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 种 设 备 无 损 检 测 mt 专 业 ⅱ级理论试卷(闭卷).doc
8页特 种 设 备 无 损 检 测 MT 专 业 Ⅱ 级理 论 试卷 ( 闭 卷)一、是非题( 20 题,每 题 2 分, 共 40 分 对 画 ○ ,错画 × )得分: 阅卷人 :1、 如果被磁化的试件表面存在裂纹, 使 裂纹产生漏磁场的原因是裂纹具有高应力 ( × )2、 由 磁粉探伤理论可知, 磁 力线在缺陷处会断开, 产 生磁极并吸咐磁粉 ( × )3、 使 经过磁化的材料的剩余磁场强度降为 0 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 × )4、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直径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其表面磁场强度将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 ○ )5、 为 了能得到最好的流动性, 磁 粉的形状应是长形的 , 且 具有极低的磁导率 ( × )6、 荧光磁粉检测时采用的紫外线波长范围是 510~550nm ( × )7、 紫外灯前安装的滤光片是用来滤去不需要的紫外线 ( ○ )8、 A 型试片上的标值 15/50 是指试片厚度为 50μ m, 人 工缺陷槽深为 15μ m ( ○ )9、采用长度和直径相同的钢棒和铜棒分别对同一钢制筒形工件作芯棒法磁化,如果通过 的电流相同,则探伤灵敏度相同。
( ○ )10、一般说来,检测表面光滑的工件,应选用粘度和浓度都小一些的磁悬液,而检测表面粗糙的工件, 则应选用粘度和浓度大一些的磁悬液 ( × )11、 整 流电流中包含的交流分量愈大, 检测近表面缺陷的能力愈小 ( ○ )12、剩磁法探伤中,如使用交流电磁化就必须考虑断电相位问题,而使用直流电或半波整流电磁化则不必考虑断电相位问题 ( ○ )13、为检出高强度钢螺栓螺纹部分的周向缺陷,磁粉检测时一般应选择:线圈法、剩磁法、 荧光磁粉、 湿 法 ( ○ )14、 与 剩磁法相比, 连续法更适合于对带涂层的工件进行磁粉检测 ( × )15、 交 叉磁轭既可用于干法, 又 可用于湿法; 既 可用于连续法, 又 可用于剩磁法 ( × )16、相关显示是由缺陷漏磁场引起的磁痕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不是漏磁场引起的磁痕显示 ( × )17、对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在用承压设备进行磁粉检测时,其内外壁宜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 × )18、 磁 化电流过大会产生伪显示, 其 特征是: 磁 痕浓密清晰, 沿 金属流线分布 ( × )19、淬火裂纹的磁痕特征是:磁痕浓度较高,多发生在试件上应力容易集中的部位。
如孔 、 键 及 截 面 尺 寸 突 变 的 部 位 ( ○ )20、 交流电磁轭只可用作局部退磁 ( × )二、单项选择 ( 10 题, 每 题 2 分, 共 20 分 ) 得分: 阅卷人 :1、 下列哪一条是磁粉优于渗透探伤的地方: ( D )A.能检出表面夹有外来材料的表面不连续性; B.对单个零件检验快;6、 以下关于磁粉检测时机的叙述, 哪 一条是错误的: ( A )A.检测时机应选在机加工后,磨削前进行;B.检测时机应选在容易产生缺陷的各道工序后进行;C.检测时机应选在涂漆,电镀等表面处理之前进行;D.对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 24 小时进行7、 下列有关缺陷自身对检测灵敏度影响的叙述中, 正 确的是: ( D )C.可检出近表面不连续; D.以上都是2、 下列有关试件达到磁饱和所需要磁场强度的叙述, 哪 条是正确的: ( C )A.含碳量越低的碳钢,所需要的磁场越强;B.淬火前的钢比淬火后的钢需要更强的磁场;C.同一种钢,其冷加工比越大,需要的磁场越强;D.矫顽力小的钢,一般需要强磁场3、 黑 光灯的强度应用什么测量? ( A )A.黑光辐照计; B.照度计;C.磁强计; D.高斯计。
