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上好班会课.doc
3页如何上好班会课一、从宏观着眼,上好班会课要做到“三个五” 1.五条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班会的生命贯彻科学性原则就是围绕主题科学地安排班会的每一个环节,使之贴近学生实际,注意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班会的灵魂所以每一节班会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同时,贯彻这项原则,还要结合时政形势,适时地开展活动,使班会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教育效果自主性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班会,班主任的作用主要应表现在把握班会的方向和主题,提出设计构想意图以及创造一些必要条件更主要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启动和激活他们参加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都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班会活动 趣味性原则要寓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中,小学生的兴趣多样而强烈,同时逻辑思维仍以形象为支柱因此,班会中要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才能符合和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艺术性原则艺术性是班会达到预期目的的桥梁班会中,我们要在表现形式上讲究艺术,用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去感染学生,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由情悟理,促进道德内化同时,教师还要讲究语言的教育艺术,以言传情,去打动学生,得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2.五大主题:在班会内容选择方面,主要可围绕五大主题思想品德教育主题这是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品德信念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智力开发主题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智力能力开发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个性和谐发展,锻炼意志品格,有着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热门话题因此,班会必须引进心理教育内容行为习惯养成主题主要根据《守则》、《规范》以及《礼仪常规》要求,设计专题活动,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综合多功能主题指一节班会既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又训练开发学生智力能力,具有多种功能 3.五种模式:会议式以集合会议形式举行的班会,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模式,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当然其表现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漫谈式、表演式、辩论式、竞赛式等也可以多种形式并用 游戏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活动中可以师生共玩、师生共乐,在玩中增智,在玩中受益,在玩中明理。
同时还可以打破教室界限,走向室外更广阔天地因此游戏式班会值得提倡,尤其是对中低年级庆典”式结合一些节日,开展以“庆典”为主要内容的班会,如庆祝“六一”节,“五一”、“五四”“八一”与工人、青年、解放军联欢等,“七一”庆祝党的生日,“十一”庆祝祖国的生日,十月十三日庆祝队的生日;创设一些“班级节日”,如读书节、书画节、音乐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相互交往能力就某一个问题,在教师带领下,走出学校,先到社会上调查访问,之后回到班上汇报结果,畅谈感受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实践能力围绕主题,先组织学生游览参观名胜古迹和各种展览等,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生动的感性认识之后,或组织汇报、或小组座谈,以活泼的形式抒发观感,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获得深刻的教育班会后还可辅以主题征文等活动,使班会活动教育系列化、立体化既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又锻炼了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二、从微观入手,上好班会课要做到“五要”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设计方案要做到明确主题内容,明确教育目的,明确师生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主要是让学生认真准备),选择合适教育主题的模式,科学安排每一个活动环节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即在班会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贯彻自主性原则低年级,限于学生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教师要多选择或创设一些比较直观、形象、具体的生活实例和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去讨论、去评判,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形成并发展道德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多启发、多指导、多帮助、多鼓励中高年级,则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要突出主题,强调内化做到一课一主题,同时要具有针对性,教育过程中强调知、情、意、行统一,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寓于生动的教育形式中,引起学生情感上共鸣,促进内化要形式活泼,益趣并施班会过程要精心安排:准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文艺节目等;开会阶段,在学生自已组织、自己讨论、自己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表现形式上力求既简单又生动活泼,趣味性和教育性并施最后,班主任要发表总结性讲话,强化教育效果 要总结反馈,激励提高一节班会结束,班主任要发表激励性总结讲话:充分肯定成绩,从教育主题、教育内容、活动形式、教育效果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委婉道出不足,以希望的形式委婉、诚恳、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深刻阐发主题,班主任要用精辟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总结阐述本节班会的主题,帮助学生挖掘领会内容和形式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使班会的教育性更明确,教育效果更明显,班主任这一部分总结,应是本节班会的点睛之笔;提出殷切希望,最后班主任要热诚地鼓励学生,把这节课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成道德意志,落实到行动中去,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统一。
三、从管理抓起,保证班会课程落实要做到“五个到位” 课程安排到到位根据省颁课程计划的要求,排好课程,每周一节的班队会全校统一安排在同一时间,这样便于检查督促,保证做到不挤不挪不占,开齐上足上好教学研究到位以年段为单位成立教研小组,设立试点班,开展专题研究,及时总结试点班的经验和做法,辐射带动全校,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教育内容到位每个学期,要求班主任科学地统筹安排班会的教育内容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规划和阶段性德育工作重点相结合,做到整体性和针对性统一;与重大节日、纪念日相结合;与学校传统的教育活动相结合(如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科技教育等);与时代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相结合(如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班级实际相结合(如根据班级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针对性的专题教育领导督查到位每周抽查班主任的班会方案设计情况,建立巡课制度,深入课堂对班会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整改 教学评估到位从主题、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以及效果等五个方面对班会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扬长避短,促使班会课一步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