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doc
4页实验三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实验原理; 2、 了解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品质因数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3、 了解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二、 实验原理 1、电路与工作原理 图3-2 克拉泼振荡电路 图3-3 西勒振荡电路(1) 图3-2克拉泼振荡电路中,串联电容C1、C2和C构成总电容因为C1(300p)>>C(75p),C2(1000P)>>C(75p),故总电容约等于C,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和C决定2) 图3-3西勒振荡电路中,电容C1、C2和C3的串联值后与电容C相并因为C1(300p)>>C3(75p),C2(1000P)>>(75p),故总电容约等于C+C3,所以振荡频率主要由L、C和C3决定3) 反馈系数 F=F1:F2,反馈系数F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经验数据F≈0.1~0.5,本实验取0.32、实验电路如图3-4所示,1K01打到“串S”位置时,为改进型克拉泼振荡电路,打到“并P”位置时,为改进型西勒振荡电路开关1S03控制回路电容的变化;调整1W01可改变振荡器三极管的电源电压;1Q02为射极跟随器;1TP02为振荡器直流电压测量点,1W02用来改变输出幅度。
三、 实验内容1、 测量“并P”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2、 测量“串S”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3、 测量波段覆盖系数四、 实验步骤(一)模块上电将LC振荡器模块③接通电源,即可开始实验 (二)测量振荡电路的幅频特性1、 西勒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将1K01拨至“并P”侧,此时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示波器接1TP02,频率计接1P01调整1W02,使输出适中1S03分别控制1C06(10P)、1C07(50P)、1C08(100P)、1C09(150P)接入电路,开关往上拨为接通,往下拨为断开四个开关接通的不同组合,可以控制电容的变化按照表3-1,将测量结果记于表中选择C(150pF)时,分别顺时针调整1W01和1W02,观察波形变化注:如果在转换过程中振荡器停振,可调整1W01,使之恢复振荡2、克拉泼振荡电路幅频特性的测量 将1K05拨至“串S”位,振荡电路转换为克拉泼电路按照上述方法,测出振荡频率和输出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于表3-1中选择C(150pF)时,分别顺时针调整1W01和1W02,观察波形变化3、测量波段覆盖系数波段覆盖即调谐振荡器的频率范围,其大小通常以波段覆盖系数K表示:K=fmaxfmin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的幅频特性,以输出电压最大点的频率为基准,即为一边界频率,再找出输出电压下降至一半的频率,即为另一边界频率,如图3-5、图3-6所示,再由公式求出K。
电容C(pf)1050100150200250300310西勒振荡频率f(MHZ)11.639.7098.4037.5766.8976.3295.9525.882输出电压VP-P(v)0.6730.7190.7260.6770.5940.5460.4320.438克拉泼振荡频率f(MHZ)24.0415.7712.9511.6610.8910.299.969.921克拉泼输出电压VP-P(v)--0.1900.3500.4490.4870.5290.5530.560五、实验报告1、分别绘制西勒振荡器,克拉泼振荡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比较曲线图见图1西勒振荡电路:随着电容增大,振荡频率降低;由于电路为并联谐振,频率增大则谐振电阻增大,输出电压随之增大 克拉泼振荡电路:当C为10pF时电路不振荡,是因为回路总电容主要取决与C3与C的并联,C3值很小且C也很小时,放大器增益会变小,幅度下降,可能出现停振;随着电容增大,振荡频率降低;由于电路为串联谐振,频率增大则谐振电阻减小,输出电压随之减小2、选择C为150pF时,分别顺时针调整1W01和1W02,说明波形变化原因只调整1W01,波形幅度变大;只调整1W02,波形幅度变小。
观察到西勒电路从无到有到无;而克拉波电路最初就有一定幅度的波形,然后增峰顶,最后消失3、根据测试数据,分别计算克拉泼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的波段覆盖系数K西勒电路:fmax=11.63MHZ, fmin无法得知,故不能求出波段覆盖系数K克拉泼电路:fmax=15.77MHZ,fmin=9.921MHZ,K=fmax/fmin=1.594、总结实验体会通过这次实验基本掌握了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各元件功能,熟悉静态工作点、耦合电容、反馈系数、等效Q值对振荡器振荡幅度和频率的影响,熟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振荡幅度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