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
73页第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第九单元第九单元课标要求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3.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4.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5.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6.分析特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决定其营养结构备考指导1.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地位和作用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源头、途径、传递效率及有关的生理过程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第一环节必备知识落实知知识点一点一生生态系系统的的结构构知识筛查知识筛查1.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相互关系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易错易混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特例分析 错误认识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等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细菌、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2)食物链(3)食物网食物网的概念、成因、特点和功能食物网实例分析a.该食物网中含有12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所含营养级最多的2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和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蛇猫头鹰c.图中猫头鹰所占营养级为第三、四、五和六营养级d.图中猫头鹰与蛇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知识落实知识落实1.(2022广东卷)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归类正确的是()A.a、c是生产者B.b、e是肉食性动物C.c、f是杂食性动物D.d、f是植食性动物C由题图可知,a、b处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c处于第二、四营养级,是消费者,e处于第三营养级,是肉食性动物,A项错误,B项错误c和f都占有第二、四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d处于第二营养级,是植食性动物,C项正确,D项错误。
2.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除大型植物外,还有自养型鞭毛虫;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二、三、四、五共4个营养级知知识点二点二生生态系系统的能量流的能量流动知识筛查知识筛查1.对能量流动概念的理解2.能量流动的过程(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初级消费者,丙代表次级消费者,丁代表呼吸作用,戊代表分解者2)据图分析食物链中甲能量的去向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单向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b.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生态金字塔(1)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为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作能量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用表示能量金字塔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生物量(每个营养级所容纳的有机物的总干重)之间的关系,就形成生物量金字塔3)数量金字塔用表示能量金字塔的方法表示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的数目比值关系,就形成数量金字塔4)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统称为生态金字塔知识落实知识落实1.下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的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积累的能量为c+e+g+h+iB.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d+gC.b都被微生物利用D.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f/a)100%A由题干可知,f=i+h,d=g+f,b=e+d,a=b+c,故植物积累的能量a=c+e+g+h+i,A项正确。
植食性动物摄入量=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因此粪便中的能量为g,B项错误b包括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a代表植物的积累量,而不是植物的同化量,D项错误2.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kJ/(m2a)B.底栖动物同化能中的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A底栖动物摄食能中的大部分为排粪能,没有被利用,故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2119.5-1642.1=477.4kJ/(m2a),A项错误底栖动物同化能中的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即代谢能,其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即生长能,B项正确生长能中的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其余流向分解者或未被利用,故题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项正确能量以物质为载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同时还有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以调整种间关系,D项正确。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B.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在“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分析题图可知,b=h+c,A项错误缩短食物链可以降低能量的损耗,但无法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在“草兔狼”这条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兔)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C项正确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b-h)/a100%,D项错误4.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一条食物链: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D.据图可知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C题图中代表生产者,、和都代表消费者,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每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很多,各种生物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进入生物群落的能量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释放出来的是热能,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5.(2022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输出的物质更多,故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A项正确由于利用鸭子进行害虫防治,该稻田农药使用量减少,B项错误稻田养鸭模式增加了鸭子,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C项错误由于杂草、害虫和老黄稻叶中的能量被鸭子利用,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故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高,D项错误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第二环节关键能力形成能力形成点一能力形成点一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判断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不定项选择题)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光能通过甲输入生态系统B.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有甲和乙C.碳元素在乙与丙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D.丙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ABD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输入生态系统,A项正确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即甲和乙,B项正确碳元素在乙和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项错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D项正确整合构建整合构建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自养生物,即生产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生物,即消费者,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腐生异养生物,即分解者,是能把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根据D有“3”个指出箭头,确定D为“生产者”,C有“3”个指入箭头,确定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B、D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图示中D、A、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网)中只包括D和A训练突破训练突破1.下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有关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生物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只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根据箭头的方向分析,a的物质和能量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光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等,A项正确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的,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它以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B项错误分解者除了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外,还包括营腐生生活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b),D项错误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由题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项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蚯蚓、蜣螂,B项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项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项正确能力形成点二能力形成点二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