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景区规划说明书(可研).doc
80页新庄葫芦洞景区总体规划建设项目新庄葫芦洞景区总体规划设 计 说 明 书(2012.-- 2018)编制单位:xxxx设计公司 协作单位:xxx编制时间:2012年6月1日第一章 规划总则 1第一节 项目简述 1第二节 设计依据 5第三节 规划理念及指导思想 6第四节 规划原则 7第五节 发展目标 9第六节 规划范围 9第八节 分期建设 10第九节 经济技术指标 10第二章 现状分析 11第一节 地形地貌 11第二节 植被水系 11第三节 周边环境 11第四节 SWOT分析 12第三章 旅游资源评价 17第一节 评价标准和方法 17第二节 评价分值及等级 19第三节 评价结果 19第四节 景源评价一览表 19第六节 资源综合评价 20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 21第一节 客流量预测 21第二节 环境容量估算 22第三节 国内客源市场定位 23第四节 国外客源市场定位 23第五节 游客容量控制 23第五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 24第一节 战略定位 24第二节 战略目标 25笫三节 战略选择 26第四节 宣传口号 27第六章 总体布局规划 27第一节 功能结构 (1125) 27第二节 总体布局 28第七章 道路交通 31第一节 交通系统 31第八章士地利用规划 32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 32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32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 33第四节 用地类型 34第九章 环境保育规划 35笫一节 规划目标 35笫二节 保育规划原则 35笫三节 保护区的划分 36笫四节 保护要求 36笫五节 保护管理措施 37笫六节 植被培育规划 38第十章 服务设施规划 40第一节 布局原则 40第二节 公共设施 40第十一章 基础设施规划 43第一节 规划原则 43第二节 道路竖向工程 44第三节 给水排水工程 45第四节 防洪规划 50第五节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51笫六节 消防工程 54笫七节 防灾规划 55第八节 溶洞的保护 57第十二章 建筑单体设计 60第一节 建筑景观规划 60第二节 建筑风格 60第十三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62第十四章 市场营销 64笫一节 市场营销 64第二节 营销策划 64第十五章 投资估算 68笫一节 建设投资估算 68笫二节 资金来源 68笫三节 营业收入预测 69笫四节 营业成本及费用预测 69笫五节 盈亏平衡分析 69第十六章 实施保障和建议 69笫一节 政府主导 70第二节 招商引资 70笫三节 资金保障 725新庄葫芦洞景区总体规划建设项目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一节 项目简述1.1.1 地理位置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东南部,金沙江中段北岸。
东至东北面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及东南与楚雄州大姚县、永仁县隔江相望,西至西南与丽江市永胜县交界,北及西北与宁蒗彝族自治县相连县城距省会昆明420公里,距丽江220公里,距攀枝花市中心70公里,距成昆铁路格里坪火车站51公里、金江火车站93公里,距攀枝花机场95公里丽江至大理到攀枝花市的省级公路在该县荣将镇交汇,是滇西进入四川的必经之地1.1.2. 地形地貌 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金沙江中段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26°21'-26°58',东经l00°59'-101°31'最高海拔3198.3米,最低海拔塘坝河口1015米,县城所在地海拔1160米华坪全县幅员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7%耕地25295公顷,水面2891.1公顷,牧荒地48400公顷,森林覆盖率44%全县属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流经华坪52.6公里,山区占96.8%,坝区占3.2%1.1.3. 自然资源华坪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颇具开采价值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石墨矿、白云石、花岗石等华坪是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的储量达1.2亿吨,石灰石储量约4亿吨,华坪雨量充沛,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新庄河、乌木河两大河流,水电蕴藏量22.9万干瓦,可开发9.92万千瓦。
1.1.4. 气候水文全县平均海拔1160米,最高海拔3198米,最低海拔1015米,气温与雨量随地势海拔高低而增减,立体分布较为突出年平均气温为19.8℃,年平均降水量为87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全年无霜期为303天日照时数2516.9小时呈立体气候,干湿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1.1.5.自然灾害从华坪县近40年的灾害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华坪县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12%,其中62%为滑坡,27%为泥石流、11%为崩塌对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灾害防治措施应加強管理,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设置1.1.6. 社会经济全县工业以煤炭、电力、建材、合金冶炼为主,个体私营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农业以种植亚热带作物和养殖畜禽为主2004xxx年全县生产总值84318万元,工业总产值85000万元(现价),农业总产值36628万元;县级财政总收入5667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8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5元,人均有粮407千克牛、猪、羊肉总产量1.14万吨,粮食产量6.08万吨;家畜存出栏54万头,家禽存出栏124万只经济林果面积11838公顷。
