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教程腹泻.ppt
17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腹 泻,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腹泻(,diarrhea,),定义: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次数增多,+,含水量增多,80%,成分异常,腹泻,排便量增多,200g,正常人排大便,频率,含水量,大便性状,13,次,/,日,100-200ml,成形软便,不含异常成分,正常人排便情况,类型,排便次数,排便性质,排便量,真性腹泻,3,水样,200,克,假性腹泻,3,水样,3,正常成形,假性腹泻:大便排空容量少,尤其是远端结肠狭窄伴肠内积粪及继发性,水样大便,是一种特殊类型,常伴有急性便秘正常成形的大便排出次数增多:不是生理性改变就是直乙状结肠段的病变腹泻还应与失禁相鉴别腹泻通常指,“,真性腹泻,”,两个月,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注:两个月的时间间隔是人为确定的,国外认为:,3,周,病 因,1,、急性腹泻:,1,)肠道疾病:感染性肠炎和急性出血性肠炎、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肠道缺血等,抗生素使用2,)急性中毒:毒菌 鱼胆食物或化学药物中毒等;,3,)全身性感染:败血症、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4,)其他:过敏及服用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新斯的明等。
2,、慢性腹泻:,(,1,)消化系统疾病:,1,)胃部疾病:,2,)肠道疾病:,3,)肠道非感染性疾病:,4,)肠道肿瘤:,5,)胰腺疾病:,6,)肝胆疾病:,(,2,)全身性疾病:,1,)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2,)其他系统疾病:,3,)药物副作用:甲状腺素,4,)神经功能紊乱:,发生机制,(一)感染性腹泻:,1,、病原体附于肠黏膜表面,产生肠毒素,促使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分泌水和电解质,并抑制其吸收功能,形成分泌性腹泻2,、病原体浸入肠道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细胞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破坏组织、形成溃疡、出血、黏膜渗出3,、病原体在肠道内繁殖,产生细胞毒素,杀伤组织细胞,使肠道运动麻痹、发生坏死二)小肠吸收不良:慢性肝、胆、胰腺疾病主要是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为黄或灰色,油腻糊状、恶臭味三)渗透性腹泻:口服不易吸收的,MG,2+,、,PO,4,2-,、,SO,4,2-,、山梨醇、甘露醇等均可引起渗透性腹泻胃空肠吻合术后等四)分泌性腹泻:肠毒素、双羟胆酸、羟脂肪酸等可引起分泌性腹泻霍乱一日内使肠道分泌,15000ml,以上五)渗出性腹泻:除各种肠道感染引起肠道炎症外,如癌肿、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放射性肠炎等均可引起渗出性腹泻。
六)肠道运动异常:肠道运动减弱和停滞可因细菌过度生长而发生腹泻;肠道运动亢进食糜通过肠道时间过短而引起腹泻,如甲亢、肠道炎症、或机体受凉、进食生冷等临床表现,起病及病程,急性腹泻,起病,病程,病因,急骤,较短,感染,食物中毒,慢性腹泻,缓慢,较长,慢性感染,吸收不良,肠道肿瘤等,临床表现,次数及粪便性质,急性感染性腹泻,10,次,/,天,细菌性腹泻,粘液血便或脓血便,阿米巴痢疾,暗红色或果酱样,慢性腹泻,排便次数,慢性痢疾、炎症性肠病、,结肠及直肠癌,可为稀便、也可带粘液、脓血,肠易激综合症,粪便中带粘液,而无病理成分,临床表现,与腹痛的关系,急性腹泻常有腹痛,尤其是感染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多无腹痛腹痛(部位),便后缓解,小肠疾病所致,腹泻,脐周,不明显,结肠疾病所致,腹泻,下腹,常可缓解,伴随症状,提示,常见疾病,伴发热,致热原形成,菌痢、伤寒、肠道恶性淋巴瘤、败血症等,伴里急后重,累及直乙状结肠,急性菌痢、直肠炎症或肿瘤,伴明显消瘦,小肠病变为主,胃肠道恶性肿瘤、肠结核、吸收不良综合症,伴皮疹或皮下出血,感染性及血液系统疾病多见,伤寒或副伤寒、败血症、麻疹、过敏性紫癜,伴腹部包块,存在肿瘤性或炎症性增生,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Crohn,病、血吸虫性肉芽肿,伴重度失水,多见于分泌性腹泻,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尿毒症,伴关节痛或肿胀,多见于免疫性或结缔组织疾病,Crohn,病、溃结、,SLE,、肠结核,问诊要点,确定症状的客观存在性,症状的主要特点,症状的诱因,患者的一般情况,腹泻,明确是否为“真性腹泻”,不洁饮食、旅行、聚餐、情绪,臭味,性状,数量,伴随症状,精神、睡眠,群集发病历史,加重、缓解因素,流行病,地方病,遗传病,进食,禁食,抗生素,思考题,1.,腹泻的定义,2.,腹泻的发生机制,3.,腹泻的问诊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