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doc
14页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3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4三、专业建设内容 ..........................................5四、改革举措 ..............................................7五、 保障措施 ..............................................8六、建设进度与经费预算 ....................................9七 、绩效考核指标 .........................................14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3依据吉林省“十二五” 发 展规划的总体要求:要做大做 强支柱产业。
依托吉林油田等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油气、炼油、乙烯产能,加快推进炼化一体化,延伸产业链,拓展应用领域,到 2015 年,全省石化工业增加值达到 1000 亿元松原市是石油化工城,是省级石油化工园区,石油化工专业人才匮乏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是松原市唯一一所职业院校,改革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区域发展输送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势在必行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是吉林省教育布局重点发展的专业之一一、专业建设基础(一)当地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随着松原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高新技术的积极引入,化工行业已经进入高新技术发展时期,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深入到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炼油厂等企业的调查发现,化工企业要求技术工人所占的比例为 70%左右但是目前,化工企 业的从业人员中 80%为无技能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严重地影响 产品的质量和当地企业的经济效益做为新兴的石油化工城,2008 年 8 月 27 日,省政府批准在松原市建立省级石油化工园区石油化工产品较多,松原市现有石油化工企业 240 家, 对技术工人的需要量十分巨大,每年大约需要 1000 人左右。
而松原市没有一家培养培训化工技术人才的院校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有责任承担这一重任,加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培养和输送一大批素质高、技能强、能直接上岗、熟练进行技术操作,并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石油化工人才二)现有基础与优势1、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专职教师 18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 1 人,副教授 4 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4讲师 3 人,工程师 2 人另外,从 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聘请高级工程师邢继光等 6 人做为兼职教师;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2、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现有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和基础化学实验室等 5 个技能实训室,实训室面积 250 多平方米,设备总值 250 多万元,满足了学生校内实训的基本需要。
还拥有吉林省松原市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炼油厂、长山化肥厂、吉安生化等 6 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其中,作为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与我院达成定单培养意向,并将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院学生教学及实训基地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3、存在的不足(1)课程改革力度不够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装置操作与控制和炼油装置操作与控制等课程改革力度不够,还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按岗位和化工生产工作任务开发课程2)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石油化工实训基地已开出化工单元操作、典型装置 DCS 操作实训项目,还 缺少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流程等生产性实训功能,不能充分满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3)师资结构不尽合理缺少有化工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还要通过引进专任教师和聘任兼职教师调整师资结构同时,还要派专任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模块 化进阶式” 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以典型化工装置为载体、化工生产任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5务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基地,打造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学团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经过两年的建设,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校企互动、人才培养质量一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二)专业结构布局依托当地经济产业支撑,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主,带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最终形成以化工为主线的专业群,从而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三)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新精神,并具有持续的学习和发展能力,能胜任石油化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设备操作、工艺运行、 产品 检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职业综合素质训练贯穿始终,校企共建,形成“模块化进阶式” 的人才培养模式二)课程建设1、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依据化工生产过程和生产任务的需要,分析石油化工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引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化工行业标准,与合作企业共同构建基于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素质养成,注重应用性、实用性和职业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2、核心课程建设重点建设化工单元操作、炼油装置操作与控制、石化产品检测、反应器操作、化工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
完成相应网络教学站点建设、电子教案建设、试题库建设,完成教学课件建设至少完成其中一门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在教材中引入企业标准、工作规范和实际工作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6案例,使教材内容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企业和行业技术发展同步3、教学资源库建设结合石油化工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围绕专业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学生 评价等方面,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通 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石油化工教学资源库,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三)教师队伍建设采取“教育提升、政策激励、制度约束、目标 引导”的机制,通过培训、研修和深造、企业 挂职锻炼以及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形式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 1 名,培养骨干教师 4 名, “双师”素质教师达 85%,企业兼职教师总数达到 18 人,专兼比达到 1:1,打造一支技术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 双师型 ”教学骨干团队。
建立和完善“双师” 结构教 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建立校企 间技术研讨制度,每年进行两次校企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经过两年的运行,建设一支 热爱职业教育、观念超前、 结构合理、技能过硬的优秀教学团队四)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两年时间建设一个具备仿真模拟训练、实训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将面积由现在的 250 平方米扩建到 500 平方米,增建化工单元实训中心、质量分析检测中心和石油化工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化工单元实训中心具备各装置的正常开停车操作、事故处理训练、调节控制训练、设备仪表维护训练等石油化工单元操作技能的实训功能,进行“化工操作工” 职业资格鉴定质量分析检测中心具备石油化工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按相关行业标准对各种石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定,具备承接石油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7业职工石油产品分析与检测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力,具备对学生以及石油企业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和“分析检验工” 职业资格鉴定的功能。
石油化工综合技能实训中心通过甲苯歧化、乙酸乙酯合成的化学反应过程及产品分离、净化过程的生产性实训,具备“ 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鉴定的功能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建有吉林省松原市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炼油厂、长山化肥厂、吉安生化、来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 20 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在校学生在实践环节上的真正需求其中,作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我院达成定单培养意向,并将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院学生教学及实训基地3、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以化工生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为载体开发实训项目,组织实践教学,创建良好的生产性实训环境大力开展化工检验工和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制定学生实训质量考核和评价标准,校企合作共同编写指导书、培训教材、多媒体课件等,建 设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