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查报告.docx
8页―、调查背景、意义:我国西药市场的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很久以前就听说有人提议废除中医,而 且还是科学界的人提出来的,并且有不少人附和西医的快速发展,克服了大多 数的疾病,无疑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某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也将长期 为人类服务,是中医完全无法取代的另外,西医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长足发展, 以及在急救技术上的各种手段,无疑也是中医无法也不需要替代的虽然中医不 具备成熟的痊愈技术,但是相较于西医,中医有更完整地理论基础,也有更大的 机会发展出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都倾 向于西医,很少有人会想起中医这个古老的词但是人们却不知道,作为中国的 宝贵财富,中医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而且的潜在供给能力很大因此针对 中医的分析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有借鉴作用及研究意义大学校园的中医普及率很低,与西医根本是无法比较的,无疑,大学生市场 是一个重要的市场极具战略性的市场,而对大学生的中医调查也能够比较有代表 性地反映大学生这个消费群对中医的态度,同时,中医也能从中对自己今后的发 展方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广大学生当中展开调查。
我们除了通过网络 对大学新生进行抽样调查(获得调查问卷83份,有效问卷83份),还对个别人 进行了面对面的个人访谈以及现场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问卷,根据实际情况和大部分人关注的问题进行设计以单选题、 多选题为主,以及文字调查题面对面的访谈多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调查问 卷及调查结果见下)三、 调查对象:以广东商学院学生为主,少数外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四、 调查结果分析:(一)、对中医的基本情况调查:1、您的性别是:A. 男B. 女2、您的年龄是:以上3、 你经常看中医吗?A. 经常B. 偶尔C. 很少D. 完全没有4、 请问您最近是否到医院就医:A. 有B. 没有5、 请问您最近一次到医院就医的原因是:A. 看病B. 保健C. 其他6、 请问您就医时,更偏向于中医还是西医:A. 中医B. 西医C. 治疗疾病时选择西医,普通保健时选择中医D. 治疗疾病时选择中医,普通保健时选择西医E. 中西结合7、 (选择西医者回答,选择中医者跳过)请问您不选择中医的原因是:A. 觉得没有现代科学依据B. 煎煮中药太麻烦C. 中药通常性味较苦涩,难入口D. 对中医不了解(表中显示选择“空”的表示选择的中医,按题意跳过此题)8、 (选择中医者回答,选择西医者跳过)请问您不选择西医的原因是:A. 副作用大B. 检查多,太麻烦C. 习惯使然D. 对西医不了解(表中显示选择“空”的表示选择的西医,按题意跳过此题)9、 你相信中医的疗效吗?A. 非常相信B. 相信C. 半信半疑D. 试一试的态度E. 完全不相信10、 你认为中医疗效如何?A. 一般B. 很好C. 不好11、你觉得中医比较西医优点多还是缺点多?A. 优点多B. 缺点多C. 差不多12、 你认为中医有更好的发展前途?A. 是的,支持中医B. 不确定,有可能C. 前景不是很乐观13、 你认为如何提高中医在大众中的影响?:A. 政府每年拨出足够经费,加大中医的宣传力度B. 中医义诊咨询C. 中医专题讲座D. 中医传统技术演示E. 开通中医药博物馆F. 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类图书、影视作品等(二)、信息分析如下:1、 由第1、2题可得,参与这次调查问卷的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平衡,且年龄分布 合理,因此这份调查问卷可参考度高。
2、 由第3题可得,经常性选择中医治疗的人数并不多,选择“很少”者屋,而 “经常”则占%,说明中医治疗在这次所调查的人群中并不普及3、 由第4、5、6题可得:在治疗疾病时,人们多偏向于选择中西结合的方式, 但而选择纯中医治疗的则仅仅比选择纯西医治疗的多%而同时,又有%的被调查 者选择“在治疗疾病时选择西医,在保健时选择中医”,可见,人们对中西医的 选择态度较为分散,未见特别集中者4、 由第7题可得:人们不选择中医的理由多与中医本身的性质(需煎煮服用且 行为较为苦涩,难入口)有关或是被调查者自身对中医的不了解所致,例如因认 为中药煎煮服用麻烦而放弃的人数最多,占%,而因中医性味叫苦难入口而放弃 中医的人数占%,因认为中医不符合现代科学而放弃的仅占%5、 由第8题可得:人们不选择西医的理由最多和认为西医的副作用大有关,占 总数的%,而觉得西医诊疗需经多项检查太麻烦而放弃的人也占%这都与西医本 身局限性有关,由此可看出,人们不选择西医的理由多是由西医本身局限性所致, 与中医的优越性无明显关联6、 由第9、10、11题可得:人们对中医以及中医的疗效大致较为认可,认为中 医疗效一般以及很好的人数占总数的100%,而且“非常相信”以及“相信”中 医疗效的人数也占到了%,而认为中医有点比西医多的人则有%。
7、 由第12、13题可得:大多数被调查者支持中医在未来的发展,并对其前途抱 有乐观的态度,但同时,他们认为国家、政府应给予中意的未来发展更多的支持 余、帮助和鼓励三)、SWOT分析:1、 优势:A副作用较少,和西药相比更温和,对人体机能冲击性较小,而且可以针对不同 病情,通过望闻问切的诊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药方,更为对症B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经千年的流传历久不衰,在中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广 大人民所熟悉、接受C中医博大精深,涵盖了多种技术与治疗方式,例如针灸、拔火罐等,可选择性 强,有助于日常的保健性治疗2、 劣势:A传统中药需要煎煮后服用,过程较为繁琐耗时,对于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来说 不太适合B中药多由草药制成,性味苦涩,服用时较难入口C药性温和,起效较慢D诊疗方式由古代的静脉学说发展而来,现代科学较难验证3、 机会:A发展中医药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的需要,因为中医药是中国民族的 医学瑰宝B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 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人人 享有健康”的目标之后,对传统医药的推广更应不遗余力。
