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美育教学教案(共14章)第四课 自然美.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sat****105
  • 文档编号:264193122
  • 上传时间:2022-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1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第 课 4 课题自然美——事物之美、景象之美、情境之美、意象之美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事物之美、景象之美、情境之美、意象之美(2)了解不同时期人们对于美的感受(3)学会运用人的感官去感受美,提升审美意识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学习自然美中的事物之美、景象之美、情境之美、意象之美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提升对自然事物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正确认知在自然中,美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举例法、互动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一节课:考勤(2 min)→视频导入(10 min)→传授新知(20 min)→知识延伸(10 min)第二节课:传授新知1(15 min)→传授新知2(15 min)→美的赏析(10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n 【学生】按时出勤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视频导入(8 min)n 【教师】观看视频《泰山日出》并让学生思考泰山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景n 【学生】欣赏、思考、讨论n 【教师】解读泰山之美泰山日出壮观瑰丽,在泰山顶上看日出,与平原或海上是不同的。

      初起时,天暗沉沉的,西方是一片铁青,东方有些微白当第一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东方天幕由漆黑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万道霞光喷射而出最后,一轮旭日跃出云海,腾空而起,天空顿时光芒万丈整个过程像一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表演,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泰山的壮丽景观,给泰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给人带来了一种事物美,这种美正是大自然带来的一种自然事物美的感受n 【学生】聆听、记忆通过视频《泰山日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初步认知事物美的内涵,为下一环节做铺垫传授新知(15 min)n 【教师】通过视频《泰山日出》引出本节课主题,并板书事物之美在《泰山日出》这段视频中,展现了自然界中自然事物的美好状态,这种自然事物的美好状态就是事物美那人们是怎么发现事物的美呢?(1)基础与参照人会被美丽的事物所吸引,当事物美丽的外表引起人们的注意时,认识美、发现美的过程就开始了人们在认识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审美意识不断增强,并随之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例如,上古时代,人们看到湿泥巴落入火堆中被烧成了坚硬的器物,受此现象的启发,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而后人们又在与大自然长期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创造美的能力,于是一些简单的器皿就被创造出来了。

      2)存在类型自然界中的事物千姿百态,不同事物所创造的自然美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自然美大致可以分为天地日月、山水树石、鸟兽鱼虫、花草果蔬四大类n 【学生】聆听、思考、记录n 【教师】板书景象之美说完了事物之美我们再来说一下,在大自然中存在的景象之美,景象之美是指事物的群体美,对于景象而言,无论是由一组同类的事物构成,还是由一组不同的事物构成,其基本特征都是以群体形式表现的相对于个体事物美而言,群体性的景象美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所以景象之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美感景象(2)精神景象(3)情感景象n 【学生】聆听、记录结合视频向学生讲解什么是事物美,如何发现事物美,让学生了解事物美的本质知识延伸(10 min)n 【教师】赏析古典诗词朗诵视频,了解景象之美并让学生思考,通过这首诗感受到怎样的景象美?《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n 【学生】欣赏、聆听、思考、回答n 【教师】纠正和补充,并解析《使至塞上》传达的景象之美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乘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这首诗结合了美感景象、精神景象、情感景象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描写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诗人以诗词为载体,描写了边陲大漠的壮阔雄奇,不仅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还让我们 也被诗人的慷慨悲壮的精神所感动n 【学生】理解、记忆通过古诗词来展示景象之美,增强学生印象(《使之塞上》朗诵视频链接)第二节课传授新知1(15 min)n 【教师】欣赏视频《玉龙雪山的美景》《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提问题:通过人体感官,感受到了哪些美的情境?n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n 【教师】补充和纠正,并引出情境之美及其分类通过《玉龙雪山的美景》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这两个视频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情境之美是可以通过人体的感官感受到的,它分为:(1)视觉情境视觉情境是指具有充分的视觉美感,能够引起人的注意,给人以情感体验,最终让人获得审美享受的情境(2)听觉情境听觉情境是指以声音为主要审美因素的情境,那些悦耳、自然、淳朴、清雅,能给人美好的听觉感受的声音,都是听觉情境的重要构成要素(3)触觉情境触觉情境是指必须依赖触觉才能获得美感体验和享受的自然情境。

      自然界中,很多情境美必须依靠触觉来感受和体验4)心理情境人们常说:“境由心生人的美感体验与享受,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感受n 【学生】思考、记忆、理解结合视频讲解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加深印象传授新知2(15 min)n 【教师】讲解意象之美的概念除了情境之美,在大自然中还有意象之美,意象是指被赋予特定人文内涵的客观物象,具有文化寓意或是象征意义,是自然美和思想美结合的产物它以自然美的形式出现,被人们赋予某种思想或情感,用于表达一定的理想、愿望n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n 【教师】讲解意象之美的展现形式(1)自然展示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事物就是日月山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月山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太阳代表着光明、温暖、时光与希望;月亮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江山”代表了政权,同时也象征伟大的父爱;水象征着纯洁2)动物展示珍禽灵兽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成为特定的文化意象,常作为艺术作品或雕塑的主题具有文化意象的珍禽灵兽很多例如,中国人认为虎是勇猛、威严、权利的象征3)植物展示花草树木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景象,也是人们获得审美体验最多的事物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竹子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竹子代表了不屈的傲骨,又代表了谦逊的胸怀。

      n 【学生】聆听、理解、记忆通过课程讲解让学生理解意象之美的本质和展现形式美的欣赏(10 min)n 【结合】播放有关于送别主题的视频《诗经·小雅·采薇》感受美的意象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一首诗词朗诵《诗经·小雅·采薇》,在诗中有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一句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将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之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杨柳则属于送别类意象,用于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在古代,人们常用折柳表达离别之情,其原因在于:柳枝摇摆不定的形态,能够表达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柳”与“留”谐音,在离别之际,折柳相送,既能表达难分难舍的深情,又能寄托对离人的美好祝愿n 【学生】聆听、理解、感受、记忆通过视频让学生赏析离别之美,加深印象(《诗经·小雅·采薇》朗诵音频链接)课堂小结(3 min)n 【教师】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本节课学习了自然美,我们了解到,自然美包括事物之美、景象之美、情境之美、意象之美四种类型希望同学们把今天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在生活中、在自然中学会去欣赏自然美,通过人体感官、意识形态去感知美的存在,增强审美能力n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作业布置(2 min)n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在文旌课堂APP中完成本书配套题库中第三单元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试题(2)请大家课后观看视频“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感受古诗词中的意象之美,并写一篇观后感不少于800字。

      n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巩固课上所学内容教学反思本节课环节完整,学生主动性较高教学如果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不仅教学手段单一,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节课通过大量美的实例,让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参与度,再加上教师的各种情境创设,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