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养生堂唐由之保护眼睛的方法.docx
15页12 月 10 日养生堂 唐由之 眼睛五脏关系 白内障 保护眼睛的方法时间:2023 年 12 月 10 日来源:养生堂 作者:百科全说2023 年 12 月 10 日 BTV 北京电视台养生堂 20231210 期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唐由之及学生巢国俊做客,为大家传授《其实眼睛会说话》1 眼睛与五脏的关系、白内障及保护眼睛的方法打快活灵之窗,解读身体真相一、眼睛与五脏的关系《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就是说眼睛可以反映各脏腑精气的盛衰因此中医认为:眼睛的角膜对应肝,眼角对应心,眼睑对应脾可以 针对这个规律对眼睛的疾病有个根本的推断中国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动身,生疏到眼睛虽然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它与全身,特别是与脏腑、经络等都有着亲热的关系如《黄帝内经》上说,人体“五脏 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说“诸脉者,皆属于目”眼睛之所以能够观察万物、区分颜色,全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眼睛 依靠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够视觉正常、神光充分所以,中国传统医学望诊 中的“望目”,就是通过观看眼睛的各种状况,不但可以区分疾病,而且还可以由此而推知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变化,具有由外推内、见微知著的重要意义。
后世医家更在此根底上,依据眼睛各个部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应关系进展成为著名的“五轮学说”,并认为眼睛的各个部位及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两眼内眦、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两眼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眼白睛属肺,称为“气轮”;两眼瞳仁属肾,称为“水轮”;两眼的上下眼胞属脾,称为“肉轮”10一、肉轮:即上下眼睑、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眼睑为肉轮〔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取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眼睑色黄丰润而有光泽〔二〕病理现象:1. 眼睑下垂、眼睫无力多中气缺乏2. 目乏,多脾虚夹风3. 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4. 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5. 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6. 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7. 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二、血轮:即内眦,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一〕正常现象:血脉流畅则内眦部血管红活而有荣耀〔二〕病理现象:1. 内眦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2. 内眦部红肿流脓,多心火炽盛,兼有瘀滞三、气轮:即白睛局部〔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属肺因肺属气,故称气轮〔一〕正常现象:肺气充分调顺,邪不易入,则白睛色白而润泽二〕病理现象: 1.球结膜充血,多为热邪犯肺。
