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对比.doc
6页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地利用规划课程论文国外生态城市规划对于我国的借鉴研究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规划指导老师:聂艳学生姓名:梁琛学生学号:2010214436学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国外生态城市规划对于我国的借鉴研究摘要:基于大城市问题不断困扰着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生态城市的概念进入人么研究的范畴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 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本文基于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的成功实例,具体选取 弗赖堡市里瑟菲尔德新区、日本千叶市和巴西的库里蒂巴三个城市的生态规划方法提出对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规划 国外实例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的“人类环境生态学”,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生活与住区的积极探索与追求, 在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对于城市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满足居民生存需要的基础建设,而是更为高层次的要求,恶劣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国际社会相继开展了对“未来城市”的研究, 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构想, 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生态城市。
而生态城市是从现实城市的不断更新和改造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在继承旧有城市一切文明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与演化的结果传统的规划方法、规划观念已不再适应当前城市的发展, 建立引导城市生态化和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全新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 是走向生态城市的基础, 是建设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 [1]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 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 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中国的生态城市规划起步较晚,为寻求更加快速发展的捷径,应基于其他国家研究的基础寻找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法,因此,对比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案例,找寻对中国生态城市规划的优化方案的重要意义凸显1 国外生态城市规划案例生态城市思想提出后, 有关的示范建设也在世界上广泛展开, 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城市取得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经验和效果1992 年美国在加州伯克莱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 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加坡经过几十年努力, 已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花园城市和生态型城市德国 Erlangen 市率先执行“21 世纪议程”有关决议, 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 修复生态系统, 进行综合生态规划, 成为德国生态城市先锋市。
西班牙马德里与德国柏林合作, 重点研究、实践城市空间和建筑物表面用绿色植被覆盖、雨水就地渗入地下、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使用可循环材料等, 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状况以下具体介绍三个典型的生态城市规划实例1.1 弗赖堡市里瑟菲尔德新区——多功能混合型城市里瑟菲尔德原是 19 世纪建的污水排放区:城市污水通过管道排放至此,,通过自然净化排入天然河道在引入现代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后,1986 年以后该区不再被使用在1990s 初弗赖堡市决定, 将 78hm2 用地作为城市新区开发 , 其余部分划为自然保护区这个建设方案征求了大众的意见,规划时考虑到了民众所希望的建筑密度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基于这个基本要求,将城市规划成为十字轴向发展区域,由于其地理区位和邻里关系,将其规划为东西轴密集建设成为块状,南北轴为基础设施,这种十字交叉的情况使得基础设施并没有完全建立在市中心,而各地区到达基础设施的距离较为平均,减少了交通通勤对于环境的污染,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公平 [2]1.2 日本千叶市日本千叶市高度尊重原有自然地貌,在城市地区对湖泊、河流、山地森林等加以精心规划并与市民交流活动设施紧密结合,辅以相应的景观设计,形成了十几个大小不一、景观特色各异、均匀分布于城区的开放式公园,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视为整个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根本基础而制定了可行的环境规划、城市规划、能源规划和气候保护规划等。
概括地说,这种开发模式往往带有以下的一些共同倾向:城市生态系统网络化,并将生态系统与城市市民休闲娱乐空间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城市当中“生态飞地”和城市郊区“居住飞地”同时出现,传统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形态对规划者的束缚逐渐松动;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原生态化”倾向等等 [3]1.3 巴西的库里蒂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库里蒂巴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最突出的是政府用较少的投入,解决了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带来的种种弊端该市的主要做法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城市发展新规划,主要的措施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结合自然的规划设计,合理的商业住宅分布,完善的土地资源信息以及积极鼓励市民参与的机制,避免了城市污染、就业甚至犯罪等问题库里蒂巴市能在其他城市驻足不前之处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开明的市政府在该市进行了城市发展新方式的实验——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基础,取代不利于环境的私人轿车,关注环境而不是破坏它,采用适用而非高技术措施,鼓励市民参与取代大包大揽的规划2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2.1 目标具体化随着城市的蔓延,城市问题已经日益复杂,并不是单纯从某一个或某几个措施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因此,在制定生态城市规划原则时,也应该讲复杂的问题系统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以较快实现的目标,而一步步逼近最后的总体目标。
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对目标的研究较为深刻,并非像我国一样提出诸如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之类的空洞又难以具体实现的口号,而是将其落实在实处: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 10% 、电消费量减少 10%、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 60 个堆肥容器回收 10% 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 40% 的建筑材料2.2 注重公平性原则生态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对于环境质量而言,而是为人类规划一个适宜居住的有良好居住环境的生存空间这就要求不仅在环境上有所考虑,还要考虑到公平性原则,如今的社会中公平性原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城市布局是否公平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公平性不仅包括城乡之间的公平,在城市规划中更重要的是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公平性以往的城市建设中,大部分的公共基础设施都建设在市中心的位置,这无形中就导致了中心居民和市郊居民在享受基础设施服务时的不公平性市郊的居民为了享受基础设施就需要增加通勤距离,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作用因此可以参考弗赖堡市里瑟菲尔德新区的做法,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高密度住宅去建成为十字交叉行,减少了通勤距离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平性。
2.3 以具体项目作为支撑城市的生态建设并不是一个空口号,因此在规划生态城市时,需要考虑到与具体项目的结合性,因为任何城市规划都不是建几栋建筑,修几个公共基础设施就可以完全达到规划目标的在规划城市时,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具体项目实施,这一点也要结合第一点共同参考,即具体的项目也就是目标的具体化过程譬如, 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 它的实践就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 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 等等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2.4 提高公众参与度中国无论是何种城市规划都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即政府与居民是两个独立的实体,政府作为规划部门与居民相互割裂开来居民对于城市规划的内容一无所知,也正因为此政府从未得到居民的支持和帮助,而作为独立承担城市规划的实施者在现代城市规划中这是极其不明智的选择,尤其以生态城市规划最为凸显首先生态城市规划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的,因此到底什么才是适合居民的居住环境,即规划的总体目标就需要居民的参与才能具体确定,而不是单纯依靠规划部门的臆想。
其次生态城市规划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有城市居民的高度参与才可以完成,比如节约用水,采用公共交通等,而这些并不是依靠强制措施可以实现的,需要民众较高的意识水平,因此政府的工作并不是强制实施城市规划,而是提高民众在规划过程的参与程度,一旦民众从根本上了解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实施起来就会更加方便和快捷3 结论与讨论基于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实例中,具体借鉴弗赖堡市里瑟菲尔德新区、日本千叶市和巴西的库里蒂巴三个城市的生态规划方法提出对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目标具体化 注重公平性 以具体项目为支撑 提高公众参与度但是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国外的经典规划实例是基于外国的具体国情的,针对中国的国情应该有适合于中国的具体方法,本文只借鉴了外国经典实例可以应用于我国的具体原则,对于我国独特的原则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求参考文献[1] 黄光宇,陈勇. 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规划研究.1997(6):17-20.[2] 侯爱敏,袁中金.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J]. 生态城市.2006(3):1-5.[3] 吴志强,宋雯珺. 欧洲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案例研究.[J]. 2008 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 .2008:113-116.[4] 杨保军,董珂.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8.32(8):10-15.[5] 谭春华.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回溯.[J]. 城市问题.2007(11):84-90.[6] 沈清基.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J]. 城市规划汇刊.2001(2):76-80.[7] 沈清基,吴斐琼.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 城市生态规划.2008.32(4):6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