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念母亲》综合资料一.docx
6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怀念母亲》综合资料一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
因此,在感受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孤寂时陪伴着他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2)对词语的理解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对自己的母亲和祖国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在心目中,两位母亲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薄暗:昏暗文中指黄昏时候,夜幕逐渐降临,天地间一片朦胧、昏暗 沮丧:灰心失望文中指房东太太一直期待着儿子归来,儿子却迟迟未归,心里有种失落感从中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体现了母亲的爱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文中指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心里感到落寞无依,脑海中一直盘旋着祖国的影子,回忆着在故国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文中指想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到她们身边去,不想在国外停留 二、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学生搜集季羡林先生写的讴歌母亲为主题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的思想情感打基础 2.导入新课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或者课前了解到的有关材料,师生交流对及文章背景的了解;也可从交流各自对母亲的感情入手,获得对文章主题的粗浅把握 3.文章情感丰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感悟,感受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编排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训练要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画找相关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感受对母亲,尤其是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情感。
首先是对亲生母亲的感情,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因此心中觉得伤心难过:"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接着转入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这部分有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语句,如,为什么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中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么?回忆房东太太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念头?到底在寻一个什么梦?为什么又说"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还有些句子,如,"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
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的内心体验;"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在记忆深处的母亲的身影,从而体会人物情感 课文最后以"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作结,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母亲的身份不同,对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变的,从而呼应文章开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真挚的情感 4.体会的思想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通过对比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因素外,还可以适当补充、拓展有关的资料如,描写亲生母亲这部分,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介绍,这将影响学生对内心感情的理解,如果能引入相关资料,就可以充实学生认识,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5.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自学与老师引导相结合,适时给予指导,"挚字右上部分是"丸,不是"九,不要少点;"频的左下部分不要写成"少;"斑与"班字形比较相似,要注意区别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