2. 球结膜水肿,多为风邪犯肺3. 球结膜肿胀而混浊,为肺热亢盛4. 眼分泌物深黄而干结,为肺实热;淡黄而淡薄,为肺有虚热5. 巩膜充血肿胀,多肺热郁结或郁火上犯于肺四、风轮:即黑睛局部〔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一〕正常现象:肝气和顺,肝阴充分,则黑睛色青而有光泽〔二〕病理现象:1. 角膜溃疡,外表白色为肝热,带黄色为肝脾湿热,此时舌根部常有黄腻苔2. 角膜溃疡外表较清洁,或呈灰色,为气虚或肝阴缺乏,后者常伴有淡红色的角膜 生血管 3.角膜或虹膜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于肝,或气滞血瘀;细小者多肝阴缺乏4. 前房积脓,为肝脾实热5. 瞳孔紧小,多血分有热、或肾热6. 睫状压痛明显,多肝热重7. 角膜葡萄肿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气盛五、水轮:即瞳孔,属肾因肾属水,故称水轮〔一〕正常现象:肾阴盛阳充分则瞳孔色黑有神,目光炯炯〔二〕病理现象:凡外眼正常而自觉视物模糊,眼前黑花飘舞等,皆归入曈神疾患〔即 内障〕的范围包括现代医学的全部玻璃体病、眼底病、视神经病,多以肝肾缺乏为根 本,但发病开头可以消灭各种不同的脏腑气血失调的病症。
调整五轮的理念核心:一通:点通.畅通.络脉疏通 二排:排导.排毒.排水.主排泄三疏:疏经活血.加速血液循环四调:调理内外,主节治五养:滋养,保养,疗养协作西方的芳香精油加中医眼部五轮手法加中医的刮痧理论,从而到达内调外养,事办 功倍的效果围围着这五点可以有效缓解眼部过度疲乏,眼睛干涩,视力下降,肝火上升,电脑辐射 和电视辐射引起的眼部疲乏等问题还加强了现在女性对美和安康的理念二、白内障唐老建议 50 对以上的中老年人,每半年或一年到建议做一次眼睛检查,以便早觉察是否患有白内障,白内障药物治疗无法根治白内障的早期病症:眼前暗影:眼前暗影,白内障的早期晶状体的局部混浊位于瞳孔区,在眼前可以消灭位 置固定、外形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这是白内障患者的早期病症中比较常见的,所以 大家肯定要留意单眼多视:单眼多视,在白内障的早期病症晶状体局部混浊、局部透亮,光线通过它投 射到视网膜上的物像会产生双影或多影,是白内障患者可能消灭的一种病症表现昼盲或夜盲:白内障的早期病症消灭昼盲或夜盲,假设晶状体混浊先在中心部开头,白天 光强、瞳孔缩小时,光线进入眼内受阻,因而消灭昼盲;如晶状体混浊位于周边部,晚上暗光进入赤道部视网膜受阻,而赤道部视网膜的杆状视细胞是专司液视觉的,因而会 消灭液盲现象。
色觉特别:白内障的早期病症表现,色觉特别,白内障初期,由于晶状体吸取水分多而肿胀,其上皮细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线透过它时会发生折射而呈现彩色晕光, 俗称虹视视物模糊:视物模糊,视物渐渐模糊,有时会觉得光线四周消灭光圈以及物体的颜色不 够光明,但是假设在夜间开车的话,会觉得对面过来的汽车车头灯太刺眼而感不适或烦 躁,这是白内障的早期病症中最为常见的白内障的预防首先,老年人要留意尽可能的避开过度的视力疲乏,用眼应以不觉疲乏为度,并且 需要留意正确的用眼姿势,距离、光源是否充分等等,每用眼一小时左右就需要让眼放 松一下,如闭眼养神、走动、远眺等其次,要避开长期过量的接触辐射线,由于射线可以引起白内障,长期接触长波 紫外线辐射,可导致慢性蓄积性晶状体损伤,诱发或加速白内障的生成和进展,所以要 避开在猛烈的阳光、灯光或其他辐射线照耀下工作和学习,在户外活动时,应戴有色眼 镜,以防辐射线直射眼睛再次,朋友们需要留意保持心情舒服,要避开过度心情感动,保持心情舒服,保 证全身气血流通顺畅,提高机体抗病力量,这对白内障的预防和康复,同样重要最终,由于白内障是很严峻的眼科疾病,所以说,乐观做好预防和治疗是很关键的,朋友们寻常要留意饮食,白内障的产生与晶体内缺乏维生素 C、B6、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有关,所以应多食富含上述物质的蔬菜、水果、鱼、肉(动物肝脏)、蛋类食物等。
