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埋线技术课件.ppt
46页穴位埋线技术穴位埋线技术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穴位埋线穴位埋线 关键点关键点¡穴位¡线体¡针具¡操作步骤穴位¡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各种型号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1、医用羊肠线¡2、改性羊肠线¡3、埋线用胶原蛋白线¡4、高分子聚合物埋线¡5、其他埋线 线医用羊肠线¡是从羊肠黏膜下的纤维组织层或牛肠的浆膜联结组织层得到的¡优点:价格低廉¡缺点:植入体内几天内强度下降较快,而且在干燥状态下较僵硬,需要用营养液或者生理盐水保持其柔软和弹性;易引起较强烈的局部组织反应,蛋白分子可以引起免疫反应,易过敏,易形成结节改性羊肠线¡为了克服羊肠线弊端,对羊肠线进行了加工处理,选用颗粒状中药,将中药浸泡在医用酒精取得药液,将医用羊肠线侵入药液,得到改良羊肠线¡优点:既有物理刺激又有药物刺激及药理作用,一次埋线维持疗效7-15天,比使用单纯羊肠线疗效好胶原蛋白线¡以高等动物骨胶为原料,胶原纯度比羊肠线高,组织反应小¡特点:由纯天然胶原蛋白精制加工而成¡ 纯生物制品,在人体无排异性¡ 吸收完全,不留疤痕,适合整形美容¡ 表面光滑,无毒无刺激可防止炎症,硬结等病变¡ 吸收快,不影响活动¡ 易保存,在空气中不分解。
高分子聚合物线¡PGA(聚乙交酯)¡PLA(聚丙交酯)¡PGLA:PGA与PLA按90%和10%比例合成的其降解产物为乳酸和羟基乙酸,乳酸以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羟基乙酸可参与三羧酸循环或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无菌,无致热源,溶血率<5%,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皮肤致敏反应甲壳质缝合线¡是从甲壳类、昆虫类低等动物体中提取的糖类物质,甲壳质纤维具有独特的无毒、抗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吸收性,以及抗炎、不过敏、能促进伤口愈合等优异的生物特性,25天左右可完全吸收¡1、 套管针: 内有针芯的管形针具¡2、 埋线针: 一种针尖底部有一小缺口的专用埋线针具针具带有花纹的针柄,易于夹持和进针针体的刻度使深度易于掌握在针芯上设有弹簧,针芯自然弹起,易于置入线体特殊的针尖和针芯设计,方便刺入并避免夹线一次性埋线针¡1 施术前准备¡ 1.1针具选择¡针尖要端正不偏,光洁度高,要坡度始终,锐利适中,进针阻力小;针身要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富有弹性;针根处不可有剥蚀伤痕;针柄要牢固不松脱,便于捏持施针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 2 穴位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
¡定点:根据解剖和疾病特点确定,针刺径路上无大血管、神经干及重要的组织器官,以免产生对他们的损害,这是所有定点必须遵循的原则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3体位选择¡ 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 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卧位——埋线的最佳体位,施术部位暴露充分,便于操作¡ 三段九折专用体位床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4 环境要求¡ 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 专门的治疗室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5 消毒¡ 1.5.1 器械消毒¡ 根据材料选择适当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应达到国家规定的医疗用品卫生标准以及消毒与灭菌标准¡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还应符合GB15980的有关规定操作步骤与要求 ¡1 施术前准备¡ 1.5 消毒¡ 1.5.2部位消毒¡ 用0.5%的碘伏在施术部位由中 ¡ 心向外环形消毒。
¡ 也可采用2%碘酒擦拭,然后戴¡ 无菌手套操作步骤与要求 ¡2 施术方法¡ 2.1 套管针埋线法操作步骤与要求 ¡对拟操作的穴位以及穴周皮肤消毒后,取一般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放入套管针的前端,后接针芯,用一手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只手持针刺入穴位,达到所需的深度,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止血 操作步骤与要求 ¡ 在穴位旁开一定距离处选择进针点,局部皮肤消毒后施行局部麻醉取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一手持镊将线中央置于麻醉点上,另一手持埋线针,缺口向下压线,以15-45角刺入,将线推入皮内(或将线套在埋线针尖后的缺口上,两端用血管钳夹住一手持针,另一手持钳,针尖缺口向下以15-45角刺入皮内)当针头的缺口进入皮内后,持续进针直至线头完全埋入穴位的皮下,再适当进针后把针退出,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止血宜用无菌敷料包扎,保护创口3d-5d¡2 施术方法¡ 2.2埋线针埋线法¡2 施术方法¡ 2.3 医用缝合针埋线法操作步骤与要求 在拟埋线穴位的两侧1cm-2cm处,皮肤消毒后,施行局部麻醉。