4、 对人眼最敏感的光线是: ( D )A.波长约 365nm 的紫外光; B.波长约 700nm 的红光;C.波长约 450nm 的紫光; D.波长约 550nm 的黄绿光5、 对 钢管轴向通以直流电进行磁化, 下 列描述磁场强度分布的图中 , 哪 个是正确的: ( B )A.若缺陷与磁化电流方向平行或夹角< 20° ,则几乎不产生漏磁场,不能检出缺陷; B.缺陷的磁导率对检测灵敏度也有影响,缺陷磁导率愈高,愈容易检出;C.当缺陷的深度一定时,检测灵敏度随着宽度的增加而增加;D.以上都不是8、 检测螺栓横向裂纹较合适的方法是: ( D )A.磁轭法、连续法、黑磁粉;B.通电法、剩磁法、黑磁粉;C.线圈法、连续法、高浓度荧光磁悬液;D.线圈法、连续法、低浓度荧光磁悬液9、 以下关于交叉磁轭检验焊缝的叙述, 哪 一条是正确的? ( D )A.交叉磁轭连续行走探伤比固定不动探伤效果更好;B.交叉磁轭的磁极与工件表面间隙过大会产生探伤盲区;C.应控制交叉磁轭的行走速度不超过 4m/min;D.以上都是10、 以 下关于磁粉检测安全防护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B )A.使用干法探伤时,检测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B.使用黑光灯时,人眼应避免直接注视黑光光源,必要时应戴上防护用的变色眼镜;C.安装心脏起搏器者,不得从事磁粉检测; D.在附近有易燃易爆材料的场所,禁止使用触头法和通电法进行磁粉检测。
三、问答题( 5 题,每 题 5 分, 共 25 分 ) 得分: 阅卷人 :1、影响漏磁场的因素有那些?答 : ( 1) 外 加磁场强度的影响: 外 加磁场强度一定要大于产生最大磁导率对应的磁场强度 ; 使磁导率减小,磁阻增大,漏磁场增大 2)缺陷位置 及形 状的 影响 :缺 陷埋 藏愈 浅, 缺陷 愈垂 直于 表面 ,缺 陷的 深宽 比愈 大, 其漏磁场愈大 3)工件表面覆盖层的影响:同样的缺陷,工件表面覆盖层越薄,其漏磁场愈大 4) 工 件材料及状态的影响: 工 件本身的晶粒度大小, 含 碳量的多少, 热 处理及冷加工 都会对漏磁场产生影响2、磁粉探伤用的磁粉,对其性能各有什么要求 ?答 : ( 1)磁特性: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及低剩磁 2) 粒 度适当均匀: 湿 法用磁粉的平均粒度为 2~10µm, 最 大粒度应不大于 45µm; 干 法用磁粉的平均粒度不大于 90µm,最大粒度应不大于 180µm 3)形状,按一定比例的条形,球形和其它形状的混合物 4)密度适中 5)识别度:指磁粉的光学性能,包括磁粉的颜色,荧光亮度及与工件表面颜色的 对比度要大3、简述磁粉探伤方法的主要工艺过程。
答: 磁粉探伤的主要工艺过程,指从磁粉探伤的预处理、磁化工件 (选择磁化方法、磁化规范和安排在合适的工序 )、 施加磁粉 (根据工件要求选择湿法或干法, 根据材料的剩磁 Br 和矫顽力 Hc 选 择 连 续 法 或 剩 磁 法 检 验 并 施 加 磁 粉 )、 磁 痕 分 析 (包 括 磁 痕 评 定 和 质 量 验 收 ) 、 退磁和到检验完毕进行后处理这六个步骤4、什么是磁化规范?确定磁化规范的方法各有哪些 ? 答: 磁化规范是指对工件磁化,选择磁化电流值或磁场强度值所遵循的规则 制定磁化规范的方法有:( 1)用经验公式计算;( 2)利用材料的磁特性曲线,确定合适的磁场强度;( 3)用仪器测量工件表面的切向磁场强度;( 4)用标准试片确定大致的磁化规范5、在役与维修件磁粉检测的特点是什么 ? 