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二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docx
19页山西省太原市第四十三中学高二生物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 C.限制酶和运载酶 D.连接酶和运载酶参考答案:A 2. 下列几种育种方法中,能改变原有基因的分子结构的是A.杂交育种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参考答案:B3. 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 (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参考答案:C 4. 基因突变有可能导致生物遗传特征发生变化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以下细胞中,最容易传递给子代的是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精原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参考答案:C5. 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数是( )①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一NH2②核酸的分类是依据所含的含氮碱基是T还是U③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④蛙的成熟红细胞中不含DNA分子⑤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⑥淀粉和脂肪彻底水解的产物是CO2和H2O.A.0项 B.1项 C.2项 D.3项参考答案:A【考点】14: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1C: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1U: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3、真核生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含有少量DNA;原核生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拟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质粒中也有DNA(细胞生物的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4、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①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②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③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5、无机盐的作用: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6、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脂肪是脂质中的一种,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解答】解:①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①错误;②核酸(包括RNA和DNA)的分类是依据是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还是脱氧核糖,②错误;③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实现,但有的受体则是在细胞内,另外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实现,③错误;④蛙的成熟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含有DNA分子,④错误;⑤动物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⑤错误;⑥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脂肪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淀粉和脂肪彻底氧化的产物是CO2和H2O,⑥错误.以上①~⑥的叙述中,无正确说法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6. 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培养酵母菌,测得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之比是3:1,此时酵母菌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的比值为 ( ) A.1:6 B.1:3 C.1:2 D.1:1参考答案:A7. 已知马的原始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有32个四分体,则该生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的DNA数目分别是( )A.64 32 16 B.128 64 32 C.96 64 32 D.64 64 32参考答案:B略8.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参考答案:D9. 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 : 6 :1,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 ( )A. 2 : 0 : 1 B. 0 : 2 : 1 C. 5 : 0 : 1 D. 0 : 5 : 1参考答案: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B-(扁盘状),A-bb(圆形),aaB-(圆形),aabb(长形)=9:3:3:1,说明双显性为扁盘状,单显性为圆形,双隐性为长形;分两种情况:1、二代中的圆形南瓜(1/3AAbb、2/3Aabb),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产生的配子Ab为2/3,ab为1/3,做测交,则后代中Aabb占2/3、aabb占1/3;2、二代中的圆形南瓜(1/3aaBB、2/3aaBb),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产生的配子aB为2/3,ab为1/3;做测交,则后代中aaBb占2/3、aabb占1/3;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0 :2 :1;选B。
10.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 接种针、手、培养基 B. 高压锅、手、接种针C. 培养基、手、接种针 D. 接种针、手、高压锅参考答案:C【分析】消毒和灭菌的比较: 【详解】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手应该用酒精消毒,培养基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高压锅是灭菌工具,手应该用酒精消毒,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B错误;培养基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手应该用酒精消毒,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C正确;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手应该用酒精消毒,高压锅是灭菌工具,D错误11. 在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不同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A.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 B.需要载体帮助C.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D.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参考答案:C12. 从基因型为Aa的绿色植物某器官中获取组织,显微观察如右图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X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此过程需要涉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若将Y细胞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目的是使其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C.XY两个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种细胞,发育成基因型为AAaa的杂种植株是不育的D.若此组织为植物根部,可以用X细胞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参考答案:D略13. 人类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
下图表示1号染色体上的几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Rh血型D:Rh阳性 d:Rh阴性红细胞形状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A.他们的儿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概率为1/2 B.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是Rh阴性 C.母亲正常减数分裂次级卵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De或ADE D.他们有的孩子可能不产生淀粉酶的概率为1/4参考答案:C14.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杂交育种具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的优点B.杂交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可以在一个培养瓶中无限增殖C.植物细胞产物包括蛋白质、脂肪、药物、香料、生物碱等D.试管动物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参考答案:C15. 在孟德尔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参考答案:A16. 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以上现象说明( ) A.脊髓的生理活动受控于大脑皮层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只能将兴奋传到脊髓 C.婴幼儿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参考答案:A17.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发生变化B.只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D.成熟阶段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相对稳定参考答案:B【考点】F6:群落的演替.【分析】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增加,A正确;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仅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错误;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