是全国百強县之一1.1.7. 历史沿革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坪有悠久的历史,据把关河回龙弯古人洞穴发现的新石器和火灰测定,华坪两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史料记载,云南设置郡县始于秦,宣统元年(1909年)撤销华荣庄、旧衙坪两经历署,合并设县,取名华坪县, 1950年解放,1998年列为革命老区全县辖8乡3镇,55个村委会,4个城镇社区,852个自然村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14.97万人,农业人口占82%;全县总户数42829户,有汉、傈僳、彝、傣、苗、回、纳西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实现了 广播电视、、公路村村通从此,华坪正式成为县一级的行政机构1.1.8. 革命史迹1820年至1821年组织云南华坪、大姚、永胜、永仁和四川德昌、盐边等地各族人民进行的抗清起义,声震滇西,震惊清朝廷,为求得各民族生活、地位平等而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多少年来被各族人民广为传颂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华坪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1949年3月16日,共产党员在华坪县城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滇西北解放战争的第一枪,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西纵队”,华坪烈士血洒疆场;开辟了华坪人民革命胜利之路。
华坪于1950年2月25日解放,1998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革命老区,志士千古,浩气长存2010年,华坪人民革命起义纪念碑已被丽江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9. 科技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县有普通中学、幼儿园、职业技术学校共340所,在校生25355人,xxxx1.110. 民俗民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傈僳族:喜欢把猪、牛、羊等肉放在火上烧烤而食,用“火烧粑粑下油茶” 、烤肝来敬待上宾,阔时节是傈僳族的新年,农历十二日二十日举行各村塞老幼围着青松、谷物吹起葫芦笙,打迎新跳,唱迎新歌,举行隆重的送魂仪式把旧的一年不好的魂送到山上,又欢欢喜喜回来喝酒、对歌、射箭、打磨秋、上刀山、下火海、顶杠、摔跤等,整个节日热闹非凡,通宵达旦1.1.10. 名胜特产风景名胜:青龙瀑布、轿仙公园、龙洞映山红风光、乌木河畔田园风光、仙人洞、葫芦坪溶洞、务坪水库名优特产:“乌木春”茶叶、鲜玉米布丁酥、玉米汤圆等油鸡纵、油底肉、火米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第二节 设计依据 1.2.1. 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2.2. 行业规范与标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8973-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国家标准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7775-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报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第12号令发布)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家旅游局,200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 1-199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机动车辆允许噪音标准GB1495-7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UDC613.3GB 5749-85》《景观娱乐用水标准GB12941-91》《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2.3. 相关规划《华坪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华坪县新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华坪县旅游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丽江市华坪县新庄葫芦洞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林业局宗地图,一期用地红线范围地形图设计任务书第三节 规划理念及指导思想13.1.规划理念1.3.2.指导思想1.3.2.1. 保护第一,和谐共存。
1.3.2.2. 洞内保护,外部发展1.3.2.3. 时代特征,地方特色1.3.2.4. 一体化协调发展第四节 规划原则1.4.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发展可持续实现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发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优先保护,适度开发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要做到三者共赢,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4.2. 市场导向原则以客源市场需求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使旅游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1.4.3. 个性化原则 在旅游项目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满足游客猎奇求异心理景观的特色和个性的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1.4.4.保护先行的开发原则景区规划设计要维护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存在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应做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和谐统一在自然景观为主的景点中要做到将人工设施有机的融入到自然中,因势、得体,体现“虽由人作,宛自天然”,如深山藏古寺如何藏而不露,和周围环境协调。
1.4.5. 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原则以高起点、高标准的战略,指导资源开发,通过对功能分区、精心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