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
8页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三年级上册)姓名:***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授课时间:课文 44课时 古诗词背诵 5课时 综合性学习 15课时 口语交际 8课时 习作 8课时 回顾拓展 10课时 机动时间 24课时 总计 114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掌握常用汉字300个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查字典,能在教师指导下,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初步学会独立识字2、会读写460个左右的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3、钢笔字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帖写毛笔字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初步学会听懂别人讲述的事和儿童广播,能复述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6、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用总分和并列句子写一段话初步学会写简短的日记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换来的,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导师和英雄模范,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教学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
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三、教学进度周 次教 学 内 容第1周(8.28~8.31)教师报到,学生报到第2周(9.3-9.7)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花的学校 3.不懂就要问 第3周(9.10-9.14)口语交际一 习作一 语文园地一第4周(9.17-9.21)4.古诗三首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6.秋天的雨第5周(9.24-9.28)7.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二 语文园地二第6周(10.1-10.5)国庆放假第7周(10.8-10.12)8.去年的树 9.那一定会很好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8周(10.15-10.19)11.一块奶酪 习作三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第9周(10.22-10.26)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4.不会叫的狗第10 周(10.29-11.2)口语交际四 习作四 语文园地四第11周(11.5-11.9)15.搭船的鸟 16.金色的草地 习作例文第12周(11.12-11.16)习作五 17.古诗三首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13周(11.19-11.23)19.海滨小城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习作六第14周(11.26-11.30)语文园地六 21.大自然的声音 22.父亲、树林和鸟第15周(12.3-12.7)23.带刺的朋友 口语交际七 习作七第16周(12.10-12.14)语文园地七 24.司马光 25.掌声 26.灰雀第17周(12.17-12.21)27.手术台就是阵地 口语交际八 习作八第18周(12.24-12.28)语文园地八 期末模拟考试第19周(12.31-1.4)复习、考试第20周(1.7-1.11)复习、考试第21周(1.14-1.18)复习、考试四、内容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读写训练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4.槐乡的孩子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132写人记事1.学会讲故事2.写一个熟悉的人5.灰雀6.小摄影师7.奇怪的大石头8* 我不能失信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123看图作文学会观察善于思考9.古诗两首10.风筝11.秋天的雨12.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34观察日记学会观察修改习作13.花钟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16.* 找骆驼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135传统文化收集资料整理材料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19.赵州桥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126写一处景物联系实际抓住特点21.古诗两首22.富饶的西沙群岛23.美丽的小兴安岭24.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习作六 回顾·拓展六137想象作文激发想象畅想未来25.矛和盾的集合26.科里亚的木匣27.陶罐和铁罐28*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128童话故事想我所想想我所说29.掌声30.一次成功的试验31.给予树32.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13◆古诗词背诵诵读5首古诗词5五、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其他图书、演讲会、辩论会、广播电视等进行语文学习2.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人文、任务活动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二)教学措施1.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学习“课改”有关理论,扮演好新课标中的新角色,把握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法,尽快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能力,以求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方法,总结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2.认真钻研,科学使用教材按照课程的理念,努力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发展年龄和现有水平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可以运作的课程,缩小形式课于实质性课程间的差距依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对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练习都坚持做到先独立备课,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解决自己的疑问,优化设计方案,使之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和交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指导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4.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教学过程中,要安排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坚持多读少讲对于教材中精彩的语段,重难点集中的语段,让生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的处理,领悟其中的情感,悟出其中的内涵,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5.注重祖国语言的积累运用对描写精彩的语段,采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方法;对重点、难点集中的语段,采用迂回、穿插等突破方法,把理解的高度降下来,省下时间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从而更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6.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现在,教材把课文学习和语文实践都纳入了语文教学之中的确,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让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读比赛、表演课本剧等尤其是表演课本剧,不仅会感悟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中情节,而且会带动大家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理解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报,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丰富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重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生学习的方法7.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教学网络等信息渠道,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让我们的语文增强时代气息,汲取大千世界的滋养,汲取古今中外多元化的精华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把知识由难变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尽量使用好学校已有的CAI课件8.尊重学生,关爱差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切忌一刀切,力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发展,特别是要给后进生多些关心和帮助,全身心地爱护他们,用饱满深情的慧眼让他们抬起头,只要他们在尽力学习,即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拖了全班的后退,也不能歧视他们,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过得快快乐乐,身心都能健康发展抓好家庭教育工作,自觉加强和家长的联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注意与各科教学的密切配合,力求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新世纪祖国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在语文教材里,蕴涵着许多美的因素,如:理想远大、境界崇高的人格美,语言如乐、结构如画的行文美;多姿多彩的自然美等。
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美的因素,对学生施以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做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六、课程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仅评价学生个体情况,注重评价学生对同伴学习的关注、互助的态度同伴搭配,学习不累”,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资源共享,培养团体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注重日常口头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