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单元测试8 鲁科版选修3-3.doc
4页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 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 当分子间的距离r 已知汞的摩尔质量为,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汞原子的直径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哪一个 A. B. C. D. 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 B. 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 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势能就越大7.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n倍,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也增大n倍 B. 体积不变时,压强增大,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也一定增大 C. 压强不变时,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则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一定减小 D. 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8.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的大,有的小,当气体温度由某一较低温度升高到某一较高温度时,关于分子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升高时,每一个气体分子的速率均增加 B. 在不同速率范围内,分子数的分布是均匀的 C.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不再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D.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仍然呈“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9.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追踪一个小碳粒在液体中运动,每隔30秒把观察到的碳粒位置记录下来,小碳粒运动的位置连线图反映的是( ) A. 液体分子运动的轨迹 B. 小碳粒无规则运动的轨迹 C. 小碳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轨迹 D. 小碳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10.图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之间有空隙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B. 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证明分子在不断扩散 C. 打开香水瓶后,较远的地方能闻到香味,证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二、非选择题12.(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摸底考试)如图所示,IBM的科学家在铜表面将48个铁原子排成圆圈,形成半径为7.13nm的“原子围栏”,相邻铁原子间有间隙。 估算原子平均间隙的大小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已知铁的密度,摩尔质量是,阿伏加德罗常数13.在体积、温度、压强、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五个量中,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的量是___________,与分子势能直接有关的量是___________,与物体内能有关的量是___________,联系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桥梁是___________.14.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D2.C3.C 解析:根据题目只可以确定分子的平均动能在增大,当然分子的平均速率也在增大.4.D5.C6.B点拨:内能指的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它与构成物体的分子个数、温度、体积有关,其中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而分子势能与分子间的距离(物体体积)有关,但关系不是线性的,体积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大;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综上,答案ACD错误,B选项正确7.ABCD8.D9.D10.B11.BCD12.解析:一个铁原子的体积,铁原子的直径,围栏中相邻铁原子的平均间隙,解得。 13.温度体积体积、温度、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14.分子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