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的复兴.docx
10页手工艺的复兴[英]威廉•莫里斯张琛译一段时期以来,在现代俗语中被称作“艺术手工艺”的东西,激起了人 们相当程度的关注近期以来,人们更是越来越感受到,这种益处多 多的“艺术手工艺”必然蕴涵了手工艺人的某些个性;与其他艺术类型 相比,这种个性来自于苦心经营的艺术家的设计创意,而不是艺术作 品的制作过程这种感受变得如此之强烈,很快发展为一种渴求手工 制品的时尚人们对诸如手工纺织而成的毛呢、亚麻织物以及手编袜等情有独钟, 甚至不在乎它们是否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装饰今天,哪怕是在文明国 度的穷乡僻壤中,田地间的手工劳动也正在迅速消失,对这一现象深 感惋惜的也大有人在长柄大镰刀、镰刀甚至打谷用的连枷都已经寿 终正寝,很多人更是已伤感地预见到,人力耕种终将有一天会和手推 磨一样被先进的机器所取代在东西南北所有的土地上,蒸汽机的噶 噶响声终将会取代犁地的卷发的农夫的低语对各种生活的艺术深感 兴趣或是自以为感兴趣的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全面恢复手工艺制造 方法的意愿;值得思考的是,这种愿望在多大程度上仅是一种对现实 的无力的反抗情绪的宣泄,同时,在多大程度上,它又是我们的生活 习惯领域中真实的、即将到来的一场变革的预兆,这场变革与过去那场催生了机器化大生产系统的变革同样不可抗拒。
本文中,我打算尽可能地将上述的思考限定在机器生产与手工艺的对 立而造成的对艺术的影响方面这里所说的艺术是就其广义而言,涵 盖了所有考虑美观性的劳动产品从前瞻性的角度看,条条道路通罗 马,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生活、习惯以及抱负都建立于大众生活赖 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之上;因而,在考虑美学问题时将社会的、 政治的因素排斥在外也是不可能的同时,尽管我必须坦承自己也是 上文曾提及的对现实怀有不满与遗憾的人们之一员,我仍必须首先放 弃仅从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犁地的农夫以及他的牛犊、他的犁耙,或是 收割者以及他的劳作、他的妻儿、他的一日三餐我无法将这所有的 一切,仅看作是多愁善感者用来妆点附庸风雅的生活时代时的一幅优 美动人、情趣盎然的挂毯正相反,我所希望的是收割的农人夫妇也 能够在富足的生活中分享应得的一份:他们的境遇完全有理由让我们 时刻感到自己也难辞其咎,以至于我们为了摆脱心理上极为沉重的负 担,只有共同努力来弥补这种社会不公反观我们的美学,尽管今日的文化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人对生产领域中 手工艺的消亡深表遗憾,但是,在手工艺是怎样消亡的以及为什么会 式微等问题上,他们的认识仍是模糊不清的,至于怎样以及为什么手 工艺必须、或是可能得以恢复,他们更是一片茫然。
这一现象的产生, 首先源于一般公众对各种手工生产程序与方法的严重无知,而这是我 们正在研究的机器系统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几 乎所有的货物是在与其使用者的生活相隔离的状态下被生产出来的, 我们不对它们负责,我们的意愿无法参与到它们的生产过程中去,除 了我们也是构成市场的一部分因素,而正是在这个市场上它们可以用 来为投资于产品生产的资本家赚取利润市场假定了某类商品是有需 求的,于是它便生产该商品,但是其种类和质量仅仅是以一种非常粗 俗的流行样式来适应公众的需求,这是因为公众的需求被从属于作为 市场操纵者的资本家的趣味,他们使得公众在日常购物只能选择不称 心的物品,其结果是在这一趋势下,个性独特的商品沦为虚伪的赝品, 循规蹈矩的人们只能事与愿违地、倦怠无聊地虚度年华,或者采取息 事宁人的态度让自己的愿望自生自灭让我们看几个平凡而有说服力的实例假设你需要一项帽子,就和去 年戴的一样,但在帽子店却一无所获,于是只有将就有钱还买不到 你想要的帽子,为了让你的宽边帽的帽沿长出一英寸,你必须花上三 个月的辛劳和20磅的钞票你只有求助于硕果仅存的几个小业主, 花上足够写上三大卷小说的小伎俩和百折不挠的决心,才有指望让他 腾出一只手来手工制作你所要的帽子,而其拙劣的手艺 很可能让你大失所望。
