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诊断标准.doc
7页1附件 1:脑卒中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标准一、脑梗死(一)脑血栓形成1.患者多为中老年,多有高血压病及动脉粥样硬化;2.发病前可有 TIA 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3.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4.症状多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5.多数病人意识清楚,而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6.CT 检查早期多正常,24-48 小时后出现低密度灶颅脑 MRI 可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对小脑及脑干梗死检出率较高二)脑栓塞1.患者多为青壮年,有心脏病或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栓子来源) ;2.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数秒至数分钟达高峰;3.突然偏瘫,一过性意识障碍可伴有抽搐发作或有其他部位栓塞,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局限体征;4.对临床症状像脑栓塞又无心脏病患者,应注意查找非心源性栓子来源,以明确诊断;5.心电图应作为常规检查,头颅 CT 扫描在发病 24-48 小时后可见低密度梗死灶,MRI 能更早发现梗死灶,对脑干及小脑扫描明显优于 CT三)腔隙性梗死1.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常伴高血压;2.起病突然,急性发病,多在白天活动中发病;23.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好;4.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高级神经功能障碍;5.头颅 CT/MRI 有助于诊断。
四)分水岭脑梗死1.患者多为中老年,有高血压病史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史,颈部或颅内血管存在一定程度的狭窄;2.发病前有血压下降或血容量不足的表现;3.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4.CT 或 MRI 可见楔形或带状梗死灶二、脑出血1.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略多,伴有高血压史者;2.多有情绪激动、劳累、饮酒、用力排便等诱因;3.突然起病,进展迅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有偏瘫、失语等脑局灶体征;4.小量出血与脑梗塞相似,重症脑梗死可出现明显高颅压症状甚至脑疝,又与脑出血难以鉴别,需靠 CT 以助诊断;5.腰穿脑脊液检查多含血且压力较高三、蛛网膜下腔出血1.起病多急骤,有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2.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基本上可诊断;3.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有助诊断;4.多数意识清楚,但可有嗜睡,精神症状重者亦可迅速昏迷,多无神经系局限3体征,但可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偶有肢体轻瘫;5.如诊断可疑,可做 CT 或腰穿查脑脊液以助确诊四、未分类脑卒中根据临床表现可以确定为脑卒中,但客观上不易区别分类者(病情又不允许或无条件做特殊检查) 。
五、诊断卒中需排除的疾病若病人的临床表现是由下列疾病所致,则不认为是卒中:1.严重的颅(脑)外伤;2.肿瘤,如:源发性或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或良性) ;3.代谢障碍或体液与电解质紊乱所致的昏迷,如:糖尿病、低血糖、癫痫、低血容量、中毒、药物过量、尿毒症或肝脏疾病所致者;4.颅神经炎,如面神经炎的周围性面瘫等;5.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脓肿、肉芽肿、脑膜炎、脑炎及其他任何累及脑与脑膜的感染均不属卒中4附件 2:冠心病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标准一、急性心肌梗死(一) 定义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二) 诊断标准1.症状 在本次急性发作时(1) 典型的:胸痛,其特征为:疼痛时间超过 20 分钟,和无明确的非心脏病病因2) 不典型的(同时具备下列三项):① 有下列症状的一项或几项:1) 不典型疼痛;2) 急性左心衰竭;3) 休克;4) 昏厥 ② 无缺血性心脏病以外的心脏病 ③ 无明确的非心脏性原因注释:不典型疼痛指短时间或间歇性的,每次疼痛时间少于 20 分钟,或疼痛在不典型部位如上腹部、手臂、下颌、颈部。