答: 在役与维修件磁粉检测的特点是:( 1) 在 役与维修件探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查疲劳裂纹和腐蚀, 所以探伤前, 要充分 了 解工件在使用中的受力状态、应力集中部位、易开裂部位以及裂纹的方向 2)疲劳裂纹一般出现在应力集中部位,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只需要进行局部检查 3) 常用的磁粉检测方法是触头法、 电 磁轭法、 线圈法 (绕电缆 )等, 已拆卸的小工件也 常常利用固定探伤机进行全面检验。
4) 对于不可接近或视力不可达的部位, 可 使用内窥镜配合检验 对于危险孔, 最 好采用磁粉检测—橡胶铸型法 5)许多维修件有镀层或漆层,须采用特殊的检测工艺,必要时要除掉表面覆盖层 6)磁粉检测后往往需要记录磁痕,以观察疲劳裂纹的扩展四、计算题( 3 题,每 题 5 分, 共 15 分 )得分: 阅卷人 :1、 钢 管内径 Φ =14mm, 壁 厚为 δ =6mm. 采 用中心同轴穿棒法磁化, 若 磁化电流为 I=750A, 试计算管内、外壁上的磁场强度? 解:内半径 r=d/2=14/2=7( mm)外半径 R=r+δ =7+6=13( mm) 由公式 H=2I/r 可导出磁场强度: H 内 =2× 750/7=214.3(Oe)H 外 =2× 750/13=115.4(Oe) 答: 钢管内、外壁上的磁场强度分别为 214.3Oe 和 115.4Oe2、 有 一 钢 管 , 规 格 为 Φ180mm× 17mm× 1000mm,用 偏 置 芯 棒 法 检 验 管 内 、 外 壁 的 纵 向 缺 陷 ,应采用多大的磁化电流?若采用直径为 25mm 的芯棒时, 需 移动几次才能完成全部表面的检验?解:芯棒直径 D=25mm,当采用直流电或整流电连续法时 I=( 12~32) × ( 25+2× 17) =(708~1888) (A) 又因为检测范围为: 4D=4× 25=100( mm)钢管外壁周长为: L=πΦ =3.14× 180 ≈ 570( mm)考虑到检测区 10%的重叠,所以完成全部表面的检验需移动芯棒的次数为:N = L4D (1 − 10%) = 570100 × 0.9 ≈ 6.3 ,取整数 N ≈ 7答: 当芯棒直径为 25mm 时, 用偏置芯棒法全面检验钢管需 708~1888A 磁化电流, 钢 管应移动 7 次。
3、有一管道,规格为 Φ159× 10( mm) , 长 1200mm,现要求用线圈法纵向磁化对其原材料缺 陷进行检测, 已 知线圈内径为 220mm, 匝 数为 10 匝, 长为 400mm 根据 JB/T4730.4-2005,应 采用多大的磁化电流?需要的最小磁化次数为多少?D 2π( )解 : ( 1) ∵ Y = 2 = ( D ) 2 = ( 220 ) 2 ≈ 1.9 < 2π( D0 ) 2 D02∴ 属高填充系数磁化159∵ D = D2 − D2 = 1592 − (159 − 20) 2 = 5960 = 77.2(mm)eff 0 i∴ L =D LDeff= 1200 = 15.5477.2∴ (NI)h = 35000 (L/ D ) + 2 =3500015.54 + 2 = 1995.4∴ I = (NI)h = 1995.4 = 199.54(A) ≈ 200AN 10( 2)最小磁化次数: n = L(l + 2 ×150) × (1 − 10%) = 1200(400 + 300) × 0.9= 1.9 ,取 2 次。
答: 根据 JB/T4730.4-2005,应采用的磁化电流约为 200A, 需 要 的 最 小 磁 化 次数 为 2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