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汇编.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13576285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三生物知识点难点高三生物学问点难点1  名词:  1生物净化:生物体通过汲取分解及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降低或消逝的过程  语句:  1、我国防治环境污染的对策:加强法律意识,依法爱护环境;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利用高科技进行防治;把生物科学应用于环境爱护中  2、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3、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①汲取有害气体:柳杉林每月可以汲取二氧化硫60kg②吸附粉尘:1hm2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t之多③杀灭细菌: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悬铃木、橙、圆柏、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4微生物的净化作用:①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的净化作用:a、较易分解---粪便;b.较难分解:纤维素和农药;c、不分解:塑料和尼龙②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高三生物学问点难点2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含量不同依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大量元素中,CHON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其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行缺少的。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四、构成细胞的化合物P17  无机化合物  :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等;  :卵磷脂、性激素、胆固醇等;  :胰岛素、抗体、血红蛋白等;  有机化合物:、  其次节: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的方式相互结合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肽链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困难(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缘由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依次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不同、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由于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功能主要如下:(1)结构蛋白,如肌肉、载体蛋白、血红蛋白;(2)信息传递,如胰岛素(3)免疫功能,如抗体;(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如胃蛋白酶(5)细胞识别,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总而言之,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担当者  第三节:核酸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对于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动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动物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脂质主要是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P(如磷脂)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单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就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很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不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同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4.5%;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是细胞的良好溶剂,也可以干脆参加生物化学反应,还可以运输养分物质和废物总而言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细胞内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其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困难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很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很重要。

        细胞内有机物质的鉴定  糖类中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以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还原糖的检测中,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等量混合匀称后再运用,并且要水裕加热;在蛋白质的检测中,在组织样液中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不需加热  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因此利用这两种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此试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变更膜的通透性,加速色素进入细胞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做试验材料,此试验的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视察高三生物学问点难点3  名词:1、植物的矿质养分: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汲取、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汲取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汲取: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汲取所具有的选择性它表现为植物汲取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依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①汲取的状态:离子状态②汲取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③、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离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须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汲取离子要消耗能量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汲取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供应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须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确定是否汲取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确定汲取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汲取离子有选择性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汲取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①汲取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②汲取方式:根对水分的汲取---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主动运输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汲取----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能量和载体。

      ④联系:矿质离子在土壤中溶于水,进入植物体后,随水运到各个器官,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汲取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①运输:随水分的运输到达植物体的各部分②利用形式:矿质运输的利用,取决于各种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K在植物体内以离子状态的形式存在,很简单转移,能反复利用,假如植物体缺乏这类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现病态;N、P、Mg在植物体内以不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能转移,能多次利用,假如植物体缺乏这类元素,首先在老的部位出现病态;Ca、Fe在植物体内以稳定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能转移,不能再利用,一旦缺乏时,幼嫩的部分首先呈现病态  4、合理浇灌的依据: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须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须要量也不同  5、根细胞汲取矿质元素离子与呼吸作用相关,在肯定的氧气范围内,呼吸作用越强,根汲取的矿质元素离子就越多,达到肯定程度后,由于细胞膜上的载体的数量有限,根汲取矿质元素离子就不再随氧气的增加而增加高三生物学问点难点4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3.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无核膜,并不是真正的细胞核)[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硝化细菌]  4.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水绵-绿藻/伞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蛔虫]  5.学家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细胞壁核结构细胞器染色体种类较小(1-10微米)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核仁核糖体无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真核细胞较大(10-100微米)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有核膜、核仁多种细胞器有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  6.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视察(视野亮)→移动视野中心(偏左移左)→高倍物镜视察(视野暗):①只能调整细准焦螺旋;②调整大光圈、凹面镜  7.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溢耐人寻味的曲折高三生物学问点难点5  名词: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简单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瘦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望见的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起先,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亲密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