)2.心电图 心电图分类应根据在急性发作后所有描记的心电图及恰好在急性发作前做的心电图1) 确诊的心电图(具备下列一项或两项)① 在一系列心电图记录中出现有诊断意义的 Q 波;② 出现演变损伤电流,持续一天以上5(2) 可疑的心电图(具备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① 在一次心电图记录中无显著 ST 段下移,而其后的心电图记录中有显著 ST段下移;② 在一次心电图记录中无 ST 段抬高,在另一些心电图记录中有 ST 段抬高;③ 在一次心电图记录中无明确T 波倒置,在另一些心电图记录中有明显 T 波倒置3.血清酶的改变 应尽可能的进行血清心脏酶学检查1) 不正常 症状发作或住院 72 小时内所进行的血清酶检查中,至少有一次高于正常上限两倍以上;(2) 可疑 血清酶水平升高,但不超过正常上限的两倍;(3) 非特异性 血清酶水平升高,但可用心肌梗死以外的原因解释者如肝病、感染,除颤或外科手术二、冠心病猝死(一) 定义猝死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 6 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的猝死一半以上为冠心病引起二) 诊断标准(具备下列一项或一项以上)1.有冠心病既往史,突然死亡,不能证明系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原因所致;2.突然死亡,经尸检证实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但无急性心肌梗死;3.无冠心病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突然死亡,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28附件 3:脑卒中、冠心病发病报告卡脑卒中、冠心病发病报告卡门诊号 □□□□□□ 住院号 □□□□□□ 卡片编号 □□□□□□身份证号码 □□□□□□□□□□□□□□□□□□ ICD-10 编码□□□.□姓名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婚姻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实足年龄_________具体工种_____________民族_________家庭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住户口地址_______县(市、区)________街道(乡) 目前居住地址_______县(市、区)________街道(乡)___________村__________号脑卒中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未分类脑卒中 诊断依据(可多选): □临床症状 □心电图 □血管造影 □CT □磁共振 □神经科医生检 查□超声检查 危险因素及病史(可多选): □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 □冠心病(□伴房颤) □风心病(□伴房颤 ) □高血压 □糖尿病(□有并发症 )□高脂血症 饮酒(□1-4 天/周 □≥5 天/周 □不饮酒) 吸烟(□≥20 支/天 □10-19 支/天 □1-10 支/天 □不吸烟)冠心病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猝死诊断依据(可多选): □临床症状 □心电图 □血管造影 □CT □磁共振 □神经科医生检查□超声检查危险因素及病史(可多选): 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有 □无)□高血压 □糖尿病(□有并发症 )□高脂血症饮酒(□1-4 天/周 □≥5 天/周 □不饮酒)吸烟(□≥20 支/天 □10-19 支/天 □1-10 支/天 □不吸烟)发病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确诊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是否首次发病 □是 □否确诊单位:□ 1)省级医院 2)市级医院 3)县级医院 4)乡镇级医院 5)其他 9)不详报卡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报卡医师__________ 报卡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日死亡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死亡原因________________死因编码:□□□.□备注:本卡片用于新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病例的填写,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脑卒中和冠心病,应按所患之病种分别予以填报。
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期限均定为急性发病后 28 天;28天内如有第二次急性发作则不作登记;如 28 天后有急性发作则按另一病例登记一次 “卡片编号为 8 位,前 2 位为年份(2 位) ,第 3-4 位为该县乡镇编码(此编码由各项目点自行确定) ,第 5-8 位为该乡镇内发病病人编码(0001-9999) 卡片编码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29附件 4: 脑卒中、冠心病新发病例登记册脑卒中、冠心病新发病例登记册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具体居住地址工作单位诊断分型发病日期确诊日期确诊单位是否首次发病随访时间随访结果死亡日期死亡原因备注说明:1.本表供各级医疗机构防保人员登记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病例,请详细登记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等项目,以便核对及随访病人病人如一月内有两次发病者,只记一次2.诊断分型:1)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出血 3)脑血栓形成 4)脑栓塞 5)腔隙性梗死 6)分水岭脑梗死 7)未分类脑卒中 8)急性心肌梗死 9)冠心病猝死3.诊断单位:1)省级医院 2)市级医院 3)县级医院 4)乡镇级医院 5)其他 9)不详304.随访时间、随访情况:为乡镇防保人员随访后填写。
随访结果为 1)生存 2)户口迁出 3)死亡 4)失访 5)其他5.死亡原因:不一定为脑卒中或冠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