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终版外城史 (1).doc

40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5558498
  • 上传时间:2018-03-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32M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外城史复习宝典外城史复习宝典第一讲第一讲 古代世界的城市文明古代世界的城市文明简答题简答题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古埃及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 (1)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选择城建用地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 患 (2) 运用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的原则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 棋盘式道路棋盘式道路布局——古希腊 HIPPODAMUS 结构形式的雏形 (4) 出色的建筑群落与城市景观设计建筑群落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神庙的设计对西方 城市的影响甚远底比斯城卡纳克神庙,中轴线 2km,两侧雕像都呈对称排列第二讲第二讲 古代西方国家的城市文明古代西方国家的城市文明基础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点掌握 1.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基本内容: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基本内容: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 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希波丹姆模式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 的规划结构型式,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⑴ 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⑵ 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 1 个或 1 个以上街坊。

      ⑶ 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 3 种住区:工匠住宅区、农民 住宅区、城邦卫士和公职人员住宅区 评价 希波丹姆斯规划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希波战争后城市重建及大规模殖民城市规划建设中迅速、简便化的要 求,同时也确立了一种新的城市秩序和城市理想,既符合古希腊数学和美学的原则,也满足了城市中富裕 阶层对典雅生活的追求然而希波丹姆斯模式也使得古希腊的城市规划从传统上灵活、有机走向形式上的 典雅或呆板,甚至为了构图的形式美而全然不顾自然地形的存在这种模式也给城市生活的活力及城市的 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桎梏2. 《《建筑十书建筑十书》》作者:作者:维特鲁威3. 罗马共和时期广场的典型代表:罗马共和时期广场的典型代表:罗曼努广场、凯撒广场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典型代表:罗马帝国时期广场的典型代表: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4. 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古罗马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1)世俗化的特征世俗化的特征:城市里代表崇高精神寄托的神庙建筑已经退居次要的地位,而公共浴池、斗兽场、宫 殿、府邸和剧场等宣扬现世享受的建筑大量出现,并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规模和奢华2)军事化的特征军事化的特征:古罗马是极富侵略性的帝国,为了应对战争和防御的需要,其城市规划、建设也带有 强烈的军事化色彩。

      在广袤疆土上,古罗马建筑了大量军事功能极强的“罗马营寨城”,并在全国开辟了大量 的道路来解决军队的集结和物资运输问题(“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人还利用其卓越的建筑技艺,修建了2坚固的城墙、大跨度的桥梁和远程输水道等战略设施3)君权化的特征君权化的特征: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和帝国建立以后,城市成为帝王宣扬他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 像、凯旋门等成为城市空间秩序组织的核心和焦点,古希腊时期那种纯粹的市民公共活动,已经基本让位于有 组织的歌颂纪念活动,广场也由集会场所演变成了纯粹的纪念性空间罗马城广场群是最为集中体现的地方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公元前 5 世纪的希波丹姆在希波战争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出的城市规划形态的重要思想核心是几何 与数学原理+城市的核心要素(广场、圣殿和街道),代表作是米利都和后来的一些殖民城市2. 罗马营寨城:罗马营寨城: 古罗马时期在对外扩张地区的城市建设形态,有统一的格式它们一般为方形城堡,棋盘式道路,中间的 十字交叉道路(便于军队调动)通向四面的城门,在交叉点上建神庙图释题图释题1.1. 罗马帝国广场群:罗马帝国广场群:32. 维特鲁威理想城市模式图:维特鲁威理想城市模式图:43. 古希腊广场古希腊广场(Agora)(1)古希腊的城市广场总体上有着规则和不规则两种空间类型。

      2)早期的以雅典为代表的城市明显带有生长城市的特征,广场空间的不规则性并非出自于比例、秩序、及其它空间造型的考虑,应理解为实际需求的结果3)而受希波丹姆影响的殖民城市体现出 一种明确的规划特征,广场空间以严格的 长方形为基调,形态规则,空间完整简答题简答题简述维特鲁威简述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建筑十书》》中关于城市建设的主要论述:中关于城市建设的主要论述:5论述题论述题绘图并比较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点:绘图并比较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广场的异同点:罗马共和时期的城市广场有:罗曼努广场、凯撒广场其中凯撒广场是从共和时期向帝国时期转化的时期 建的 罗马帝国时期的城市广场有:奥古斯都广场、图拉真广场两个时期广场比较如下:⑴ 共和时期的广场事先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是自然的发生与发展的,整个广场是长时间陆续建成的;罗 马帝国时期广场事先经过统一的规划,在较短的时间建成的⑵ 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是市民欢聚的公共活动场所;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 树碑立传的纪念地⑶ 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开放的不规则的空间,广场上的建筑强调自 我特征,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广场是封闭的,规整的空间,整个广场强调轴线关系,广场通过多 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6第三讲第三讲 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城市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城市基础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点掌握 1. 中世纪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中世纪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 教会、市场、城墙2.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起源类型:中世纪西欧城市的主要起源类型: (1)军事要塞型 (2)封建城堡型 (3)商业交通型图释题图释题1. 坎坡广场:坎坡广场:2面呈贝壳形,面积约 1.21 公顷⑵与城市主要道路不直接相连,广场设置在道路转弯处,以建筑物相隔,其间穿插 11 条狭窄小巷,其中部分通道以过街楼形式构成,既保证广场空间完整性与封闭性,又不丧失与城市结构的密切关联⑶广场东南边界上的市政厅是整个广场乃至全城的控制物和标志物除北边一个小塔楼,广场周边建筑物高度基本一致衬托着市政厅的宏伟周边的建筑物甚至基面还有着相似的材质、色彩和比例,进一步加强了广场空间的整体性广场的基面以放射状的图纹进行了装饰2. 佛罗伦萨教堂广场与西格诺利亚广场:佛罗伦萨教堂广场与西格诺利亚广场:7论述题论述题分析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良好的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原因:分析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良好的城市空间特色形成的原因: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自发形成的,主要是从要塞型、城堡型和商业交通型这三种类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城市一般位于水源丰富,粮食充足,易守难攻,地形高爽的地区,因而这些城市往往可以利用城市制高点, 河湖水面和自然景色,而使得城市具有人的尺度的亲切感,建筑环境亲切近人,这是原因之一。