三、保护眼睛的方法100 克桑叶,100 克黑芝麻,加蜜揉在一起,早晚各 10 克盐汤送服用于飞蚊症日常保健一、浴目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气熏浴双眼,每天 1-2 次,每次 15-20 分钟还可用中药浴,将菊花、大清叶、桑叶、竹叶之类的中药煎水,趁热先以蒸气熏眼,待水温后再以药水洗浴 双眼久之,可清热、消炎、明目二、养目寻常要留意饮食的选择和搭配,如粗细粮搭配、荤素菜搭配等另外要多吃蔬菜、水果, 留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适当吃些海带、胡萝卜、芹菜、动物肝脏等三、熨目每天晨起或睡前,取坐或立式,闭目,同时双手掌快速摩擦揉搓,约半分钟便会感到发 热发烫,随即快速将双手掌按抚于双眼上待热感不明显时,再如法重试一次,每日如 此循环 14 次此法有通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12 月 11 日养生堂 其实眼睛会说话(2)青光眼 黄斑 干眼症)四、运目自然站于窗前 2-3 米外,双眼依次注视 4 窗角,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反复交替,共反复 7-14 次,此法可以舒筋活络、改善视力五、摩目闭目,以双手的中、食二指分别按压双眼球,适当地有节奏地加压(以不感到不适为度), 可略带旋转动作老年人、青光眼患者最为适用。
但患眼病、做过眼部手术的人,肯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展,切不行用力过猛六、极目晨起选择空旷、空气清爽的场所进展,身体自然直立,两目先平视远处一个目标,如树 梢、塔尖或山峰等此时尽量放松眼睛,坚持1-2 分钟后,渐渐将视线移近,直到眼前1 尺左右,注视约 1 分钟,然后将视线由近而远移到原来的目标上七、惜目男女老少都要节约用眼,读书、写字或看电视一般 40-60 分钟左右要休息 5-10 分钟八、护目不要久处猛烈的阳光或灯光下,更不要在强光下读书看报、电视的光度也不要太强如 果夏日出游,要戴适合的太阳镜另外,各种屈光不正的患者应配戴适宜的眼镜等2〕青光眼 黄斑 干眼症唐由之用古老的金针拨障术治好了白内障那是不是这个起始于唐朝的眼科手术就只能治疗白内障了呢?唐老在此根底上,调整眼球切开位置,发 展到可以手术治疗急性青光眼治疗青光眼唐老的学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视网膜科的主任巢国俊教授,依据五脏学说,告知我们青光眼对应的是肝,好发青光眼的人,脾气比较急躁,易发怒,所以中医 治疗急性青光眼就实行手术切开的方法五色 五脏白色闪光 肺看到黑影 肾眼前红色 心看物体变黄 脾看灯光有虹晕 肝急性充血性青光眼发病急。
有猛烈眼痛和偏头痛〔患侧〕或全头痛,视力急骤下降,恶心甚至呕吐看灯光或月亮时有一红彩圈患眼充血发红,角膜失去正常的透亮性和光泽、变成混浊和发雾瞳孔明显散大而呈现一种青绿色反光眼球坚硬如石眼压可高达 50~60 毫米汞柱或更高一般发作数日可缓解,但视力已受到影响,如反复发作,可致完全失明但也有少数病人发作一次就失明因此对急性青光眼发作,必需 实行乐观抢救措施,甚至争分夺秒,千万不能耽误而对于慢性青光眼,就可以实行平肝的方法来治疗缓解青光眼给视野带来的缺损了1. 肝经实热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方药:绿风羚羊饮(《医宗金鉴》)加减羚羊角粉 0.5~1g(冲服),玄参 15g,黄芩 9g,知母 9g,车前子 15g,茯苓 15g,大黄 10g,桔梗 10g,细辛 3g,防风 3g假设热盛者,加龙胆草、钩藤,以增加清肝熄风之力;呕吐甚者,加竹茄、法半夏、天竺黄, 以降逆止呕2. 肝郁气滞治法:疏肝清热,降逆和胃方药:丹桅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柴胡9g,当归 15g,白芍 15g,茯苓 10g,白术10g,甘草 6g,薄荷 6g,生姜 10g,丹皮 9g,桅子 9g,黄连 10g,吴茱萸 3g着郁滞较甚,加香附、青皮、金铃子;目痛甚且红赤较剧者,加石决明、草决明、夏枯草;呕逆较剧者,加旋覆代赭石以增加降逆止呕之力。
3. 肝阳上亢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方药: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加减羚羊角粉 1.5g(冲),钩藤 12g,桑叶 9g, 菊花 12g,生熟地各 24g,白芍 30g,川贝母 6g,茯神 12g,竹茹 15g,怀牛膝 25g,生石决明 20g假设阴虚明显者,加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火盛者,加知母、黄柏、夏枯草:心烦不寐者,加栀子;生牡蛎、炒枣仁4. 痰火动风治法:泻火逐痰,平肝熄风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大黄10g,黄芩10g,白僵蚕10g,陈皮10g,天麻6g, 桔梗 6g,青礞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