再如,我出门习惯带有手仗和所有的聪明人 一样,我喜欢手杖的下端重一点,这样用起来更得心应手可是,一 两年前突然兴起了一股时尚,手杖被做得越来越细,倒像是一根营养 不良的胡萝卜少了用惯的合理的手杖,我真的觉得自己的生活大打 了折扣再假设你需要一件家具,一件区别于市场上泛滥成灾的浑身 遍布着乌七八糟的、愚蠢的、拙劣的装饰的用品,一件品质不那么低 劣的用品可是你会发现家具商对你的设想只是口是心非,为了要一 件不同于现有产品的定制家具,为了让厂商迁就你的心血来潮,你必 须付出双倍的价钱,而这一切只不过因为它是用手工而不是机器生产 的对于多数人来说,这种有关制作方法、程序方面的欺诈导致了令 人不敢问津的高昂价格我们不了解的是,一件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 的?其制造难度有多大?它看起来、闻起来、摸起来应该怎样?以及中 间商应该获取的利润是多少?我们丧失了销售的艺术及其应有的对作 坊生活的同情,它们已完全成了党派政治的空头支票那些反对现实生活中过度分工所带来的专制性的人们,那些希望或多 或少地重新提及手工艺的人们,对于当所有的商品都由手工制造时手 工艺的生存状态可能所知甚少,而这正是对制造商品的方法的无知所 带来的自然结果。
如果他们在反对之中仍然寄予着希望的话,了解这 方面的情况就是必需的我必须假设许多甚至多数我的读者不了解社 会主义者的著作,或是很少有人读过卡尔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 中有关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令人钦佩的描述这些内容对于熟悉社 会主义学说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一般公众对此可能所知甚少中世 纪初叶至今,生产的发展经历过三个大时代在第一个阶段(也就是 中世纪阶段),所有的生产在方法上都是个体化的,尽管工匠们被组 织进了大型的生产性社团和劳动组织,但他们是作为市民被组织起来 的,而不仅仅是作为工匠那时没有或者说很少存在劳动分工,而他 们所使用的机械也仅是简单的、处于朴拙状态的复合工具,它们仅作 为手工劳动的辅助,而不是其替代物工匠为自己而不是为任何的资 本雇佣者而工作,因而他也相应地成为了其工作与时间的支配者,这 一阶段是纯手工艺的阶段当l 6世纪下半叶资本家雇主以及自由工 匠的开始出现,工匠们被集中进手工艺作坊,老式的工具器械得以改 进,最后,新的发明、劳动分工终于在手工作坊中得以扎根在整个 1 7世纪,劳动分工不断发展,18世纪后随着劳动单位由单人演化为 群体,劳动分工开始趋于成熟或者换言之,工匠仅仅成为统统由人 或者人加节省劳力的机器所组成的机构的一个部分。
在该阶段的末 期,越来越多的省时省力的机械被发明出来,飞梭是其典型范例1 8 世纪下半叶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生产发展的第三阶段的开端,自动机 器取代了手工劳动,过去那种辅以工具的手工匠师变成了机器的一部 分,并进而成为机器的看管者这就是近500 年来工业发展的简要历史问题随之而来,我们希望 手工艺将会逐步取代机械化,这是否有其合理性?换言之,机械化时 代将会自然演化为我们今天所难以想象的越来越不依赖人类劳动的 新的机械化阶段,还是其内在的矛盾性将会使其发展为一个新的、改 进了手工艺生产时代?这后一种假设更值得嘉许,也更有助于解释这 样一个问题:从手工艺到机械化,这种转变究竟是好还是坏”所? 有关 心物质之美的人们必然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的观点是,这种转变从静 态的角度看是不利的,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又是有益的作为一种生活 条件,机械化生产全然是一种罪恶;作为一种已经并且有时仍将为我 们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条件的手段,它又是必不可少的在解释过我所持的逆潮流而动的悲观主义之后,我还要阐明为什么在 我的观念中手工艺从静态的角度上看是必须的,以及为什么其毁灭将 会造成生活的贬黜首先,我可以毫无畏惧地、直言不讳地说,机械 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的功利主 义的丑陋:同时,它不啻为一种严重的罪恶以及人类生活的贬黜。
