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贸央企托盘业务黑洞.docx
13页钢贸央企托盘业务黑洞:中钢五矿等被拉下水 2014年05月19日 17:21 企业观察报 我有话说(49人参与) 收藏本文 钢贸危机犹如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震 动着整个央企的金融体系资金链断裂、加大 杠杆、重复质押……因钢贸商而起的融 资危机,殃及范 围之广, 连处于同一链上的钢贸央企 也难以幸免《企业观察报》记者 张宁钢贸央企托盘融资模式所累积的危机正在爆发国内贸易和经济增速放缓、铁矿石实际需求骤减,作为自2011年年底开始的信贷危机 的一部分,钢贸危机笼罩着国内钢铁行业,大量钢贸企业面临倒闭风险生死存亡之际,钢贸圈的“信贷潜规则”——托盘及垫资交易日益兴起并渐渐公开然而在这个时候,该融资模式所埋下的致命风险也终于浮出水面从曾经的世界500强到现在负债76亿元,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物) 正是跌入托盘融资风暴眼的典型钢贸央企之一头顶国内最大钢铁供应链集成服务商的光环,中国铁物曾在2009年—2011年连续三 年入围“世界500强”,其2011年的营业收入更是突破了2000亿元2012年,中国铁物 递交了招股书拟于A股上市然而,近年钢贸危机的袭来,令中国铁物在过去几年因托盘贸易、垫资风险而积累的 风险暴露无遗。
据2013年年报,中国铁物净利润已亏损76.5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2%;2014 年3月11日,中国铁物主动撤下了A股上市招股书钢贸危机犹如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震动着整个央企的金融体系资金链断裂、加 大杠杆、重复质押……因钢贸商而起的融资危机,殃及范围之广,连处于同一链上的钢贸 央企也难以幸免事实上,除了中国铁物,中钢集团、五矿集团等拥有资金优势和贷款渠道的央企,近 几年也都涉身托盘业务,并在钢贸融资链上扮演着“影子银行”角色,而如中钢天源 (14.79,-0.08, -0.54%)等上市公司,已向外界公告因“托盘”贸易而付出惨重代价对于钢贸央企托盘融资危机的集体爆发,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缘于激进扩张的经营 策略之下,钢贸托盘央企的风险控制形同虚设 目前,以中钢集团、中国铁物为代表的央企已停止了“托盘”交易但这些央企的金 融风险并没有因此终止,而令他们尤以为傲的钢铁电商平台,或许会令其在融资黑洞中越 陷越深多家央企落“水”“2012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钢材贸易企业出现不能及时履行合同及信用违约的情况, 2013年相关风险又从钢材贸易延伸至钢铁生产及煤炭贸易企业,为此公司计提了金额较大 的资产减值准备。
中国铁物这样向外界解释其2013年亏损原因中国铁物2013年的财报同样印证上述说法其坏账损失一项中,因诉讼或纠纷影响的 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达50.49亿元,较 2012年同比激增680.37%;存货跌价损失一项中,因诉讼或纠纷影响的存货已计提跌价准 备金额为5.96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28.60%中国铁物在钢贸领域的损失惨重由此 可见据《企业观察报》记者了解,中国铁物未在2013年年度报告中点明其托盘业务状况 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正是这项业务,砸出了中国铁物巨额计提的财务“大窟窿”中国铁物的托盘业务,简要描述是这样一项业务:中国铁物先帮钢贸商支付货款,钢 材放在第三方仓库进行监管,货权暂归企业;一段时间后,钢贸商通过加付一定的佣金费 用或者利息费用偿还资金后,拿回钢材货权对此,上海健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瑞安在接受《企业观察报》采访时解释 说,托盘业务的巧妙在于,一般而言,钢贸商给托盘企业的定价为月息1.3分到1.8分, 走账期是六个月,而托盘企业从银行低息拿贷,从而赚得近10%的利差托盘走账,已然 成为钢贸圈尽人皆知的信贷潜规则。