      其次,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城市的建筑群具有美好的连续感、丰富感与活泼感,给人以良好的美的享受第三个原因是欧洲中世纪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往往占据城市中心位置,教堂以及领主的城堡,与一 般居民住房在材质、尺度,体量,装饰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差异这样就构成了对比鲜明的城市建筑群,而通 过建筑物之间的相似与相异的明确分野,而取得城市的环境视觉秩序第四个原因是欧洲中世纪的道路倡议教堂广场为中心放射出去,并形成蛛网式的放射环状道路,而这些弯 曲的道路除了可以御敌之外,还可以抵挡冬季寒风,夏日暴晒,而由于有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弯曲的街道派 出了狭长的街景,将人们的吸引力引向接近人的细部,在人们行进在城市中时,不时的以不同角度观赏教堂的 塔楼,给人一种前进暗示第四讲第四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城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城市基础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点掌握 1. 文艺复兴时期用理性原则考虑城市规划设计的第一人:文艺复兴时期用理性原则考虑城市规划设计的第一人:阿尔伯蒂 2.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用文艺复兴思想设计出城市蓝图(斯福尔津达)的人: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用文艺复兴思想设计出城市蓝图(斯福尔津达)的人:费拉锐特 3.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王国的帕尔马诺瓦的设计师: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王国的帕尔马诺瓦的设计师:斯卡莫齐 4. 阿尔伯蒂阿尔伯蒂““理想城市理想城市””规划模式特征:规划模式特征:(1)城市中心布置教堂、宫殿城堡(2)街道从城市中心广场向外辐射(3)在外缘构筑多边形的防御城墙(4)整个城市由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阿尔伯蒂将他的城市规划思想归纳为两条:一是便利;二是美观。

      1)教堂广场并非为满足户外的宗教活动,因为它缺少完整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空间分离教堂、洗礼堂与周边的建筑物,从而强化它们的空间形象,同时在城市空间里创造出建筑体量对比、空间节奏以及开合变化的艺术效果2)西格诺利亚广场佛罗伦萨真正的中心,面积 0.9 公顷由市政厅(维齐奥宫)所控制建筑以其庞大的体量、庄重的外表以及高耸的塔从东南角渗入广场空间,确定出“L”形的广场空间格局其余的建筑物均以佛罗伦萨的标准高度、通过非常连续的界面建立起广场的边界建筑物的比例、尺度、材质和色彩都非常统一,形成鲜明对比,构成广场空间整体和谐又不乏变化的性格在维齐奥宫的西北角有雕塑喷泉,是“L”形的广场空间的转折点,以突出“L”形空间进入广场的道路各有对景,因此从街道望入广场总是封闭的3)宗教广场/政治广场85. 文艺复兴建造或扩建的城市的典型特征:文艺复兴建造或扩建的城市的典型特征:(1)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2)壮丽的宫殿花园 6.6.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特征: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设的特征:⑴ 城市建设突破中世纪城市以宗教建筑为中心的束缚,大型的世俗性公共建筑取代教堂构成城市的主体 ⑵ 城市因不能满足生产生活而进行改建,但布局上没有大的突破。

      ⑶ 城市的防务仍然是着重被强调的,在扩展的城市外缘普遍建造棱堡式城墙7.7. 巴洛克的城市规划特征:巴洛克的城市规划特征:强调运动感和景深,通过建立整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来强调城市空间的运动感和序列景 观为此,城市道路格局一般倾向于采用“环形+放射”式,并在转折的节点处用高耸的纪念碑等来作为过渡和 视觉的引导这种规划设计手法客观上有助于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的环境8.8. 巴洛克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深远影响:巴洛克的城市设计思想的深远影响:对后世城市规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催生了法国的唯理主义和古典主义,后来又越过大西洋传到北美, 几个世纪后它还受到某些新兴集权国家权贵们的青睐9.9. 巴洛克时期罗马改建规划的设计师:巴洛克时期罗马改建规划的设计师: 封丹纳10.10. 绝对君权时期的广场典型案例:绝对君权时期的广场典型案例:沃日广场、旺多姆广场、协和广场11.11. 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绝对君权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凡尔赛宫、香榭丽舍大道、协和广场9图释题图释题1.1. 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1) 城市中心是大教堂、宫殿和广场,广场也作为城市商人的交易市场。

      2) 城市从中心向外辐射出十六条街道3) 城市内还有一条环形街道,沿环形道路散布着市场、教堂和其它职能机构4) 费拉锐特的理想城市设计导致欧洲出现星状外形、设置外凸棱堡防御城墙的城市102.2. 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斯卡莫齐的理想城市:113.3. 罗马市政广场:罗马市政广场:米开朗基罗设计 广场的空间组织巧妙利用了现有建筑和地形, 博物馆与原有宫殿对称, 夹角构成广 场空间形态, 梯形的广场平面形式充分展现了元老院的建筑立面; 雕像是广场的 几何中心,以一个椭圆形的 放射图案作为铺地装饰;广场的短边彻底开放,以一个逐步向上 放大的台阶进入广场罗马市政广场的空间是 一个彻底利用轴线进行造型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