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树立大消费观念 促进经济发展5300字.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1128631
  • 上传时间:2021-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8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树立大消费观念 促进经济发展5300字   摘要:面对经济下滑,出口下降,要促进经济发展唯有扩大内需但在消费率较低及消费信心不足的情况下,仅依靠居民直接消费来拉动内需是不现实的必须树立大消费观念,采用政府干预消费方式来拉动内需本文解析了大消费概念及其作用,并提出了政府干预消费的办法   关键词:内需 大消费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影响,我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就走入下坡之路,并有越演越烈之势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说明了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1.2008年的经济呈加速下滑之势,全年四个季度的GDP同比增长分别是10.6%、10.2%、9.0%、6.8%,专家预测2009年将是更加艰难的一年  2.工厂不断倒闭,失业人数增加在2008年10月份的短短一个星期内,香港就有四家大型企业倒闭,包括在内地设厂的合俊公司合俊公司在内地的两家大型工厂也随之关门,8000多员工提前走上回家过年之路到2008年末,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约15%的农民工失业  3.出口下滑,2008年前三个季度出口同比回落4.8%,2008年11、12月出口同比增长更创新低,分别是-9%和-11.1%,七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且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呈下降之势  4.上证股票从6100多点跌倒最低的1600多点,最大跌幅超过70%房市一片萧条,政府的土地拍卖大部分以底价成交,甚至流拍2008年广州市全部拍卖地皮中超半数以底价成交  造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原因既有外扰,也有内困外扰用胡锦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扰抑制了我国的出口增长内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外依赖度高、本国居民消费率低等就是一些重要因素外部因素我们没办法改变,唯有改善我们的内困因此,为了减缓经济的下滑,稳定我国的经济形势和政治环境,除加大投资外,扩大内需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影响内需的因素    扩大内需不外有两条途径:增加居民消费和增加政府消费  (一)居民消费  居民的力量是最主要的,2006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到全社会最终消费支出的72.6%因而大力提高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关键,但要大幅提高居民消费却受到以下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因素,它决定居民收入的水平高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收入水平也高,最终使得居民消费水平也高。

      当前我国的经济仍在发展,居民的收入总水平仍在提高,但随着经济的下滑,失业人数的增加,消费总水平的提高将会受到很大限制经济微弱发展引起消费水平的提高不足以抵消出口下降所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难以起到拉动经济发展的领头作用  2.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格局是指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如果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越高,居民消费水平也越高但近年来我国的劳动者报酬份额越来越少,到2007年已下降到不足40%,要扭转这种趋势还需时日,因而要靠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去提高消费的难度会很大  3.消费率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居民从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越高,总体消费规模就越大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率较低,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消费率的提高还有很大潜力,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落后和居民消费习惯保守,加之人民对未来的信心缺失(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从2008年年初的95.6%,下降到2008年10月份的92.4%),要稍稍提高消费率也存在一定难度  4.收入分配的均匀性  贫富越悬殊(则财富越集中)消费率就越低,因为需要消费的人没钱消费,而有钱消费的人则趋向于投资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已高于警戒线的0.4,加之最近失业率的上升,贫富悬殊有扩大之嫌,因而它只会抑制我国的消费率提高,对扩大消费产生副作用。

        综上所述,单独依赖居民的力量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其可能性不大,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消费方式来扩大内需,以拉动经济发展  (二)政府消费  在消费率低,而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仅依靠居民直接消费来扩大内需是不可靠的况且随着经济的下滑和失业人数的增加,居民的收入有下降之势因此要扩大内需,唯有增加政府消费但不加条件地增加政府消费,对社会并非好事,它带来的将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因此我们提倡有条件地增加政府消费,因为政府消费不能只增加纳税人负担,而没有惠及整个社会政府消费中,有些会加重全体人民的负担,有些是间接地惠及全体人民,有些则是直接地惠及全体人民,比如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支出直接惠及全体人民的政府支出,叫做惠民支出惠民支出才是政府干预消费的重要手段  结合政府干预消费的提法,我们提出大消费的观念    ▲▲二、树立大消费观念,用政府干预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一)大消费概念  大消费是就全体居民而言的,因而它是生活消费而不是生产消费大消费是就居民享受而言,而不是就居民直接支出而言的,因而只要居民得到某种满足,包括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满足,不管是谁帮他支付、支付方式如何,都算是消费。

      但大消费仍然需要支出,其支出包括居民自己的直接支出、政府的惠民支出及居民自己的机会成本支出从拉动消费角度来说最主要的是支出,因为有人购买,才会有人生产因此大消费可以定义为包括居民支出、惠民支出、机会成本支出在内的生活消费  大消费从支付的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居民直接消费、政府惠民消费、闲暇消费  1.居民直接消费,是指居民付出真金白银的消费它是大消费的主要部分,但其可控性较差它包括物质消费和服务消费两个方面此处使用“服务消费”一词而不用“精神消费”,其目的是跟闲暇消费区分开来,因为两者都属精神消费  2.政府惠民消费,是指由政府支出且由居民受益的物质与服务消费这部分消费本由居民买单现改为政府买单,如九年义务教育、政府代失业农民工支付培训费、发放消费券等就受益者的消费形式而言,它可以是公共消费,也可以是个人消费政府的这部分支出叫惠民支出,它由政府买单,居民得益  政府惠民消费的中心在于政府为居民买单,这是它与政府投资、与政府行政经费开支的根本区别政府免掉全国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后,改为财政支付,这就是惠民支出,但政府对各级学校投入的校舍改造支出就不是惠民支出(属间接惠民)政府对城市公交进行补贴而让居民省掉的交通费就是惠民支出,但政府发展道路建设的支出则不属于惠民支出(属间接惠民)。