行情好的时候,托盘企业以此做大贸易规模,且坐 收利息;钢厂得以持续经营;而难以融资的民营钢贸商则轻松拿到贷款,进行资金腾挪 ”据了解,钢贸圈的托盘业务渐成失控之态按照以往的交易规则,钢贸商直接找到托 盘企业,交纳5%到10%的保证金,托盘企业垫资买钢,钢贸商再加利息赎回钢材而这两 年,该业务衍生到了原料端钢厂没有钱买原料,托盘企业就把原料买下来,给钢厂做托 盘钢厂有钱时,就用利息加佣金还款;钢厂没钱时,就用钢材还这才是真正的影子银行对于中国铁物,梁瑞安说事实上,在钢贸融资链上扮演着“影子银行”角色的,远不止中国铁物一家,中钢集 团、五矿集团等多家大央企均涉身其中梁瑞安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自2008起,大 量的钢贸信贷实质上已是大型央企、国企给民营钢贸商做的托盘融资;2010年后,随着银 行收紧民营钢贸商信贷,当时资金充足、拥有融资成本和渠道优势的央企、国企及多家省 级物资公司便成了托盘业务的集中地值得注意的是,中远物流、中铁物资、天津物资、 浙江物资等物资公司均无主营业务,而以托盘为生 然而,谋得一份“好生意”的这些托盘央企或许不会料到,自己会如此之快地落入融 资黑洞招商证券[微博](29.75, -2.58, -7.98%)研究员张士宝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 时称,实际上,托盘业务暗藏着极大风险,一旦钢价下跌,钢贸商违约,或者钢厂亏损, 钢材就全砸在托盘企业自己手中。
而现实中更多的情况则是,由于托盘企业管理失控等原 因,第三方仓库被作虚,钢材物权多次转让,上演“一货多嫁”甚至“空仓计”,托盘企 业最终往往“赔了夫人又折兵”查看过往资料不难发现,近年来中国铁物的托盘业务损失此起彼伏2012年8月轰动 一时的“华东钢贸事件”中,中国铁物涉水不浅,多家下属公司存在货权失控问题,彼时 被封存的争议钢材就达几十亿元之巨;而中国铁物另一家子公司哈尔滨公司也于2013年5 月同样掉进了钢铁贸易圈重复质押、骗取资金的圈套;此后,中国铁物几大子公司甚至出 现同时在各地仓库抢货的情况更多的灾难也几乎在同一时间爆发2011年的那场央企审计风暴中,中钢集团“被合 作伙伴占用资金高达88.07亿元”,而审计公告中所指的“资金占用”,正是中钢集团为 购买钢材向一些钢厂提前支付的预付款;2012年下半年开始,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因涉 钢贸托盘接连“落水”:中钢天源、马钢股份(3.56, 0.03, 0.85%)、五矿发展 (15.22, 0.15,1.00%)、中储股份(10.79, 0.10, 0.94%)皆涉入货物或承兑汇票的纠纷中, 金额都至少在1亿元之上,甚至高达数十亿元。
此外,中远物流、中国银行(3.46, - 0.08, -2.26%)南通支行也存在业务纠纷,问题同样出在钢贸政府买单?将那些涉身托盘交易的钢贸央企推入融资黑洞,银行有间接的责任正如国内某钢贸上市公司管理层人士对《企业观察报》记者所言,随着近年来中国贸 易和经济增速放缓、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铁矿石实际需求骤减,钢贸危机笼罩着国内钢铁 行业,加之2010年后银行收紧对民营钢贸商的信贷,于是像中国铁物、中钢集团这样拥有 政府背景和专业供应链市场的钢贸央企一时间成了“最安全”的借贷方但值得注意的是,除却环境因素,托盘钢贸央企背后还存在着一股至关重要的财团力 量——银行在钢贸圈,银行的角色十分微妙一方面,钢贸行业陷入低谷,放贷银行 也陷入巨大困境对此,交通银行(6.07, -0.08, -1.30%)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曾表示, 2014年将是钢贸风险最终大面积爆发的一年钢贸和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损失率非常高, 若短期内全部暴露,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会急剧上升事实亦表明,钢贸商重复抵押、加大 杠杆、资金腾挪行为等已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管控面临着诸多考验 “很多不良贷款,即使起诉、打官司也无法追回,银行只能通过核销的方式来处理。
