵魂和决定性因素,深圳欢乐谷和东部华侨城是创意旅游的典范二是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观光型产品逐步蜕变为旅游产业链上的低附加值环节,休闲度假产品成为产业链的高端三是从依托景区发展向依托中心城市和风情小镇转变,依托景区发展,集食、住、行、游、购、娱全要素于景区,产业层次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超限度在现代交通体系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依托中心城市和风情小镇发展旅游,可以大大提高各类要素的集中度,优化配置资源,延伸产业链,减轻景区环境压力,提升景区品位四是从单一产业和产品向复合型产业和产品的转变旅游产业和产品的高关联度在依托资源开发阶段没有很好体现,向创意旅游发展,以休闲和度假产品为主导,向中心城市及风情小镇延伸、转移后,将强化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其单一功能将转变为复合型功能,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得到很大提升。
五是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门票经济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