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灯祭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doc
6页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灯祭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寻常、称心如意、笑吟吟、蓬勃、有声有色、妖娆”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父亲的名言或文章,一起品读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课下大家已经从爸爸妈妈那里了解了他们小时候的玩具和心爱之物,谁来说说都有什么?(生交流)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小东西的经历呢?谁来谈一谈其中的乐趣?(生交流)那么本文写到的内容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父女情结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作者,走进文本,去深入了解二、走进作者迟子建,女,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达五百万字,出版著作四十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向着白夜旅行》等除连续获得鲁迅文学奖外,还曾获得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三、解读课题祭”,祭奠灯祭”,用灯祭奠父亲本文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文章主题,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四、检查预习1、自己初读课文2、认读生字3、开火车读课文,纠正读音4、质疑5、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小结: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五、理清层次第一部分(1、2段):写父亲为“我”做灯第二部分(3-8段):写“我”提灯过年第三部分(9-14段):写“我”给父亲送灯第二课时一、解读文本1、出示中心问题“为什么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从哪里看出这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呢?”2、围绕中心问题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边读边想,边划边写3、小组交流4、集体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根据学生的交流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体会:(1)“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文章开头以回忆的口吻叙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温馨的场景那灯是不寻常的”,点明了灯在我心中的位置不寻常2)“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
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从底座的下方穿到另一个眼儿中,再把铁丝的两头牵引到灯罩口的上方,扭结成提手,灯座便大功告成了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嚓’地点燃蜡烛,轻轻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作者对做灯的过程描写细致,详细具体,让人一目了然,我们好像真的跟着作者看到了那“不寻常”的灯是如何一步步做成的,也正因为“我”年年看父亲给我做灯,所“我”才对做灯的过程熟记于心父亲每年都为“我”做灯,想方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不厌其烦;“那灯是不寻常的”3)“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提着父亲给“我”做的灯过年,心里多美啊!说明了一个小姑娘在父爱的呵护下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她在炫耀父亲做的灯,也在炫耀着做女儿的骄傲更包含着提着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这种感觉的“不寻常”4)“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中的希望过年的喜庆,再添上父亲的张罗——放鞭炮、做各种灯、贴春联这些年的节目,年自然就显得有声有色再加上父亲送给“我”的灯,让“我”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啊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无限依恋和挚爱父亲是无可替代的,他在作者心目中是所有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因为有了父亲,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我的生活是“不寻常的”二、读中悟情给学生充足的自由读书时间,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边读边找一找文中最容易让自己产生共鸣、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三、小练笔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吗?比如包书皮、捏泥人、扎风筝、做柳笛……可以针对“细节描写”的方法对学生加以指导: 1、要围绕中心去写;2、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冲淡主题;3、要有一定顺序,语言要准确、生动;4、可以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四、推荐阅读作者描写一系列怀念父亲的文章,如《白雪的墓园》《不灭的家族》《遥渡相思》《重温草莓》等第三课时一、拓展延伸1、品读《白雪的墓园》(片断)2、简单谈谈自己读后感受二、联系自己,感悟父爱1、导语: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强调母爱的力量,可事实上呀,父爱同样也是伟大的。
父爱和母爱,就像鸟儿起飞的两只翅膀一样,对我们来讲,都是同样重要的虽然我们的爸爸不常用亲昵的话语或动作来表示对我们的关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其实,父亲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包容着我们有时候,父爱真的是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不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不能从中找到你自己的身影?2、出示图片,教师配以图解:(1)面对生活的艰辛,父子俩相依为命……(2)如果说父亲的爱是不善于表达的,那么他最好的表达方式或许就是对我们深情的注视吧……(3)如果说父爱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那应该还有对我们心甘情愿的纵容吧……(4)看看这个坏小子,是否可以想象出老爸那无奈的表情?3、师:是啊,如今我们已慢慢长大,那你是否依然记起依靠老爸肩膀的感觉?是否依然记起老爸背上的感觉?那种温暖的感觉,惬意的感觉……找到了吗?孩子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父爱深情呢?愿意把它讲给大家听听吗?4、学生深情谈自己感受到的父爱师:听了同学们这么多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我真的非常感动,老师也为你们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高兴那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有没有埋在心底的,特别想要说给爸爸听的话呢?那现在就请大家拿出你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5、学生动手写6、学生读自己写的真心话:(放歌曲《父亲》)三、总结升华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浓浓的父爱现在我们应该感受得到,父爱不像母爱那样洋溢在外,但却一样深厚宽广如海洋如果说母爱是山涧的小溪,是那样的绵长而具体,那么父爱就一定是小溪所缠绕的那座高山,是那样的厚重而坚实父爱是一本大书,年轻的儿女常常读不懂它,直到真正长大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之后,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挚的心我相信,你们读懂自己的父亲,不会太晚!四、布置作业搜集有关父爱的文章、歌曲、或其他资料,也可以加上自己写的内容,办一期手抄报――《走进父亲》附送: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捐赠天堂同步练习冀教版一、辨字组词增( )_______ 竟( )_______赠( )_______ 竞( )_______憎( )_______二、多音字组词féng ( ) nán( )缝 难fèng( ) nàn( )三、查漏补缺《捐赠天堂》是一篇揭示童心可贵的感人文章。
本文采用( )的方法,以回忆引出主体部分文章的结尾与开头( ),点名小朋友捐赠的毛毛熊和发带一定会给灾区的孩子带去欢乐与安慰,一定会引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四、走进文本我们平时所说的“天堂”与课文中的 “天堂”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一、辨字组词增(zēng)增加 竟(jìng)究竟赠(zèng)赠送 竞(jìng)竞争憎(zèng)憎恨二、多音字组词féng (缝补) nán(难题)缝 难fèng(缝隙) nàn(难民)三、查漏补缺《捐赠天堂》是一篇揭示童心可贵的感人文章本文采用(倒叙)方法,以回忆引出主体部分文章的结尾与开头(照应),点名小朋友捐赠的毛毛熊和发带一定会给灾区的孩子带去欢乐与安慰,一定会引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故事四、走进文本我们平时所说的“天堂”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课文中的 “天堂”是指充满童心童趣的友爱,赠与者和受赠者的欢乐与幸福。












