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的构造.docx
4页黑胶唱片的构造搜狐博客1887年爱美尔•白莲娜(Emile Berliner)设计出一种供留声机使用的 薄形录音圆盘,取代了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在十年前发明 的管状录音圆筒而风行于世,从此诞生了唱片这个名副其实的称呼唱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用来贮存声音信号的物体,它用尖锐刀刻 纹的方法记录声音,称为机械录音早年的唱片在录制时,音乐家们面朝大喇叭使劲的表演,让声音 灌进筒里,传给筒底的金属振膜,膜上的刻刀受到声波的驱动,随着振 幅的变化在旋转着的蜡筒上留上弯弯曲曲的纹槽,因而有人把这个过程 十分形象地叫做灌唱盘声音信号被记录到蜡盘上以后,经过真空镀膜 和电铸等工艺制成金属模版,再用它压制出千万张塑料唱片,这样的产 品是最原始的直刻唱片,直刻的意思表示声槽由声源直接刻录而成自从出现电子管后,唱片的生产也实刺耳现了电气化,刻纹刀改 为电动式的结构,新式的录音胶片淘汰了昔日的蜡盘,演员可以在传声 器前轻松愉快地献艺声频电流经过电子管的放大再去驱动刻纹刀,在 胶片上雕出精密的纹槽,从而使唱片的单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声音信号 虽经历了声f电f机械的转换过程,但记录的毕竟是声源的第一手材 料,所以仍然算是直刻唱片。
由于磁性录音技术的日益发展,唱片厂放弃沿用多年的直刻工艺, 改用磁带先将声源录下,然后从磁带放音再刻到胶片上去,因此刻纹机 又被唤做翻片机,尽管这种作法有利于节目的加工和保存,但却使唱片 的电声性能受到磁带本身品质的先天性限制,实际上唱片成了磁带节目 的复制品现代化唱片刻纹设备在技术上是相当先进的,频率特性、信噪比、 失真度、动态范围和串音等主要技术指标与磁带录音机相比均有过之而 无不及为使唱片的这些优点能充分发挥,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直刻唱片 的研制,经常有保真度很高的名牌唱片供应,深受广大声频爱好者和专 业人员的欢迎刻录唱片原版时,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刻纹刀在胶片的表面一边振 动、一边雕削着胶膜,根据刀杆振动的方向可将声欁槽分为纵向和横向 两种制式纵向刻纹是留声机初创期的主要制式,现除玩具外已不在使 用,横向刻纹成了单声道唱片唯一的制式由于刻纹刀尖端的断面近似 地呈三角形,因此无论纵向或横向制式,刻出的都是宽窄不匀的声槽 声槽剖面呈V字形,相邻两槽的间距(俗称陆地)不能太窄,否则会串音 唱片表面每厘米径向长度内所刻录的声槽数目称为声槽密度声槽左右 两壁的夹角叫包含角,通常在 90°左右;槽的社会变革与浓度不仅取决 于刻录时的入刀深浅,也跟声音信号的变化有关。
老式唱片声槽密度低, 槽口较宽,故称粗纹唱片,国噪声大,放唱时间短,近年来已不多见 密纹唱片的声槽细密,最窄的宽度仅1/20mm,但它噪声小,保真度 好和放唱时间长立体声唱片是在一个声槽里同时记录两个声道的信号,一般把左 声道的信号刻录在声槽的内侧一壁,右声道则刻于外则一壁第一个的 刻录方向皆垂直于各自的壁面,并与刻纹刀的中心线保持45°的关系, 故称为 45°/45°制式刻录声槽颇似犁地开沟,刀杆与胶片表面常保 持一定的倾斜度,衡量的方法是:在刀杆活动支点和刀尖之间作出一条 联线,该直线与胶片平面的夹角称为垂直刻录角这个角空间多在为宜, 若干年来未曾统一过,直到 70 年代后期国际上才明文规定以 20±5° 为标准由于立体声唱片的声槽里含有较多的纵向成份因而选择最佳的 垂直刻录角对降低失真、改善音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唱片有16、33、45、78R・P・M(转/分)四种标称转速,外径也有175、 200、 250、 300mm 四种通用尺寸,不同的转速和尺寸各有其 主要用途唱片原以虫胶为主要原料,因质脆易裂,现改用氯乙烯-乙酸乙烯 共聚树脂为主要成分,质地硬中带韧,性能经久不变,唱片电声技术指 标亦大为提高。
唱片常用制造工艺有两种:(1) 压纹法,将已压成一定厚度的塑料薄片烘软,在施加压力的模版下 成型它主要用于生产薄膜唱片,片厚常在0 . 5mm ,也能双面放唱, 可供装订在期刊里2) 塑纹法,把熔融的塑料置于施加压力的模腔内成型,产品多系密纹 唱片,声槽部分的厚度为0 . 6- 1 . 2mm唱片不仅易用机械方法大量复制 (如薄膜唱片每人钟可生产 20-30 张,复制速度与节目长短无关)而且唱片重放节目中的某段内 容极为简捷,还有耐久性贮,耐辐射,不怕强磁场的侵袭等优点一百 多年来,唱片为人类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声音档案,历经创新改革,迄今。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