一手用持针器夹住穿有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皮肤缝合针,另一手捏起两局麻点之间的皮肤,将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肌层或皮下组织,从对侧局麻点穿出,紧贴皮肤剪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柔局部,使线头完全入皮下用无菌干棉球(签)按压针孔止血宜用无菌敷料包扎保护创口3d-5d.线体对折穿刺埋线法线体对折穿刺埋线法¡随着线体的发展,更多的羊肠线、胶原蛋白线被性能更优的PGA或者PGLA线替代,这些线体比较柔软,常规使用一次性无菌微创埋线针操作时,多数情况下“边推针芯、边退针管”的动作会卡线,所以杨才德教授等总结大家的经验,提出了“线体对折穿刺埋线法”,不但很好的解决了卡线的问题,而且使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即:取一段PGA或PGLA线,放入针的前端,线在孔内孔外的长度基本保持相同,不要针芯,刺入穴位时,线在针尖处被压形成对折,在确保针孔外的线体进入皮肤并获得针感后,旋转、退出针体,即完成了一次埋线,这种方法我们归纳为“线体对折穿刺埋线法”穴位埋线的优势 长效刺激,减少就诊次数增加疗效,适合门诊患者穴位埋线的适应症¡应该根据疾病的特点、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针灸方法¡埋线疗法多用于治疗慢性疾病疗程的确定¡治疗间隔及疗程根据病情以及所选部位对线的吸收程度而定。
¡间隔时间可为1个星期至1个月;疗程可为1-5次 穴位埋线术后反应的处理¡1 在术后1d-5d内,由于损伤及线的刺激,埋线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人反应较重,伤口处有少量渗出液,此为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若渗液较多,可按疖肿化脓处理,进行局部的排脓、消毒、换药,直至愈合¡局部出现血肿一般先予以冷敷止血,再行热敷消瘀穴位埋线术后反应的处理¡3 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 表现为埋线后4h-24h内体温上升,一般约在38度左右局部无感染现象,持续2d-4d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如出现高热不退,应酌情给予消炎、退热药物治疗穴位埋线术后反应的处理¡4 如病人对线过敏,治疗后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发热等反应较为严重,甚至切口处脂肪液化,线体溢出,应适当作抗过敏处理,必要时切开取线注意事项¡1 线¡ 在使用前可用适当的药液、生理盐水或75%乙醇浸泡一定时间,应保证溶液的安全无毒和清洁无菌注意事项¡2 无菌操作¡ 应保持无菌操作,埋线后创面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感染注意事项¡3 晕针¡ 若发生晕针应立即停止治疗,按照晕针处理。
注意事项¡4 线头¡ 穴位埋线后,拟留置体内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线头不应露出体外,如果暴露体外,应给予相应处理线头暴露体外的处理¡(1) 如果采用的是套管针埋线,可将线头抽出重新操作¡(2) 如果采用的是缝合针埋线,有一端线头暴露,可用持针器将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牵拉,用剪刀紧贴皮肤剪断暴露的部分,再用一手手指按住未暴露一端的线头部位,另一手提起剪断线头处的皮肤,可使线头置于皮下如果两端线头均暴露在外,可先用持针器将一端暴露的线头适度向外牵拉,使另一端线头进入皮下后,再按照上述方法操作,使两端线头均进入皮下 注意事项¡5 随访¡ 埋线后应该进行定期随访,并及时处理术后反应注意事项¡6 慎用¡ 孕妇的小腹部和腰骶部¡ 患者精神紧张¡ 大汗、劳累后¡ 饥饿时¡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慎用埋线疗法禁忌¡禁忌1¡ 埋线时应根据不同穴位选择适当的深度和角度;¡ 埋线的部位不应妨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活动;¡ 应避免伤及内脏、脊髓、大血管和神经干;¡ 不应埋入关节腔内。
禁忌¡禁忌 2¡ 不应在皮肤局部有皮肤病; 有炎症或溃疡; 破损处 埋线禁忌¡禁忌 3¡ 由糖尿病及其他各种疾病导致皮肤和皮下 组织吸收和修复功能障碍者不应使用埋线疗法特色穴位埋线术¡穴位埋线减肥蝶腭神经节埋线术手指卡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