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docx
7页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 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 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落实该项制度,特制 定如下制度1. 牢固树立正确的家校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 纯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御状的不良倾向,切实努力提高家 校联系质量2. 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 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公正、公 平,不虚报、不隐瞒3. 对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要利用校园网平台、家校通平台等, 及时向家长发布通告4. 全体教师平时要通过家访、信访、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 联系,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态势每学期利用家长课程召开两次家长会,使家长能真实地了 解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根 据学校计划要制订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家长会方案,各科 教师都要与学生家长见面交流.6 学校每学期要随机选择不少于30%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 查,以期了解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态度和意见等 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向家长委员会成员 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并做好记录.8。
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 师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 醒注意保留好有关回执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 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 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教师与家长沟通制度实施细则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 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更好落实该项制度,特制 定如下实施细则:一、原则与要求1 教师不得利用家校联系之便向家长索要钱物 进行家校联系时,不得向学生家长告状3. 不能向家长灌输消极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4. 进行家校联系时应注意教师良好形象二、措施与方法1. 牢固树立正确的家校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 纯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御状的不良倾向,切实努力提高家校 联系质量2. 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 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做到公正、 公平,不虚报、不隐瞒3. 对学校开展的重大活动要利用校园网平台、家校通平台等, 及时向家长发布通告。
4. 全体教师平时要通过家访、信访、访等形式与家长进行 联系,及时提供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态势,每月与学生家长 的联系不少于8人次 每学期利用家长课程召开两次家长会,使家长能真实地了解 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组织召开家长会之前,班主任要根据 学校计划要制订好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家长会方案,各科 教师都要与学生家长见面交流 学校每学期要随机选择不少于30%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 查,以期了解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态度和意见等.7 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向家长委员会成员 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组织外出活动、停课、放假、收费及遇到其它重要情况教师 必须配合学校做好相应工作,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并提 醒注意保留好有关回执 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 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 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三、家访的形式、范围、内容与要求1. 家访形式(1) 上门家访:教师利用课余及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 家长沟通,相互了解情况2) 家长来访:家长主动到学校或教师家长访问,交流学生学习 与生活情况。
3)通知家长来访(“约访”):因某件事情,而由学校或有关教 师通知家长到学校,相互沟通处理4) 访问(“电访”):教师通过的形式,与家长针对学 生的情况进行交流5) 书信及电子邮件(“信访”)等.2家访的分类:(1) 常规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学期中及寒暑假期间,对所有 学生有计划地上门访问,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开 展2) 重点家访: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特殊类型的学生进行重点 家访,增加家访的次数,努力帮助特殊类型家庭的学生解决在教育 方面存在的问题特殊类型学生包括:贫困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 生、单亲学生、孤儿及智障学生等3) 立即家访:对因病缺课两天以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学生本 人发生伤害事故或家长发生重大事故、无故缺席旷课、严重违规违 纪学生或发生其它重要问题、获突出进步或奖励的学生,要求班主 任及相关教师在第一时间进行家访.3. 家访的指标要求:(1) 常规家访: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5人次,每学年对班内 每一名学生遍访一次,不遗漏任何一名学生2) 重点家访:班主任对每一名特殊类型学生在常规家访的基础上, 每年增加1至2次家访,寒假期间为必访对象3) 立即家访:对每一名符合“立即家访”的学生,必须在第一 时间进行上门家访。
4. 家访的范围:(1) 班主任家访的对象为本班全体学生.如同时担任其它班级授课 任务的,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家访2) 其他任课教师的家访对象为所任教班级学生.(3) 体育、艺术、科技类等教师家访对象为所带教的运动员、兴趣 组成员等5. 家访的内容:(1) 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包括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品 行情况.(2) 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实际情况,包括自主学习、家务劳动、 对待家长及长辈态度等.(3) 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4) 指导家长进行学生家庭学习环境建设5) 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6) 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7) 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家访的注意事项:⑴ 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谈话中心,考虑恰当的谈话内容2) 家访中,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3) 家访时,要注意与家长平等协商、做到有情、有理、有节,谈 话的态度要诚恳、耐心,形成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使家长感到教师 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展现教师个人风采4) 家访时要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长采取说理、引导的 方法教育学生,避免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与家长共同 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教育 方法。
5) 家访时要注意其家庭环境、家长心情、学生在场与否,酌情 采取恰当的谈话方式,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或家长回避6) 家访后,家访教师应及时如实填写《家访记录》.(7)家访中发现的问题,需学校行政或有关部门解决的,需在第 一时间上报学校本细则实施纳入教师业绩考评,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实施.如遇重 大决策问题报校委会审议决定教师与家长沟通考核评价办法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综合素 质,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的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 促进教育系统行风进一步好转,特制订如下办法.一、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为重点,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 德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 我校教师师德建设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 湛、敬业奉献、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争创全 面全优的教育教学质量二、 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自省、 自重、自律、自强.2.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 不偏听偏信,不弄虚作假,严格考核程序,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
3. 坚持舆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奖优、罚 劣,引导广大教师践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 力4. 坚持注重实绩原则,充分考虑教师工作业绩,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促进教师健康成长三、 考核对象全校所有在职教师四、 考核内容(满分10分)正确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不训斥、指责家长主动与 学生家长联系,虚心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 各界人士的配合、支持和理解注意指导、帮助学生家长改进家庭 教育 下列表现属违背师德行为:1、 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或与家长吵架扣2分2、 对学生家长态度冷漠,对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拒不改正工 作中的错误做法,引起学生家长及群众不满扣2分3、 长期不做家访或极少家访,对特殊的人或事不做针对性家访, 不与家长沟通,引发严重事件扣2分.4、 学校每学期要随机选择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中,评定等 级较差的扣2分五、考核评价结果运用考核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评聘、 年度考核、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