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I心电图的特征及定位诊断.ppt
14页AMI心电图的特征及定位诊断 卢喜烈 一.AMI心电图三大特征 1.坏死型Q波 2.损伤型ST段抬高 3.缺血性T波演变 1、出现坏死型Q波AMI主要发生于心内膜下心肌,使起始 30—40msQRS向量背离坏死区,在梗死区 的导联上出现异常Q波一般说来Q波宽度 和深度反映了AMI的深度Q波越宽而深, 心肌坏死越深;Q波越小,心肌坏死层越浅 2、损伤型ST段抬高在坏死区的导联上,ST段呈损伤型抬 高,形成“单向曲线”,是AMI最具有诊断意 义的特征临床上把溶栓后ST段压低≥50%作为冠 脉再通的指标之一3、缺血性T波演变典型的T波演变过程表现为T波直立高 耸,坏死型Q波形成以后,T波振幅又逐渐 降低,转为双向、倒置倒置程度逐渐加 深,持续数周以后,T波倒置逐渐变浅但是,也有部分AMI患者始终不出现T 波倒置二.MI心电图定位诊断目前推荐使用前间壁、前壁、前侧壁、 高侧壁、广泛前壁及下壁诊断术语,但暂 时尚无足够的新的数据来废除已有的术语 (2009年AHA/ACC/HRS心电图标准化与 解析建议) 1、前壁MI最常出现ST 段抬高的导联为V2, 然后 依次为V3、V4、V5、aVL、V1及V6, 其中 ST 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往往在V2和V3,心 电图诊断急性前壁MI最为可靠。
2、急性下壁MI以ST 段抬高诊断急性下壁心梗的最佳标 准为一个及以上的下壁导联(II、Ⅲ、aVF)ST 段抬高≥1mm该部位心梗多由右冠脉或左回 旋支闭塞引起(80%~90%者病变位于右冠脉 ,余为左回旋支病变, 极少数为左前降支病变 引起)回顾性研究显示,伴有aVL 导联ST 段压低的急性下壁心梗几乎均为右冠脉闭塞( 敏感性94%,特异性71%),而不伴有aVL 导 联ST 段压低者多为左回旋支病变3、急性侧壁MI急性侧壁心梗时ST 段抬高的最佳诊断 标准为一个及以上的侧壁导联(V5、V6、 aVL、Ⅰ)ST 段抬高≥1mm急性侧壁心 梗多由左回旋支闭塞引起,12导联心电图 对诊断左回旋支病变较差, 因此,附加导联 往往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使诊断率提高6% ~14%注:V5、V6为前侧壁;aVL、Ⅰ为高 侧壁4、急性后壁MI急性后壁心梗时V7~V9导联ST 段抬高的 标准以≥lmm 较为常用左回旋支闭塞引起后 壁心梗 V7~V9导联ST 段抬高,对诊断后 壁心梗较胸前导联有更高的特异性后壁心梗 V1导联R波增大,ST压低,T波倒置5、急性右室MI右室心梗很少单独发生,偶见于右室肥大 的病人,而大多与左室下壁及后壁心梗合并 发生。
右室心梗几乎均为右冠脉病变闭塞 多发生于右冠脉近段接近锐缘支处, 从而导 致右室后壁的大面积梗死6、左主干闭塞急性左主干闭塞时,ST段可能出现以 下改变:aVR导联ST段抬高,V1导联ST段 抬高(ST段抬高幅度STV6<STaVR), Ⅱ、aVF导联ST段压低(左室基底部缺血 ),V2左侧胸前导联ST段压低(左室后壁 缺血),可出现右束支阻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