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盐业“十三五”工作规划》.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76929734
  • 上传时间:2022-04-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盐业“十三五”工作规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和深化落实科学进展观,根据大力进展海洋经济,本着渔盐共同进展的原则,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思路,立足实际,强化行业管理、盐政执法,深化食盐专营,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加自主创新本领,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进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膨胀行业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进展效益、产业进展素养、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供应保障有力的食盐经营体系,保障合格食盐的供应,推动盐业全面、科学、领先进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进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盐资源庇护,充塞发挥资源优势,注意进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创新进展模式,益养则养,益盐则盐,益化则化,盐、化、养结合,实现盐业、渔业和盐化工行业科学全面综合进展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平衡进展着眼当前,立足长远,合理掌握总量,稳步推动原盐产能增长,避开产销失衡,保障有效供应 3、坚持科技兴盐,人才强盐,转变进展方式乐观研发和采纳现代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技术进步步伐,转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的状况,提高核心竞争力。

      4、坚持集约经营,优化组织结构连续施行制盐企业间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联合;对阔别的小企业实行“五统一管理”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以产销为纽带组建盐业集团公司,培育和建立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彻底转变我区制盐企业多、小、散、弱的局面,规范和完竣盐业市场秩序,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效益 (三)趋势分析 目前,我国盐业已形成东部地区生产海盐为主、中部和西南地区生产井矿盐以及西北地区生产湖盐的总体格局我国制盐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仍停顿在世界先进制盐企业上世纪八十年月的水平北方海盐企业机械化率仅达到60%,盐田生态体系的平衡和掌握技术还处于探究阶段;大型井矿盐企业岩盐矿石的采收率仅为15%左右,综合能耗为200公斤标煤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产品结构、企业管理、科研水平、机械化程度方面来看,我国盐业企业存在不少差距 海盐业为低碳行业,能源消耗少,成本低,但占用土地面积相对较多随着沿海地区经济进展,特殊是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河北渤海新区等地区经济开发升温,占用了大量盐田,造成这些地区海盐产能大幅下降由于海盐是绿色产业,海盐生产的食盐受到大多数人的宠爱,同时在两碱行业仍有很大市场,作为海盐主产区在挖潜增产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海盐仍旧是“十三五”期间进展的重点。

      近几年,国内井矿盐规模扩张较快受地域、运输等因素影响,中西部已有部分井矿盐企业展露开工不足的现象,今后应在提高采收率,节能减排上重点突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湖盐受运输条件限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发挥因此,有关部门提出了“稳定海盐生产产能,有序掌握井矿盐现有产能,按需扩大进展湖盐产能”的盐业进展思路 而我区受地位优势拉动,海岸线长,滩涂宽阔,宜盐滩涂面积大,又加上开发地下卤水制盐获得胜利,有效地提高了滩涂利用率,盐业总量持续膨胀,原盐产量逐年增加,盐业已占据了东营盐业的半壁江山 自去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影响,两碱企业下游产品需求量缩水,生产设备处于半生产状态,作为碱类企业原料的原盐,展露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目前企业转型进展的企望较为迫切,大都处在半生产状态,企业乐观性不高若明年盐业形势没有较大转变,部分企业会展露弃滩转行的现象,盐业形势不容乐观 (四)市场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盐业行业的产业链已经从附加值低的食用盐、工业用盐领域向附加值更高的盐化工和精细化工方向延长为猎取较高的附加值和可持续进展,目前国内盐行业重点企业纷纷加快以原盐资源为基础的盐化一体化进程,大力进展盐化工,形成以原盐、溴及溴化工、苦卤化工、氯碱及下游氯、碱、氢深加工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以增加抗风险本领。

      盐化工已经和煤化工、石油化工三者一齐构成了化工行业的重要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的进展,溴系列深加工产品已经成为盐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是近十年,溴系列阻燃剂、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灭火剂、催化剂、石油化学品等产品进展飞速,已经成为精细化工进展最活跃的进展方向之一 我国盐化工中的精细化工产品以无机氯产品为主,液氯、盐酸的耗氯量约占一半左右,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氯产品虽已有200多种,但国外氯产品已达400多种,其衍生品达千余种提高有机氯产品的途径主要是与石油化工产品相结合,开发氯化聚合物、新型高档消毒剂等系列产品,使盐化工产品向精细化、系列化、高档化转换 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下游产品并存的盐化工产业格局从进展趋势来看,随着环境庇护要求的提高,纯碱的生产正由海盐制备向着高纯度的真空制盐、盐卤方向转换氯碱的生产则由隔膜法制碱向离子膜法的方向进展,因此高纯度的真空制盐和高质量矿卤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 (五)进展重点 紧抓国家黄蓝战略实施、东营综合保税区设立和我区港区城联动一体化进展的格局大好机遇,依据当前盐业进展状况,整体规划、配套设施和资源状况,笃定适合进展的盐业项目,经过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广开融资渠道,迅速进展,逐步形成互利共生的盐业产业链。

