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短文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ppt
28页短文两篇蝉贝壳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并掌握文章基本内容 2、通过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及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语言柔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2.生命的诞生! 生命!4.字词准备收敛 脆弱 颤动 断续宽恕 卑微 零落 一丝不苟 色泽 响彻 聒聒5.给字词注音、解释 断续 收敛 宽恕 怒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收拢,合拢linsh宽容饶恕,不计较xn6.学习目标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7. 你认识蝉吗? 你对它有多少了解?8.蝉 有关蝉的古诗: 蝉 在狱咏蝉9.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藉,依靠10.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典故,出自左传楚人钟仪曾被郑人当囚犯献给晋后世于是以南冠代被囚11.12. 卵在树洞生活10个月左右幼虫在六月七月爬出来。
两个月后,若虫第二次脱皮,成为二龄若虫一年后,长大两倍,变成四龄若虫再过两年,长大两倍,脱皮成为五龄若虫,在夏天爬出地面13.1、作者对蝉的认识是怎样变化的?2、文中的那句话写出了蝉的生命意义?3、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大题14.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中?作者心灵受到感动,改变了对蝉的看法,产生敬意15.美丽的贝壳16.17.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揣摩文中的词语2、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同学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4、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简介席慕容:蒙古族,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19.淘洗:卑bi微:一丝不苟:上苍:脆c弱:掌握下列的字词弱小洗涤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
卑贱微小,地位地下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上天20.(1)听读课文:注意文中的词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整体感知听读课文21.贝壳拾贝壳海边拾起(1)写贝壳坚硬精致(2)悟贝壳居所精致、一丝不苟(3)悟生命做事精致、一丝不苟(4-6)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文章思路22.作者开篇就赞美贝壳,请问作者笔下的小贝壳有什么特征?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思考讨论23.看到这些精美的贝壳时作者想到什么?请画出关键的词句 首先,想到了贝壳里的生命(注意“生命”前的修饰词),为了这个生命,上苍用心营造了精致的贝壳,而且是一丝不苟 其次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的面对它,创造它吗?思考讨论24.“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句子赏析写作手法:托物言志25.“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句子赏析26.小 结 本文作者从海边小小的贝壳中,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的短暂、脆弱该怎样做,怎样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明白了: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27.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