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武侯祠导游词多篇.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74120346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2.1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XX年四川武侯祠导游词多篇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下面是带来的四川武侯祠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篇一:四川武侯祠导游词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溢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大门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溢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国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在殿内的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木刻诗文西厢有毛泽东、董必武、张爱萍、方毅、周谷成、楚图南、梁漱溟等人的墨宝共12幅,东厢为木刻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出诸葛亮殿,就是三义庙三义庙因祭祀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而得名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有四进五殿,规模宏大现仅存拜殿、正殿,成四合院布局三义庙本在市区中心的提督街,因城市建设的需要,1997年迁建于此。

      迁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文物法规,将原建筑构件编号拆下,运至新址按编号搭建,恢复原貌恢复重建的三义庙巍峨耸立,其建筑形制与刘备殿一致屋顶为单檐硬山式,青色简瓦覆盖其上,结构为木石结构,抬梁式木构架,立柱及柱础均为石质有40根整石雕成的圆形立柱,柱径0.5米有24根石柱上刻对联12副,联文描金正殿恢复了刘、关、张的泥塑坐像,廊房两壁新增加十幅三国故事线描石刻画画稿取自明代《三国演义》版本这些画的内容是: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张飞鞭打督邮、刘备招亲、关公刮骨疗毒等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于公元223年四月病逝五月,诸葛亮扶灵枢回成都,八月下葬,墓称“惠陵”据史书记载,墓中还葬有刘备先后死去的甘夫人、吴夫人两位皇后,是一座合葬墓此墓距今1700多年,没有发现被盗,墓中情况不详传说唐代时一伙盗墓贼,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打洞进入墓室内,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刘备正与关羽下棋,张飞在一旁观战,十名武士侍立一侧贼人吓得魂不附体,纷纷下跪求饶,刘备挥手示意卫士赐予玉带和琼浆他们喝了琼浆,系上玉带,惊慌爬出洞来,回头一看,洞口自然封好,玉带变成了大蛇,缠住了腰,琼浆变成胶粘住了咀据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刘备墓了。

      出刘备墓照壁,就来到新建的“三国文化陈列”展区该展区由展厅和外环境两部分组成外环境由三分桥、神兽天禄、辟邪、汉宫残柱、兵争社稷、残壁石刻《临江仙》、石刻序言等组成展厅内分五个展区,分别是战争风云、农桑一瞥、民俗采风、艺林撷英、流风遗韵等共展出文物、资料、图片数百件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手法形象直观,集知识性、观赏性为一体,很值得细观看完陈列,顺道还可去“听鹂馆”参观那是一座小小的四合院,里面的盆景值得观赏,临时举办的各种展出也很有文化品味篇二:四川武侯祠导游词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所以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因为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写。

      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尽管官方一直把这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习惯的称这里为武侯祠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应该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篇三:四川武侯祠导游词各位亲爱的朋友:我们就要到达武侯祠了,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来人们便尊称他为武侯,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国时代虽然比较短暂,但却一直被公认为是最精彩的一段。

      不知道各位朋友同不同意我的看法?一般认为三国就是公元220年——265年三国的得名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当时中原大地上并存着魏、蜀、吴三个地方政权武侯祠始建于何时,现在已经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了,但是从大诗人杜甫《蜀相》这首诗中的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武侯祠就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从“丞相祠堂何处寻”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要晚于武侯祠修建的时间,也就是说,杜甫写诗的时候武侯祠已经存在了,不然杜甫也不会辛辛苦苦的去寻找不存在的东西,除非他疯了;其二,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像柏树这样的树种生长是比较缓慢的,要长成森森的翠柏,起码要一百多年的时间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公元759年,我们用759减去150,得到609而唐朝的开国时间是公元618年,所以从这两方面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武侯祠在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在唐、宋时期,这里分别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朝初年的时候,祠庙合二为一,明朝末年又因为战争被毁,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好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侯祠,请随我一同去游览首先,请大家抬头看看大门悬挂的匾额“汉昭烈庙”,汉是指当年刘备蜀汉政权的称号。

      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这里是祭祀蜀汉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它为武侯祠呢?有哪位朋友知道原因吗?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告诉了我们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所以大家都称为武侯祠现在请大家一起跟随我进入景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图是景区的导游图,等一下我们依次游览大门、三绝碑、二门、前后出师表、文臣武将廊,刘备殿,诸葛亮殿,然后经过桂和楼到刘备墓愿意听我讲解的朋友就跟我走,想要自己游览的朋友可以自由参观,我们11点30分在这个地方集合大家看左右两边,立有6通高大的石碑其中的四块是清代刻建的,一块为明代刻建,一块为唐代刻建清碑主要记载了祠庙重建和维修的情况: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我们右手边的这块唐碑是最有名最有价值的唐碑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剑南西川节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属27人,来到武侯祠祭拜诸葛亮后刻建的因为历来治理四川比治理国家更难,而武元衡在任职期间对治理蜀地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办法,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肯定,他以诸葛亮自诩(就是把自己比作诸葛亮),想要树碑立功。

      他的27个幕僚中的书记官(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裴度看出了他的心思,便撰写了一篇文章,文中极力的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他比作前代的名臣管仲、萧何、张良这篇文章表面上是称颂诸葛亮,实则吹捧武元衡是堪与诸葛亮媲美的谋略大师、经纬之才文章立意新颖,比喻十分精妙,评价也很中肯后来,裴度还受到唐僖宗的赏识,成为三朝宰相,辅佐了四个皇帝另一个幕僚成都府少尹(成都市副市长)柳公绰为文章书写撰文,他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哥哥,书法漂亮,当时许多有钱人家都想买柳公绰撰写的墓志铭外国使臣也争相购买所以让柳公绰来撰写裴度的文章实在是相得益彰所以,这块碑以其文章传世,书法精湛和诸葛亮的伟大功绩而被誉为“三绝碑”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保护这块碑不被破坏,我们将参与这项工程的工农代表,鲁建的镌刻工艺,也算进了三绝,所以我们有时候听到的三绝也指精妙绝伦的文章、书法和镌刻工艺对面的明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石碑下面这个东西,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像乌龟?不过它并不是乌龟,二是龙生九子的第六子,赑屃明间有句俗语啊,说:摸摸赑屃头,一生不用愁,摸摸赑屃背,旅途不疲惫不管真假,大家不妨去摸上一摸。

      现在我们来到了二门,大家抬头看看门上的匾额,不妨一起读一读这四个字不错,这就是著名的“明良千古”匾额,匾额的意思是说刘备慧眼识人,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做了军师,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备发现了诸葛亮这匹千里马中的千里马可以算一个好伯乐了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明”字左边的“日”字中间怎么多了一横成了一个“目”字,会不会是写错了其实,这个字并没有写错,大家看看匾额的落款写的是:大清康熙年间,如果大家对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有了解的话,应该就明白,多一横是为了避讳明朝的“明现在大家看到的匾额业绍高光 ”是后人对刘备的评价 “业 ”是指刘备的所创立的基业,就是蜀汉政权,绍有继承发扬光大的意思,“高”指汉高祖刘邦,“光”指光武帝刘秀,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刘备的功业继承了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的基业殿门口还有一口圆鼎,圆象征天等会儿我们还会在诸葛亮殿外看到一口长方形的鼎象征地,天圆地方嘛,在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