      力争招大引强,推动科技创新,进展工艺先进、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大的盐化工深加工项目,着力构建以盐化工为主体,化工制造业和化工生产服务业为帮助产业,精细化工产业与新材料产业为战略性产业的盐化工产业结构,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盐及盐化工产业基地 1、经过资源整合和盐业结构调整,组建两家以盐为基础的、50万吨以上原盐产能的大型跨行业企业集团,鼓舞较小型制盐企业以资产为股份,成为股东,或与其他制盐企业联合,促进盐业产业升级,实现突破进展 2、全面实施“科技兴盐”战略及“新深长”结晶管理技术工艺,筹集资金,加速盐田改造一是结合对部分池底进行压实防渗处理,合理调整蒸结比例;二是完竣生产工艺体系,提高扬水、制卤和排淡本领;三是对现有的收、运盐等主要设备进行更新和工艺改造 3、稳步推动区100万亩高效生态渔业区建设规划面积100万亩,分陆地50万亩、海洋50万亩两大板块,包含30万亩浅海贝类筏式养殖带、20万亩浅海贝类增养殖带、20万亩海参养殖带、20万亩生态养殖带、10万亩原盐产业带,开创海水的梯次循环利用、渔盐一体、高效生态的进展模式,到2022年生态渔业区基本建成 4、立足地下卤水资源优势,坚持“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分层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对新打卤水井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并对井眼间距进行严格界定。

      加强科技横向联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获得同步进展,维护北部沿海经济可持续进展 5、大力推广“一水多用”技术,初级卤水养殖,以设施养殖和珍稀养殖品种为重点,包括虾类、鱼类、贝类、卤虫、虫卵、藻类等,不断提高海水养殖规模和档次中级卤水提溴,到“十三五”末,大型溴素厂达到8家,产量达到10000吨,不断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六)进展目标 1、原盐产能到“十三五”末,原盐设计年生产本领达到280万吨,塑苫面积确保达到3万公亩,塑苫面积占结晶面积的比例达到100%,原盐结晶单产达到16吨/公亩 2、结构调整制盐企业个数调整为4家,每个企业原盐的生产本领都达到30万吨以上,实行完竣的公司制管理,使制盐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集中度大幅度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加 3、资源利用严谨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保证盐业的可持续进展,依法庇护、合理开采、高效利用地下卤水资源,连续进展原盐、溴素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盐化工产品的深加工、系列化开发上下功夫,乐观拓展高效海产养殖,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资源节省型增长模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七)保障措施 1、根据“总体统一规划,资源综合利用,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综合效益”的原则,努力扩大原盐生产规模,大力进展一水多用,加快以溴、镁两大系列的精细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及其他延长产品的开发生产,乐观培植盐业龙头骨干企业,进展海洋生物工程及盐业精细化工产业,逐步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打造蓝色海洋盐业生产基地,把东营盐业做大做强。

      2、广泛融通资金,优化资金投向严谨讨论国家产业政策,乐观争取更多的盐业项目列入国家、省建设规划,力争得到重点扶持和各级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制订政策,鼓舞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舞社会闲散资金参加盐业开发建设,鼓舞外商直接投资 3、实施盐碱联合,优化资源配置一是实现盐碱联合,优势互补,既可带动盐业经济的进展,又为盐业的开发建设培植载体二是走“盐碱联合、综合开发”的路子,嫁接应用高新技术,开采利用深层地下卤水 4、制订优待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借鉴潍坊、滨州等地的阅历,实行税收嘉奖等优待政策,降低盐业企业税负,增加盐业企业自我积累,提高自我进展本领 5、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职能精确定位,加快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6、加快造就一批与振兴盐业相适应、层次合理配置的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崭露头角、人尽其才的机制和吸引、凝聚人才的政策,为盐业进展供应人才和智力支持 7、以进展水产品及海珍品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进展非盐产业,拓宽经营渠道,培育和寻觅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7 /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