      政府对城市居民公园门票的补贴支出就是惠民支出,但政府建设公园的支出就不算惠民支出(属间接惠民)政府发给居民的消费券支出就是惠民支出,但社保局支付给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金就不算惠民支出(这部分支出还没有形成消费)政府可以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环保、城市公共休闲及交通等公共消费方面帮助居民买单,也可以在发放消费券、对农民购买电器进行补贴等个人消费方面为居民买单  3.闲暇消费,是指居民用放弃工作(从而失去工作应得的收入)换来的一种精神享受其特点有,首先他是一种精神消费,其次它的支付手段是机会成本精神享受也应该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用金钱换来的精神享受已包括在居民直接消费之中,无需支付的精神享受不算消费,用机会成本支付的精神享受就是闲暇消费这种机会成本是居民因放弃加班加点或放弃较长的工作时间所放弃掉的收入   (二)政府干预消费方式   在大消费概念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直接或间接干预消费  1.增加惠民支出惠民支出是政府直接为消费者买单,能成为实际的消费其支出的效率较高,能切切实实的增加全社会的消费因而惠民消费应成为政府干预消费的最主要手段  惠民支出的方式可以有:  (1)免掉居民的某些费用,比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

        (2)实行消费补贴,如家电下乡补贴、看病补贴等  (3)发放消费券  2.立法控制居民劳动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控制加班加点尽管让一部分劳动者收入下降,但他们可得到休闲的享受(这也是劳动者所想和所需),而且新增就业的劳动者将会有更高的消费率,对提高消费很有利  3.扩大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因为只有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后,才能让居民敢于消费和放心消费,它是一种间接干预消费的方式要扩大医保社保范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降低单位缴交的统筹部分比例,适当增加政府对社保补贴很多单位不愿意给员工买保险,原因之一就是单位缴交部分较大通过政府补贴,除有效地扩大劳动者的参保范围外,还可以减少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度过经济难关2)加大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执法是对不为员工购买保险的单位的制裁,宣传是对劳动者依法维护本身权益的教育执法让企业摄于法律威严主动为员工购买保险,宣传让员工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企业的逃保成本3)通过政府补贴方式,扩大无业人员、个体工商人员及农民的参保范围这部分人员的参保率和参保意愿都是最低的,因为他们的收入不太稳定因此不管从拉动消费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创建温馨和谐社会的角度考虑,政府都应关心这部分人的医保和社保。

          ▲▲三、树立大消费观念的意义    1.有利于政府干预消费规模及消费方式,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府通过惠民支出干预消费规模,达到增加内需和减少我国经济对外依赖度的作用政府通过立法控制工作时间,引导消费方式,让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消费人们的闲暇还可以促进居民直接消费,因为人们的闲暇时间多了,自然想找个休闲去处,消费也自然增加了  凯恩斯理论认为,当经济处于萧条时,增加政府投资,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这是投资干预但投资过多,消费不足的话,就会出现产能过剩,特别是当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下滑的时候,短期内可以通过投资需求(同时带动就业增加)去拉动经济发展,但长远看,会引起产能的增长快于消费的增长,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滞涨直至衰退,这就是马克思的经济循环理论因此在增加投资的同时应该注重提高消费在居民消费率一定、收入一定甚至下降的情况下,要扩大消费规模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政府干预  2.回归人类本性  有人说人类本性是逐利(或财富)但人类需要财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本人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还是享受,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大消费的概念提倡更高的精神享受这种享受包括两个部分:  (1)由政府支出的生活环境的享受。

      居民有优美的居住环境,绿化成荫,没有噪音、没有废气;假日有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休闲去处;出门交通畅顺且成本低;求医方便且便宜它要求政府关注环保,关注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及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2)居民闲暇享受闲暇除了是我们的个人目标,也应该是我们的社会目标(它是社会人性化的体现)它可以让一家人有更多的相处时间,减少家庭矛盾,缩小代沟,增强社会稳定性现在,闲暇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奢侈我国的企业一般采用每周六天工作制,有的企业甚至每月只给员工两天或更少的休息时间八小时以外的加班也是经常事,甚至有很多工厂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像香港有名的玖龙纸业旗下的工厂就经常存在超时加班现象(曾被指血汗工厂),可以想象更多的中小企业其加班的程度有过之而不会不及因此把闲暇作为一种消费的提出,是回归人类本性的需要  3.提倡闲暇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工作,以减少失业率  一方面,每个人做少一些,同样的工作就需要更多的人做另一方面居民闲暇多了,就需要更多的休闲去处,从而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人员的需求就增加了  4.增加社会公平性,以创建温馨和谐社会  政府的惠民支出,实质上是社会财富的一次再分配,它让全体人民得到同样的享受。

      政府这部分支出越大,社会的贫富悬殊就越小,社会就越温馨和谐尽管现在很少有人提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