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存在与虚无读书笔记.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11898172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0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存在与虚无》读书笔记会计 1055 9107105548 朱新宇去年我第一次接触《存在与虚无》,硬着头皮看导言,感觉文字艰涩,难 以把握,且我本身缺乏必要的积淀于是导言没有全部看完就放弃了该书的阅读 大三伊始,课业并不繁重,于是有时间仔细琢磨这本大部头的著作加之此前的 阅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也是我第一篇读书报告的内容)让我觉得目前思 维还算敏捷这给了我足够的信心我遂确定乘着假期尽我所能地理解这部书《存在与虚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述虚无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为自 身的存在;第三部分论述为他人;第四部分论述为有、做和存在传统哲学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区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为前提的,萨特却要 用现象一元论来取代原先的二元论在他看来,现象本身就是存在,超越本质、 超越现象的本质是没有的研究人的本质就必须从现象入手通过这种现象本质一元论,萨特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两种两种存在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没有“自在”,“自为”就是某种抽象的东 西,一个无物的意识;没有“自为”,“自在”就是不可说明的东西现象的存在显露其自身,它就像显露它的存在一样显露它的本质,它无非是 把这些显露紧密联系起来的系列而已。

      任何显露都是对一个处在经常变动之中的 主体的关系所谓意识是对某物的意识,是指意识的存在只体现在对某物、即对某个超越 的存在的揭示性直观上然而进行揭示的直观意味着有某种被揭示的东西存在, 绝对的主观性只能面对一个被揭示的东西才能成立,内在性只能在对一个超越的 东西的把握中来定义意识是一种由实体设定其本质的存在,而且,反过来说, 意识是对一个其本质意味着实存的存在的意识,就是说,其中显象呼唤着存在 存在是无处不在的意识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只要这个存在暗指一个异于其自身 的存在,它在它的存在中关心的就是它自己的存在天地万物无不在自身内兼含存在与虚无两者存在不是“众多结构中的一个 结构”,也不是对象的某个环节,而一切结构和一切环节的条件本身,也不是对 象的各种特性赖以表现的基础,同样,不能认为事物的存在“在于表露它们的本 质”虚无纠缠着存在,不存在的虚无,只可能有一个借来的实存,它只是从存 在中获得其存在的;它的存在的虚无只是处在存在的范围中,而存在的完全消失 并不是非存在统治的降临,相反是虚无的同时消失非存在只存在于存在的表面 唯有存在才能自我虚无化意识是存的要求,我思直接把意识的对象推到自在的存在,自为是自在的纯 粹虚无化,他作为“存在”的洞孔包含在存在之中。

      自我显现为起源于“存在” 内部的一个细微的虚无化;而这个虚无化足以达到自在的极度动荡自为除了是 存在的虚无化之外,没有别的实在来自个别特殊的自在的确虚无化而不是来自 一般的存在的虚无化和萨特名字紧密联系的存在主义,他的价值始于尖锐地指出了传统哲学中最 严重的疏漏 各类学派都努力解释生命,寻索生命背后的抽象原理原则,但对于解决人 ‘活着'的实质困扰却毫无见第,爱莫能助源自现实的存在现象, 经过哲理智慧的归纳衍发后,形成了深奥漂亮的哲学体系,可对解决现实存在的 ‘活着' 问题却无能为力,这岂不是一大讽刺?要回答过去各类学派哲学不能解释的生命存在的困扰与痛苦,就必须证明; 1、这种困扰与痛苦的表现特征与产生根源2、提出切实解决方案,让人活得明 白存在主义试着探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诚实地剔除所有不能被证明 的价值意义和自我欺骗,我们还能正常地活下去吗?将上帝、信仰、理想都还原 为仅是人类自已虚构的精神寄托,我们生活会有变化吗?要是明天我是否还活 着?和身边亲人关系能否不变?都不能被证明丧失了这些生活依赖的前提,我 们又将会以什么姿势、什么心态独立于世呢?《存在与虚无》提出的就是;回到原点。

      从人的瞬间意识可以把握的绝对起 始点上,重建一套阐释这种意识存在的新哲学,一套勇敢地直面活着 排除‘ 活着 ' 本身以外的任何保障条件的哲学用和萨特同时代的另一位存在主 义者加谬的话,就是如何‘ 诚实 '活着的哲学加谬的‘ 诚实 ', 意味着 承认在没有既定的生命意义情况下,我们仍勇敢地紧耵着事实存在的大空洞,用 力疑视;看穿生命本身就没有的那些意义,绝不逃避这种哲学对 ‘ 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 ' 的中国人来说,可能不但有点陌生,还有点决绝、有点残 酷萨特认为,自由是人存在的基础,人比物高贵,是因为人可以自由地决定自 己的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本质因此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弄清楚“存 在”、“虚无”、“自由”和“他人”的关系,就基本理出了《存在与虚无》的 精神脉络存在主义的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路 人的自我选择生命对于我们只有虚无的一次,为什么要追寻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呢?有时迷失方向,不 是缺少地图,而是自已根本没有目的地《存在与虚无》是萨特对我们的挑战之书,他的挑战不在于这本书你是否能 读懂,而在于你敢不敢认真地读到生命的骨子里去,敢不敢接受这种哲学思辨 破灭所有让我们活得舒适、活得虚妄、活得借口的骗局,敢不敢跟他走一 趟从虚无的灰烬中脱胎重生的旅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