”一位熟悉钢贸行业的股份制银行人士曾向外界透露据悉,目前工行、交行等多家银行 已纷纷在内部对钢贸信贷进行了严格限制,包括提高贷款门槛、压缩授信额度等而另一方面,对于钢贸托盘央企、国企,银行却一如既往地给予信贷支持托盘央 企或国企大多巨亏,但仍然有很多银行给予信贷支持包括中城投资北京首席代表邵同 尧在内的多位投资界人士均指出来自银监会的相关数据亦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钢 贸贷款敞口约为1.5万亿元,其中,中小钢贸企业所占银行贷款比例微乎其微,真正的贷 款主力则是大型国企和央企,信贷敞口大约在5000亿元至1万亿元邵同尧表示,正是因为借助银行的财力,多为负资产的钢贸央企、国企才有资金来做 贸易、囤货、托盘业务钢价持跌,前述托盘业务风险积聚并越滚越大在钢贸信贷问题上已如惊弓之鸟的银行,却愿意大手笔把钱借给同样亏损的钢贸托盘 企业似是悖论,实则为其背后亦有兜底方前述国内某钢贸上市公司管理层人士透露,实际上,银行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非 常清楚这样放贷的风险但是,由于在处理企业特别是央企的负债、巨额亏损问题上,只 要债务数额较大、涉及银行较多、企业间的互保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就一定会采用措施, 为银行的该笔风险买单。
久而久之,这也就成了政府最容易被银行突破的软肋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在看到政府经常为出了风险的企业托盘、买单后,也慢慢地掌握 了一条规律,即要闯“祸”,就闯得大一些,最好是能够与其他企业形成互保关系一旦 这样的债务链和债务结构形成,就不怕在出了风险以后,政府不为其托盘和买单相反, 如果不出风险,利益则可以全部归企业所有电子商务疑云走到这一步,深陷托盘业务黑洞的钢贸央企不得不革新对于一系列托盘、垫资风险的集中爆发,中国铁物目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诉讼 获取责任方的资产抵押或担保,并且要求下属公司避免新的“托盘”业务2013年8月,中国铁物管理层人事变动,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相继易主,这意味 着企业对过往激进经营模式和风险管控的否定和改革从主要财务数据来看,中国铁物式的革新似乎的确奏效2014年5月9日,国资委 [微博]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4月,中国铁物完成营业收入406亿元, 利润总额4208万元,净利润531万元,初步扭亏中国铁物的愿景亦似更加美好2014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铁路投资 计划已增至8000亿元,新线投产里程由6600公里调增至7000公里以上,新开工项目由 44个调增至64个,城市轨道交通和地方铁路市场快速发展,中国高铁‘走出去’步伐加快。
作为最大的铁路物资供应企业,这同样给中国铁物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铁物方面 表示不过中国铁物的业务稳定性仍受质疑,国内某钢铁行业投资基金经理告诉《企业观察 报》记者,中国铁物的铁路物资供应链服务,其实是包括铁路油品、线路、装备和建设业 务在内的几项大宗物资贸易,即主要是向铁路供应燃油、钢轨、机车零件等物资中国铁物起家于铁道部物资局,三十年前干的是拿批文做贸易的行当,三十年后的 今天,其主要模式和内容仍局限于此,依然是吃政策饭、垄断饭,几乎没有实业及终端, 在铁路政企分开、市场化经营的改革驱动下,中国铁物赖以生存的政策壁垒将逐渐瓦解, 垄断的权利有可能被颠覆,支撑中国铁物过半利润的铁路业务,必然将面临较大冲击,业 务稳定性令人生疑面对来自外界强劲的利润抢食,钢贸央企会不会掀起新一轮的“托盘式”激进经营扩 张?端倪似乎已现据了解,面对低迷的钢贸环境,中钢集团、中国铁物等在收缩经营规 模的同时,已加快转型步伐、向电子商务进军中国铁物的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铁物控股的日照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成交量稳定,影 响力不断提升,1月至4月交易量722万吨,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 台,现货成交价格被各大信息平台广泛采用,被中国钢铁产业网授予2013年度“十佳钢铁 服务(电商)企业”。
但在前述国内某钢铁行业投资基金经理看来,这不过是将托盘业务转移到了互联网交 易,而同样的风险仍存由于不收取会员费或者交易佣金,很多钢铁电商平台都是通过 ‘委托采购’业务赚取息差,即根据客户的委托要求向钢厂进行采购,先期垫资,之后追 加一定的利息或佣金偿还可以说,这样的融资模式与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