很 明显的是,对于上述结论的下半段,很少有人持有异议,但是,在绝 大多数有教养的文明人的心中,并不真正将机械化大生产看作罪恶, 因为这种生活的贬黜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他们都丧失了辨别 美丑的能力他们之所以懒洋洋地也承认美有存在的价值,纯粹出于 一种惯例,一种旧时代观念的残余,在那个时代,美对于每个人都是 必需的至于我的上述结论的上半部分(即机器工业产生丑恶),我无 法就此与这些人争辩,因为他们从不知道、也从不关心美与丑的区别; 而对于那些真正懂得美的内涵的人,我又无须去争辩,因为他们完全 清楚这样一个事实,这就是现代工业主义产生的只是丑陋,每当一种 旧的事物消失时,其位置总是被一种从美学上看更为低劣的事物所替 代信手拈来般、轻车熟路地创造各种美丽的日用品(例如马车、房 门、篱笆、小舟、碗碟等等,更不用说住宅、公共建筑)的艺术已经 失传了:而当人们必须复兴这些简单事物时,通常考虑的唯一问题, 就是怎样花最少的力气,甚至于逃避自己应尽的职责,而将所有的修 补工作推给下一代人据说(事实上我也曾听到这样的说法),既然世 上仍有残存的美,并且仍有人欣赏它,既然丑之普遍与美之罕见形成 鲜明的对比,折衷主义就必然会在今天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我想, 这种折衷主义只不过是文明阶层中最懒惰、最怯懦之辈在危难之际的 救命稻草,它只对那些不得不容忍少数人的多数人有利;但是,我们 是否对拥有令人满意的环境存在过分的乐观,以至于无法真正去享受 这种欢乐?假如有人的确对此表示担忧的话,我一点也不感到惊讶 要等到时代潮流最终将今天所存在的肮脏、贫困、粗俗都一扫而光的 一天,我怀疑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一转变,而当这一转 变最终完成的那一天,这种成功也首先来自于我们自我的完善其次, 这种成功还表现在经过艰难跋涉而最终摆脱充满丑恶的污浊之海的 历史进程但是,我们的眼光还必须更加深远一些,必须避免为唯美 而去创造美,对于这一点应保持警觉,因为这种唯美主义极易在艺术 家及其追随者中滋生矫揉造作、柔媚孱弱的弊病在艺术伟大时代, 人们自觉地为着城市的荣光、教会的胜利、市民的意气风发以及虔诚 的信仰的深入人心而创作伟大的作品甚至在纯美术领域,记录历史、 教育当代与后代的人们,是比美的追求更重要的目标:而当时的实用 美术处于不自觉的、自发的状态,尚未受到生活中粗暴的商业因素的 任何影响,正是这一点使得人们很容易对艺术的崇高形式达成理解与 共鸣因为这些平凡之美的创造者是不自觉的,他们的工作与操劳并 不丧失乐趣的危险,这正是使我深受触动并进而产生发掘手工艺的强 烈愿望的根本原因。
尽管曾多次提及,但作为我对手工艺的研究的重要一环,我仍必须重 申,只要日常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还仅仅是单调乏味的苦役,他对幸 福的追寻就只能是徒劳的必须进一步指出的是,与那些剥夺工匠们 劳动的欢乐的工业巨子相比,哪怕是生活中最令人痛苦的事都不值一 提同时,我坚信不移的是,与当前各种条件相联系的手工艺能够在 劳动中创造出美与欢乐:而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我们就必须承认由 贫乏肮脏的环境以及卑微可怜的苦工所构成的双重痛苦,终将为可爱 的环境、快乐的工作所带来的双重愉悦所取代难道我们没有充足的 理由期盼手工艺逐步取代机械化大生产的一天?是的,我们的确极需 一个可以给予我们优美的环境、愉悦的居所的生产系统,它可以使得 我们更象是万物之灵,它还可以使我们变得越来越睿智,而不至于因 为阶级的缘故分化为迟钝的劳力者与轻浮的寻欢作乐者,或者是绝望 的、厌世的、自视聪慧的社会名流以及觊觎高位的投机者我们确实 非常渴望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快乐、在休憩中感受满足;但是,假如我 们将日常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全部责任都交给机器以及它们的操纵者, 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我们完全有理由盼望,闪耀着睿智光芒的手工 艺,将重新回到这个饱经战争、骚乱以及生活的变幻无常之苦的世界: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将会开创出一个能够平和、周到地对待每个 人的现世幸福的欢乐世界。
问题由此产生了,这就是变革怎样得以实现?我们会碰到的首要困难, 就是手工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