4、威胁:A西医医学运用现代先进科学诊疗手段,国际认可度高,根据性强B西药药性强,起效快,易见成效C西药服用方便,而且较传统中药容易入口五、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由上述分析及结论,我们根据参与调查的人员的年龄分布,分成了三个部分:1、 年轻人:年龄在15到25岁的人归为年轻人一列,在问卷调查中,这个年龄段的人参 与的最多,对中医也不够了解,在生病的时候大多数会选择西医这种见效快的方 法,所以中医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还由于口味苦、气味浓等种种原因,即使知 道中医疗效好也对它敬而远之了2、 青年:年龄在25到35岁的人归为了青年一列,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是上班一族,平 日对保健也有较高要求,加上美容、瘦身等,许多人都愿意选择副作用小的中医 方法,例如针灸、调理等3、 中年:年龄在35以上的人归为了中年一列,此年龄段里的人步入中年,十分注重对 身体的保养、调理等,也逐渐关注高血压、脂肪肝等身体疾病,所以,他们当中 也有大部分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而且这个年龄段的人接触中医比年轻人早且深 入,所以对中医的信任也比较高二)、市场定位: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疑难杂症慢慢被人们征服,先进的医药和治疗也让人 们比以前更放心。
中医药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西医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 但见效却比中医快,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年轻人都喜欢去看西医的主要原因在 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都很快,所以生病了也会选择能快速康复的方 法然而,人们对中医的疗效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在种情况下,中医对自己的定 位要明确,调查报告显示,多数人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会选择西医,在保健时才选 中医,说明人们对中医还是很信任的,药效的缓和、效果的持久、治疗的彻底似 乎应将其定位在保健、养生上但是,仅仅定位在保健和养生上还不够,应当充 分发挥中医的博大精深,这时就要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加大宣传力度,是其在 市场中的定位更加明确六、建议:从竞争市场的环境分析,中医药虽然在医药市场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其评价 不差在治疗疾病时,人们多偏向于选择中西结合的方式,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 了中医是具有其竞争力的,只要保证在未来竞争中的主动权,充分利用已有的优 势,尽快改善竞争中的劣势,制定面向未来的市场营销战略,中医必会发展得越 来越好的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建议:1, 将中医纳入医改在西药越来越普及方便的情况下,中医药要想发展,免不了国家的支持将 中医纳入医改,足以证明国家对中医的重视,提升了中医药的战略性地位, 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 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从调查问卷中可看出,大家对中医药是抱着比较信任的态度的可是为何中 医药在我国却普及不了,我想很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医药的宣传力度不大 中医药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包含了中国谦和的文化,但这 在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是不适合的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再也不是 你好人家就选你的市场,太多的产品闪过我们的眼前要想人家记住你,就 得做广告宣传像霸王洗发水,漫天席卷而来的广告,加上人们对中医药的 信任,它成功了对于如何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我们又有如下几条建议:(1) 校园宣传,从娃娃抓起学生不久之后将成为社会上的消费主体,而且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 对于作为中华五千年历史沉淀之一的中医文化也是具有极浓厚的兴趣应 该多在高中、大学多开一些相关讲座,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中 医药做了一个宣传2) 社会宣传,鼓励全民学习中医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群体,包括高考落榜、单位下岗的青年及退休老年人酷爱 中医理论,自专中医理论,其中有许多可造者,国家应尽量鼓励他们,为他 们提供相关政策,这样懂中医理论的人多了,形成社会风气,中医药也就发 展起来了中医药也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人们的生活3, 抓住中医的特色,提升民族自尊心。
中医与西医具有极其大的区别中医用“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得出的是五脏 六腑的兴衰,是对身体的一个宏观上的结论西医抓住的是某个细节,西药 避免不了的是副作用,而且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而中医药,虽然味苦难剪, 但不含化学物质,温和调理,不伤身,虽然起效慢,但经过一系列疗程,能 够病到根除只要把中医药的这种特色宣传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并让他们明 白,中医一点都不比西医差,并不是外国的就什么都是好的,我相信中医的 发展前途会越来越光明WW¥***W¥***W¥***W¥***W¥***W¥***W¥***W¥***W¥***W¥***W¥***W¥***W¥***W#。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